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加智慧辨识的善良,闪着愚蠢的锋芒

标签:
秋心心理师婚恋佛学 |
分类: 一路风情 |
学生咨询我,女儿一直玩得最好的小伙伴近来和别的小朋友玩得更好了,开始冷落自己的女儿,孩子因之出现了情绪,不喜欢回幼儿园,在家也变得烦躁,如何是好?
我答:“这样的事情在小孩子群体中发生是很正常的,小伙伴总是会有和这个好或那个好的时候,不论哪个孩子都会遇到,面对孩子这样的情况,我通常会引导孩子小伙伴未必是排斥,可以做好自己大方对待,另外班里的同学都是朋友,不必特别集中于和谁特别好,引导孩子适应、拓展交际,而不是继续往集中伙伴的角度培养。不必太紧张,鼓励孩子不必太介意的同时引导她多和别的小朋友交往,中班的孩子了,不是刚上幼儿园,按理班里的多数都能玩了。”
这样的事情发生在孩子中是很正常的,因为上学(幼儿园、小学等)就相当于孩子踏进社会,没有天生踏进社会就懂得处世的人,所以关于交际、关于人际界限、关于智慧处世,每个人都有一个习得的过程。而从人性的角度,五毒包裹的人道,孩子从出生开始就被培养紧握双手,索取、占有、控制,从本能的角度出发就会喜欢占有(好朋友只属于我、只能和我玩,和别人玩代表着背叛),一旦出现变故便产生情绪——这些都是人的本能,多数人成长过程中的必经之路,只有经由占有才能学会放手,只有经历狭隘才能习得开阔。因为如此,父母的教育和陪伴才显得重要,孩子不懂事是正常的,但经由父母的引导,孩子可以变得明理、明亮。
孩子不明理、狭隘是正常的,但是如若一个人成年后仍然狭隘自私,那则需要好好清洗自心了。昨天另一学生对我诉说的,则是成年式的“同生共死”型友情:她毕业后到一公司上班,初到时人生地不熟,单位里的一位大姐比较关照她,于是两人成了好朋友。前不久这位大姐因个性甚强且劣根性作怪,做了一些伤害部门和领导的事,被领导搁置了,满腹怨气和不甘。但因领导一向廉明,在单位形象口碑甚好,这位大姐也知道明着说领导坏话没有人会相信,便常有意无意隐晦地表达自己曾是当年的开荒牛,为单位付出甚多,对领导多么护持,如今领导位高权重了便欺凌她,以弱者的姿态博同情。学生曾在某次和领导出差的时候侧面打探大姐所说的事情是否属实,领导一笑置之:“智慧之人不听片面之词,听片面之词的人,需修智慧。”言止于此。年轻如她,心生疑惑,一边是相伴多年交情甚深的同事,一边是优秀和德行难以令人生疑的领导,无从分辨之下,她听从自己感性的指引,还是选择了与领导保持距离,多给同事情感支持。若是如此,倒也罢了,最多只是内心隐隐觉得有什么不对,近来的事件直接让她面临取舍:集团有个学习的机会下放,领导因为觉得这个学习机会适合她,所以把这唯一的学习机会给了她。她还没开始为这难得的机会欢喜,经常和她形影不离的大姐便开始发言了,虽不直接,言下之意却是好朋友应该同仇敌忾、不论什么事都要同一战线,不要轻易被领导的一点小恩小惠收卖了,这是无情无义反骨的行为…
她听着感受着很难受,内心又知学习是自己需要的,但她也想当一个有情有义不背叛朋友的人,于是问我:“老师,好朋友是不是应该同仇敌忾、不论什么事都要同一战线?如果我接受了这个学习机会是不是就成了无情义、反骨的人?”
想来年轻人真好骗,我心中叹息:“这学习机会是不是你需要的?”
“是,我需要成长、需要进步,这是我发展的需要,也是成为更好自己的需要。”
“领导给你学习的机会,有对你提额外的要求、附加的条件吗?比如你必须离开这大姐、忠诚于他?”
“没有啊,领导一直知道我和她走得近,也知她会离间我,但一向都不说什么,只做好他自己,给我这学习的机会,也只是要求我好好学习、好好工作,没有提什么个人感情的要求或工作无关的事。”
“你将来人生过不好,这大姐能为你的人生负责吗?”
“不能吧,虽然现在看起来是好同事,但是毕竟各有各的生活,我的职场发展、我过得好不好,她不能替我分担,更不可能负责,能倾听和陪伴一下已经算有道义了。”
“既是她不能为你的人生负责,那她提这些同仇敌忾、不让你做有益于你人生的要求,是基于什么用心?”
“……”
基于自我满足的爱,要么是狭隘的情感,要么是以爱为名义的控制和占有,而亲情和友情、世间情,不该有占有之心。真正的爱是帮助、是成就,放下自我情感需求的喂养,停止索求,做真正有益于对方身心、使对方成为更好的人拥有更好人生的事,而不是我“爱”你,不论我是错的还是对的,你都该无条件听从我、跟我同一阵线,真正爱你的人,乐意和你同生,但不会舍得要你共死。
不加智慧辨识的善良,闪着愚蠢的锋芒。愿大家通过成长、修行,拥有更柔和、完整、健康的人格,又加以智慧守护你的良善,不为无明做嫁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