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到底为了什么?
标签:
活着 |
分类: 人生感悟 |
活着到底为了什么?
庄子在《逍遥游》里描述了鲲鹏展翅高飞的壮阔景象,读之,自然羡慕之,可慢慢品味,我才陡然发现,如此之神力鲲鹏,也不过与尘埃、雾气一样,受到风的限制,不可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逍遥。
鲲鹏又何尝不是庄子精神理想的象征?人活着,到底为了什么?我们时不时在心底呐喊着,走着、走着,有时清晰,有时又难免彷徨,就像窗外下着的雨,呼啦啦一片,总归有晴朗的时候。
如果从生命的有来有去来判断活着的意义,难免会沮丧不已。为啥呢?无论你是谁,到头来不过是一场空,如镜花水月,辛辛苦苦一辈子,不过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正因为如此,有人选择了堕落与荒废,有人选择了今朝有酒今朝醉,似乎来到世上不潇洒一回,有些对不住自己一般。
当然了,也有人为了尘世间美好的一切而活着,就像奥斯特洛夫斯基一样,愿意把有且仅有的一次生命献给世界上最伟大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人活着,能够真正意义上为了别人,为了社会,为了世界的美好,奋斗一生者,着实令人敬佩。正是如此,许多人愿意献出宝贵的生命,我们在这些英雄的面前,不应该老是奢望什么,更多的有必要思考,是不是对得起这些英雄的抛头颅、洒热血。
上天给世界带来了万物,人作为万物的尺度,更应该思考,到底如何活着,才能“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天地人,有必要在和谐的环境里慢慢生长,而不是所谓的你死我活,尔虞我诈,恨不得活吞下彼此。人为什么累?说到底就是不知道为什么活着,似乎整日里跟着名利走,完全忘记了生命的起点。
人活着,如果执念太多,渐渐地,就会失去快乐与幸福。不要小瞧执念,佛教里的得道高僧,说不定要一辈子修行,才能达到无欲无求的境界。我们过于在意自己的得失,老是认为天地间,似乎做了许多事,干出了许多成绩,得到一切实属本来应该如此。殊不知,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蓦然回首,天地间,我们是什么都不是,什么有是那么回事。
不是有一些人,疑惑哲学家们为啥把活着考虑得一清二楚,却过着邋里邋遢的日子。殊不知,一个人看透了生活,并不意味着需要得到什么样的头衔。试问,第欧根尼遇见了亚历山大,并不为其赫赫权势所倾倒,而是珍惜眼前的阳光与温暖。这样的犬儒派哲学家,似乎看到了人到底应该如何活着。
同样的,在东方的神话里,夸父为什么愿意一辈子追逐太阳,就在于生命的循环,需要阳光与雨露般积极地认知,才能在赶路的同时,欣赏到路边的风景。一山还比一山高,无限风光在险峰,人如果只想着包揽山峰,而不想着站在巅峰处去“一览众山小”。
人为什么活着,到底活着还是毁灭,困扰了许多人。我们有必要感叹古人的伟大,一个简简单单的“人”字,你到底是向上走,还是往下走,在十字路口,不同地选择,会带来不同的结果。我相信,梵高的名画《向日葵》所要表达的就是如何弹奏生命的乐章,真正伟大的人,都有着火一般的人生情怀,心永远如向日葵一样朝着太阳,弹奏其最美的音乐,让美丽的世界充满着神奇。
天地与我为一,在漫漫路途中,我们有必要如陶渊明、梭罗一样,在困惑与纷纷扰扰之中,时不时回到生命的起点,走进自然,守着道法自然,才能让迷失的五官恢复原有的功能,看美丽风景,闻最甜蜜的气息,听最悠扬的声音,尝最甜美的味道,思考人到底应该怎么样活着。
没有什么比活得明白更重要?庄子认为真正的逍遥就是“圣人无名,神人无功,至人无己”,可真正在人世间行走的,又有几个能做到呢?我们老是在求这求那,恨不得把天下最好的东西都占为己有,殊不知,求来求去,又如何呢?就像林黛玉求观世音菩萨赐给自己一个好的姻缘,被薛宝钗嘲笑,说什么,菩萨太忙,尘世间,多少人在祈祷菩萨满足一切。
所谓“内观自在,外悟般若”,就在于“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唯有如此,才能除一切苦厄,达到真正的“五蕴皆空”。人活着,未必求多少,不妨多问问自己,到底有没有如佛一样,去帮助整个世界,超度痛苦之中的人们,最终带来的恰恰是别人所没有的幸福。
万物皆是菩提,万化皆是一场空,如闪电一般,稍瞬即逝,唯有真正热爱生命的人,才能在点点亮光中,看到整个世界浩浩荡荡,时不我待。如果柳宗元没有到西山去,就不会把目光重新调整一下,更多的去关注民生,才留下了著名的《永州八记》,传之给后人。如果苏轼在东坡没有了生命的豁达,就不会留下一个个传奇,给后人传唱。
庄子梦蝶,为啥会想到蝶梦庄子,我想,在如梦幻泡影的世界里,唯有只争朝夕,哪怕如萤火虫的亮光,也足以给世界带来无限的精彩。天下之大,人人都为别人,都在努力争光增彩,相信,活着到底为了什么,就不会困扰我们,反而愈活愈快乐,愈幸福,又何必汲汲于富贵,戚戚于贫贱呢?(钱永华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