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梭說怨恨
1.
盧梭其人
尚-雅克·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 1712年6月28日-1778年7月2日)是啟蒙時代的法國與日內瓦哲學家、政治理論家、文學家和音樂家,出身於當時還是獨立國家的日內瓦。
18世紀哲學家,主要領域跨及:政治哲學、社會學、倫理學、歷史哲學、形上學、語言學、音樂、教育學、美學、文學、自傳等。著名思想包括:公共意志、性本善、公民宗教、人民主權論、積極自由等。
他的小說作品《愛彌兒》(Émile)是一篇關於全人公民教育的哲學論文,對康德影響甚大。其言情小說《新愛洛伊斯》對前浪漫主義(pre-romanticism)及浪漫主義時期的小說發展十分重要。其自傳體作品《懺悔錄》是現代自傳的開端,而其文章《一個孤獨漫步者的遐想》也說明了十八世紀的一個「感性時代」(Age of Sensibility)運動,其特徵是更加注重主體性及自我反省,對現代寫作也有所影響。盧梭對於個體自由、本真自我和主體性存在等問題的強調為現代的存在主義哲學奠定了基礎。
2.
難堪的訂婚宴
盧梭在22歲那年,舉行訂婚宴。不料,他的未婚妻愛麗爾在婚宴上,卻牽著另一個男人的手,對他說:「對不起,我愛上別人了。」
呆若木雞的盧梭,在親戚朋友詫異的目光中無地自容。(這真是莫大羞辱啊!)
經過短暫的思索後,盧梭決定離開這個讓他傷心的家鄉,開始了流浪生涯,從瑞士到德國,再到法國……
他發誓將來一定要風風光光地重返故地,找回自己丟失的尊嚴。
30年後,盧梭回來了,雖然兩鬢斑白,但他已經是當時著名的文學家和思想家。
有位老朋友問他:你還記得愛麗兒嗎?
「當然記得,她差一點做了我的新娘。」盧梭微笑著回答,一臉的輕鬆。
老朋友:這些年來,她一直生活在貧困潦倒之中,靠親戚的救濟艱難度日。上帝懲罰了她對你的背叛!
盧梭:我很難過,神不應該懲罰她。我這裡還有一些錢,請你轉交給她,不要告訴她是我給的,以免她認為我是在羞辱她而拒絕接受。
老朋友:你真的對她沒有絲毫怨恨嗎?當年,她可是讓你丟盡了臉啊!
盧梭:如果我提著一袋死老鼠去見你,那一路上聞著臭味的不是你,而是我。
接著,盧梭凝視望著遠方,若有所思地說:「怨恨是一袋死老鼠,最好把它丟得遠遠的。如果我怨恨她,那這些年我豈不是一直生活在怨恨之中,得不到快樂?」
盧梭從口袋裡拿出一些錢遞給朋友,說:希望這些錢能幫助她擺脫困境,生活得好一點。
【啟示錄】
怨恨是一袋死老鼠,把它丟得越早越遠越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