幼儿园愉悦生活全纪录(二)

标签:
杂谈 |
分类: 子桐成长点滴0-7岁 |
09年十月中旬姥爷从老家回来第一天,子桐直接懒床不起来,妈妈说快点啊快点啊,人家说“我姥爷回来了,不去幼儿园!”难道这个幼儿园是给姥爷上的!
第一次入园时子桐32斤,十足一个小胖妞,经过四个月的“历练”,减掉3斤,变成29斤,结果就因为这个冬天(09.10-10、4)半年时间长了9斤,等再次入园时变成了38斤的超级“肥妞”!姥爷“功不可没”啊!
10年4月正式重返幼儿园,三岁整,相当的顺利,没有任何不适。无奈因为特殊原因只上了两个本月被迫中止。
幼儿园的沙坑,一个小小的沙坑,因为子桐属于留守份子(就是接的比较晚),老师就让子桐自己玩沙坑,要知道所有小朋友在一起是没有这个机会和待遇的,所以这两个月完整的度过了玩沙的敏感期。
但是太小的孩子不建议晚接,如果家里有条件的话。
可爱的BEN,幼儿园的外教,高高大大的帅气小伙子,有一次上外教课的时候有让小朋友说出颜色就举高高5下,还可以坐飞机(老师的胳膊),子桐声音那个大啊,举了两次,高兴的。所以我经常会想到幼儿园有个男老师是多么的重要,阳刚之气啊!到后来转园后又重新遇见BEN,子桐仍然很喜欢他!
这次子桐开始进入集体生活,有了一定的规则意识:比如早操,非常规范的和小朋友一起做Follow me ;比如睡觉,进入了正常的幼儿园作息模式;比如上课,能和小朋友一起游戏。
开始无意识的输出中英文儿歌,语言的发展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完整表演的第一首儿歌:袋鼠妈妈有个袋袋,袋袋里面有个宝宝,爸爸和妈妈相亲又相爱!第二首:我的手,不是手,是那会跳舞的小布偶,摇摇手,点点头,摇摇摆摆上山坡。
这两个月的中文课程,老师都处理的不错,折纸(对折一次),撕纸贴毛衣。。。感谢子桐的托班老师,真正发展孩子的内在能力。
英文也有了明显的输出,主要集中在单词,日常用语和上课用语方面,如Give the tissue、May I come in?See you tomorrow!等等。
关注课程的同时,就会发现老师个人的综合素质非常重要。孩子无形中会受老师言行的影响,所以越小的孩子不仅需要老师生理上的照顾,更需要老师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孩子越小,老师越应该尊总孩子,譬如有的到了陌生的环境会结巴,有的会言语不清,老师如果当着孩子的面学孩子说话对孩子内心的影响是巨大的。
这个时期上幼儿园有一个大大的好处就是减少了看电视的时间,从小和姥爷在一起,其实妈妈蛮担心子桐看电视的时间太长了的。
搞笑的幼儿园模仿秀:
让妈妈坐在椅子上假装趴在床上睡觉,然后自己拿着笔往联络簿上写,应该是在学幼儿园老师的样子,中午孩子睡觉老师写联络簿。
让妈妈跟着走路,说一二三、手放这,一二三,放腿上,应该是学老师整顿纪律时的样子。
穿着高跟鞋,背着包,让妈妈装小宝宝坐在椅子上,说“你别哭了,你妈妈一会就来接你了”。
别人说,小朋友你怎么没上幼儿园啊,伸出小手说我们班有人得手足口了,怕传染我,就没去!
孩子的烦恼表现在他的显意识,孩子的压抑表现在潜意识。显意识通过话语表达,潜意识则在睡梦中流动。
有一阵子,子桐开始抗拒,无形的抗拒,上课所有的问题都说不知道,下课比较粘人。孩子不愿意来幼儿园情况是不一样的,有的是不愿意受束缚,有的是因为害怕恐惧,而乐乐这一次明显是因为前者。
因为不自由,因为等待的时间太长了。。。
进教室之前要读一本故事,这个奇怪的要求竟然持续了好久,阅读啊,竟然改变了孩子的生活。
联络部和babycards,也许是子桐托班生活留下的一些痕迹吧,乐乐也视若珍宝。
这一时期的幼儿园有点三天打鱼两天筛网。幼儿园的不坚持对孩子影响很大的。但在家呆的时间长了,还是有一些想念幼儿园。
其实完整的坚持上半年托班对上小班的影响还是巨大的,会为孩子打下良好的基础。
六月底,妈妈和子桐谈去新的幼儿园的事情,小人立刻撇嘴了,哭着说:妈妈不在我会害怕的!妈妈的眼泪就留下来了,那种孩子对母亲的依恋,没有孩子的人是无论如何体会不到的,第三次入园也许才是孩子真正离开妈妈的第一步吧!
有时候我们能为你做的太少太少,只能看着你,一步一步走向坚强。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