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幼儿园愉悦生活全纪录(一)

(2011-08-02 12:44:47)
标签:

杂谈

分类: 子桐成长点滴0-7岁

2009年五六月份的时候我开始有意识的带子桐来幼儿园玩玩,那时候子桐刚刚两岁,除了爸爸妈妈还不会开口讲话(语言能力及其落后的孩子)。

 

幼儿园愉悦生活全纪录(一)

2009年6月23日子桐正式入园,那一天子桐刚刚两岁两个月,那时的小小班已经接近学期的尾声,所以子桐是班级里年龄最小的孩子,看看这个就知道了,绝对一个特殊分子!

 

幼儿园愉悦生活全纪录(一)

子桐第一次入园从6月一直续到了十月初,满打满算不到四个月,也是妈妈最繁忙的四个月。那时候为了做教材的FLASH,往往在晚上子桐睡着之后妈妈还要大干两个小时至深夜。所以对于初次入园的子桐,妈妈在心理生理上都没有给予很好的照顾和关怀,实在惭愧啊!

 

也就是在这时,子桐入园四个月期间生病吊瓶四次,落下了一感冒就咳嗽的病根。因为照顾子桐的姥爷回老家,所以只有工作繁忙的妈妈一人带子桐,实属无奈。

 

宝宝这个时期身体快速发育,来自母体的抗体已经消耗的差不多了,自身的免疫系统还没有建立,小朋友在病菌的潜伏期时传染的机率有比较大,再加上刚送幼儿园情绪上的影响,这个时候生病是正常的。 

 

虽然这么说,但如果再让我选择一次,我绝对不会把那么小的孩子送去幼儿园,也绝对不会不顾孩子的身体,打完吊瓶就让他去幼儿园。 

 

看看这个可怜的宝贝啊!

幼儿园愉悦生活全纪录(一)

幼儿园愉悦生活全纪录(一)

说道吃,还真是最让妈妈欣慰的了,因为妈妈不大会做吃的,所以幼儿园的一日三餐还真是非常适合子桐这样的宝宝,虽说有个别地方不大合理,但终归了却了妈妈一个麻烦事呢。

 

但是如果在家里有很好饮食习惯的宝宝要适应幼儿园提供的餐饮起码需要两周的时间,这是生理上需要的时间,还不是心理上的。 

 

其实再小的孩子也有分离意识,子桐大概是第二周就知道妈妈要每天送他去幼儿园了,然后早晨的时候刚到公交车站点就搂着妈妈的脖子不撒手,那时还不大会说话,只能用哭声和行动告诉妈妈他不想离开!

 

慢慢的习惯和接受之后,白天变得平和了,但是晚上开始莫名的烦躁,睡觉也睡不好,老是赖赖唧唧的,其实这是分离焦虑的反映,所以耐心的妈妈们,陪伴孩子完成入园焦虑期是一个多么重要的事情啊!

 

后来的两三个月中虽然白天表现良好,但是晚上回到家就会表现为无端的发脾气,急躁,应该就是白天受束缚的一种情绪宣泄,是正常的心理宣泄方式,忍耐吧!(还有的小朋友咬手指之类的)

 

(坐在车里不下来的一场战争,看那幽怨的眼神!)

幼儿园愉悦生活全纪录(一)

每一个入园的妈妈看着自己的宝贝坐在椅子上等待分餐,自己洗嘴巴,尿尿,上床都会兴奋不已,也会有些许的辛酸对吧,觉得孩子长大了,不完全属于我们自己了!

 

午睡,每个孩子在家睡觉的时间都不一样,到了幼儿园终归要统一入睡统一起床,这就是集体生活。老师说哄子桐最好的方式就是讲故事,尤其是中午午睡的时候一讲故事就能安抚子桐的情绪,也许就是从小阅读的一个好处吧!

