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者多慈悲,智慧者多温柔

标签:
秋心婚恋情感心理师 |
分类: 一路风情 |
“既是在你已经决意的时候,生活给了你这样的变数,那便接受这变数,既来之则安之,在这样的基础上再做出最好的努力,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说不定此时看来的生活留难,努力到最后是另一种奖赏。”学生面对局面的变化有点茫然,于是我如此说。
她想了想说:“是的,老师,我觉得也是。年轻的时候觉得什么都可以靠人力改变,只要努力了,事情一定能达成自己想要的结果,现在活到这样的年纪,才知道哪怕自己倾尽全力,事情也未必能如自己所愿,所以这也许也是一种安排。”
我说:“但接受这局面不是消极,而是因上努力,果上随缘。如若不经一番扑腾,怎样知道这便是当下必须接纳的局面并甘心接受呢?”
若是因上不努力,那叫认命;若是果上不随缘,那叫强求或攀缘。
不信因果的人,会把人力看得太高,认为人定胜天,以为所有的事物只要自己拼尽全力,结果便必然要如自己期待,于是面对不如意的结果时产生重大的挫败感,怀疑自己或社会、人生。但一段时间或若干年后再回首,却会发现那些拼尽全力的过去,在事过境迁之后再看只不过是仍然带着幼稚的行为——如若以此推论,每一个明天都嫌弃昨天,那我们当下认为的倾尽全力,又怎么会是客观的正确尽力?若是如此,结果不是最好的是不是也很正常?这样想会不会更安然一点?
幸福者多慈悲,智慧者多温柔。为什么?因为多数人快乐时不懂深思,日子静谧时人也容易麻痹如同冷水煮青蛙,多数优秀的人都难免经历生命的苦楚才懂得深思、蜕变,把生活扔过来的石头拿成盖高楼的材料,混以水泥盖成独特的生命风景——若能经由过去的故事成就,活出相对幸福或精彩的人生,自然对过去心怀感激,所以幸福者多慈悲,因为拥有好的现在而不计较过往的挫败。智慧者多温柔,是因智慧的人知道人皆不同、众生都不易,每个生命在其生命的地带,每一番当下的作为都已是全力以赴的最好努力(当下水平就这样,已经暴表发挥了),于是宽容、包容和怜悯,因之生出慈悲心。当然,并非世人都多福多慧,生活苦难之下被打败的,滋生出怨气和不甘变成受害者状态的也不乏少见,聪明“凌厉”者爱批判他人者也不少。生活在于不同的心智选择,从而生出不同的生命质量。
世事皆是因缘和合的结果,人能把控的只有极少数的因缘,所以要学会接纳随缘生灭,培养一颗豁达的心是为修行。但又要努力的活着,哪怕将来回首也许仍然脸红,仍然要扑腾一番,不然哪知自己在因上已经足够努力?唯有因上尽力者,方能无悔随缘果。
每一个回首看似的不够尽力,都是那时的倾尽全力,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原谅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需要一个过程,于是继续的,生命在于折腾——因上努力,果上随缘,愿你,智慧又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