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微之处见真章
(2018-03-06 11:58:16)
标签:
秋心心理师情感佛学婚恋 |
分类: 一路风情 |
朋友最近在痛下决心进行大的自我蜕变,让我针对性进行成长设置,因为足够臣服、足够决心、愿意坚持,所以成长有了质的效果,速度也在变快。昨天夜里有了新的感受,一早起来便感叹出来:“心中没有自己时,方能看到别人的善待,哪怕一点善待,都能让我幸福很久。”
我很坏地回复:“真正的‘没有自己’是非常艰难的,但可以训练,从少些自我思维到慢慢放轻自己,获得反馈,转而强化,自我更轻盈…所有过于迫切的自我声明也是‘自己’。”
在这一直被强化五毒的世界,每个人一出生便被开始培养自我,一切以自己所得为核心,几十年之后要放轻自己都困难,更何况没有自己,就算有可能发生,非证悟者也只是刹那的心念,所以感叹没有自己还是一种轻率了。但是艰难,并不代表着不可能做到,或不可训练,通过少些自我(不自我为中心)——放轻自我——获得有意义于世界和他人之后的正面反馈(强化)——慢慢改变习性,他人与世界更重,自我便轻盈。纵使知道正确的理论、设置了有效的行为支持,这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我说“所有过于迫切的自我声明也是‘自己’”:人的成长是为自己而成长,而不是成长给别人看获得赞赏,有没有质的改变自己是最清楚的,在心性和行为还不稳定的时候就将心念公诸于世,来日若无力坚持,岂不又落一个不靠谱的把柄?
早上另一朋友和我谈起“大恩不言谢”,我问他:“‘大恩不言谢’真正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
他说:“不是字面意思么?对自己的恩情太过重大,自己不能报答,只好记在心里,而感激的话也在恩情前显得很轻薄,所以就不说感激的话了。”
我说:“‘大恩不言谢’的意思是有几层的:一,小恩小惠的话,受之说一些感激的话便过去了,因为本身恩情便不重;而很重的恩情,感激的话便显得轻薄了,所以不言或不能仅以语言来表达;二,虽然不说,但要一直记在心里,不可因为恩情厚重难以为报而干脆不道谢也不记得;三,伺机用厚重的行为报答反馈,必要的时候肝胆相照、赴汤滔火地报答。”
世人学知识,最大的问题便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或只知表义不知质义,若没有真正领悟,又如何正确运用之指导自己的生活?这值得思考。
最后送大家两句与本文相关的话:学会感恩,感恩之心是幸福和幸运的滋生地,懂得感恩的人看到的是他人和世界的善待,没有理所当然不生怨愤;懂得感恩的人,天、人都愿意善待之,因之幸运。
情商高的人能从细微之处看出别人的善待,也能从细微之处善待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