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校社团活动到底落脚点在何处?

(2023-06-14 08:41:06)
标签:

社团活动

分类: 教育论坛

学校社团活动到底落脚点在何处?

学校社团活动到底落脚点在何处?

俗话说:“学校就是一个小型的社会”,综合实践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培养孩子们适应社会的能力。正因为如此,社团活动应运而生,极大的满足了孩子们未来走向社会的需要。

从国家到地方,为了更好地推行学校社团活动,没少出台方方面面的政策。再说了,孩子们的校园生活到底精彩度如何,到底培养什么样的兴趣,都需要社团来予以支持。然而,可能是师资力量不足的缘故,一些学校的社团活动总有些不伦不类,似乎没有真正意义上丰富学生的生活,培养其适合的兴趣,很难让孩子们由学校走向社会。

当下,一些学校的社团,不是根据实际情况建设的,而是来自于上级的指令。大家都耳闻能详的“一校两品”,本来初衷是逼着基层学校至少有两样特色品牌的社团组织,可硬是变成了只需要两个,而不能变得更多。上级需要什么,基层学校就干什么,没有了创造力,恐怕想要走更远,也会是痴人说梦。

说实话,想要把社团活动真正成为孩子们健康成长的主阵地,确实需要我们的教育者拥有极大的勇气和智慧。上海建平中学原校长冯恩洪就主动求变,把下午变成了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学习与活动,极大地活跃了学校的生活,让孩子们的素养得以提升。难怪“一个优秀的校长成就一所好学校”,如果我们不敢担当,老是裹足不前,恐怕就会让社团活动名存实亡,中看不中用。

作为教育管理者,我们有必要思考,学校社团活动到底落脚点在何处?事实上,许多问题还没有考虑清楚,就急急忙忙地去干,有可能好心也会办坏事。学校社团活动,绝不是管理者按照上级文件,机械地、压迫式的设计一些活动,让学生被动参与。

如此,我想有必要到孩子们中间去,到老师们中间去,听听他们的意见与建议,因地适宜,就地取材,才能让社团活动成为大家伙自己的活动。看看当下一些教育名师,无论是冯恩洪先生,还是李希贵校长、崔其升校长,他们都主动到师生中间去,因学生的需要而进行改革,最终实现了一些教育目标。

李希贵先生写过《学生第一》、《学生第二》,这两本书,也许有人会纳闷,到底谁第一。事实作为教育管理者,没有必要纠结,只要是合理的,都是第一。我觉得学校社团活动的主体应该是学生,教师只是引导者与激励者。读一读《学生第一》这本书,就会发现,孩子们的潜能无可估量,那一个个活动策划方案,一个个精彩活动瞬间,都充满着知识性与挑战性,我们只要给予合适的平台,孩子们会带来精彩的一切。

如果有了孩子们的全力支持,教师们的理解与引领,社团活动就像三足鼎立的板凳,至少有了两脚,还得需要在课程整合上做文章,否则,依旧是不伦不类,没有生命力。这么些年的社团活动实践,我发现,最有生命力的社团活动应该根植于课程,而不是与课程格格不入。

当下,一些学校的社团活动之所以不伦不类,就在于没有很好地与课程融为一体,似乎成了老师们额外的任务,学生的沉重负担。为什么这样说呢?社团活动一旦与课程割裂开来,就会影响课程的正常运行。

如果社团活动能够为课程锦上添花,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给课程的深入学习带来动力。假如我们深入去了解一些课程,就会发现,几乎每个课程都需要许多的实践活动来予以拓展思维。如果我们视而不见,不懂得整合,无形中就增加了学生的学业负担,反而不利于课程深入学习。

为什么许多专家大声疾呼,拯救孩子们的创造力,说白了,就在于实践活动变成了纸上谈兵,课程教学变成了应付考试。课程一旦与社团活动结合起来,把社团活动变成了课程深入延伸,最大限度解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今年高考,许多教师和学生都评价英语考试特别难,然而,细细分析,根源就在于英语课外阅读与综合实践太少,如果我们的学校设立一个英语社团实践基地,让走进去的孩子都能大胆地运用英语去思维,去表达,可能所谓的难也就不算难了。这几年,国家在高考命题上下足了工夫,就是希望传达一些信息,来让教育发生改变。

事实证明,无论是前年的物理,还是去年的数学,乃至于今年的英语、生物,都需要学校在社团实践活动中主动思考,超前作为,才能让孩子们在今后的国家性测试中脱颖而出。当下,实验课程形同虚设,语言运用课程索然寡味,学校上上下下都在研究到底考什么,忽略了课程到底如何深入前行,就算花费了再大的精力,恐怕也是低效的。

冬奥会上的谷爱凌,我们看看其经历,就会发现,人家几乎是全能,干什么都特别优秀。从这方面可以看,学校教育只有让课程与社团实践结合起来,才能给予像谷爱凌这样的人才发挥天赋的机会。也许有人说,孩子们兴趣广泛,会不会影响学习,殊不知,真正优异的孩子,他们只要合理安排时间,是能够在涉猎的领域干出成绩来的。

作为国家,我们想要培养各个领域的优秀人才,就得培养其兴趣。如何发现孩子们的天赋,最终成为一个领域的翘楚,就得需要学校根据需要设立丰富多彩的社团组织,开展各式各样地精彩活动,进而让其享受成功的喜悦,最终促进其深入学习课程知识,达到理论、实践以及兴趣结合起来,从而以顽强的毅力在喜欢的领域开辟新的天地来。

学校社团活动的落脚点在何处?作为教育人,我们有必要深入思考。我相信,学校教育从课程出发,以社团实践活动为动力源,最大限度培养孩子们的兴趣,让学校社团活动不再形同虚设,真正意义上落地生花,激发每个孩子的学习与生活激情,在适合的领域坚持不懈地开拓进取,让理论与实践丰富教育内涵,最终达到教育助推国家强大伟大战略,又何乐而不为呢?(钱永华  图片摘自百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