 

再说到这个自理能力,是绝对不用担心的,子桐是属于很早就自己吃饭的类型,但是不会自己穿脱裤子,不会用小杯子接水喝(吸管杯),一周就让老师训练出来了,也是因为集体环境造就了孩子的常规养成。

 

看看子桐学会的事情:尿尿  夹着小衣服,后面的知道掳起来;吃完饭知道用水擦嘴巴;喝汤的时候知道扶着碗;知道自己脱衣服,就是脱的方法有点奇怪,从前面把衣服弄到头顶上,然后从后面脱下来;洗手的时候知道把袖子挽起来,洗完再放下。。。

 

自理能力好的孩子、大运动和精细动作发展好的孩子真的会更加促进智力的发展。

 

所以说一年的亲子园生活让子桐这些方面有了一定的发展机会和空间,对入园的帮助是非常大的。

幼儿园愉悦生活全纪录(一)

 

那么反而是心理上我觉得应该是更多关注孩子的地方,给孩子建构安全感,特别是当孩子哭闹的时候千万不要对孩子说“你再不听话,就送你去幼儿园!”

 

四个月当中妈妈因为出差晚接了两次,乐乐都是跟着老师回家的,老师说情绪非常低落,不高兴,怎么弄都不笑,但是很乖,老老实实的跟着。关键妈妈以为他不懂就什么都没说,其实要告诉孩子呢,千万不要以为孩子什么都不知道。

这两个事件让子桐的心理受了很大的重创,开始不接受妈妈离开他的视线,虽然不哭,可是不哭不代表孩子的心理不难受,尤其在其他人不接受乐乐这种情绪的情况下(认为越长大越赖唧),妈妈真是觉得小人挺可怜的。

 

幼儿园愉悦生活全纪录(一)

 

这几个月最大的收获是到了语言的爆发期,环境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还有让妈妈记忆犹新的事情就是交际中的打人行为,欺负小朋友,是个小刺头,与小朋友的相处不知道什么是合作,什么是交往,什么都是“我的”“不要”,这是两岁小朋友的典型特征。

小朋友之间的交际方式两岁左右胆子大的推人,打人,强,胆子小的躲,受欺负等,这是正常的,三岁左右才有一定的规则意识,知道等待,轮流玩等。

 

两岁到两岁半左右是宝宝自我意识萌发的时期,什么都是以自我为中心,习惯了所有的事物都是唯一的,对宝宝来讲,和许多小朋友相处,把1变成许多是人际交往上的一个飞跃,是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来适应的。

 

乐乐的班主任说这个时期没有别的办法,只有不停的耐心的教育,让孩子这个时期平稳过渡。事实也证明确实如此,等到乐乐第二次入园的时候这个症状就已经消失了。

 

上课仍然是坐不住的,好在老师不是很限制他,也是我最感激老师的地方,子桐的班主任往往能够根据孩子的个性进行层次化的教育,而不是所谓的一刀切。所以子桐也学会了信赖妈妈以外的其他人,像老师,Lucy姐姐。可爱的Lucy姐姐是女儿自主结交的第一个好朋友,当时比子桐大了一岁多,但是嫣然一个大姐姐。

 

(真看不出和人家差了那么多,这个头!)

幼儿园愉悦生活全纪录(一)

还有不可避免的就是学来一些坏习惯,有时候太小过集体生活也往往会扼杀孩子好多东西,譬如想象力和创造力,自由发挥的空间等。 

 

慢慢的幼儿园的一些特定生活学习场景开始在家庭生活当中有所体现,模仿是这个时期的主要特征,学着老师的样子发卡片等等。

 

(别人还在睡觉,我们已经GOOD MORNING了)

幼儿园愉悦生活全纪录(一)

                       

其实宝宝的适应能力要比我们成人强很多,但是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外界因素在引导他,就是我们做父母的心态。

 

如果问上幼儿园对他的帮助最大的是什么?其实学习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社会交往经验,与人交往的经验积累(这是第一点)!第二点是自我意识、自主性的发展,不是爸爸妈妈和老师要求他的,他在这个社会群体当中懂得表达自己的意见,能够感受表达和想办法将自己的想法实施……这些都是幼儿自己思考和主动探索的。

 

幼儿园愉悦生活全纪录(一)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