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大海无边
大海无边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7,104
  • 关注人气:34,33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妨与孩子聊聊日常

(2023-05-04 08:33:46)
标签:

聊聊日常

分类: 教育论坛

不妨与孩子聊聊日常

不妨与孩子聊聊日常

教育说到底是长期系统的工程,需要我们的教育者愿意走进孩子世界,真正与其心灵对话,才能达到实实在在地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的作用。我特别羡慕一些教育名师,他们无论走到哪里,不用几分钟,就能与手边的孩子打成一片,几乎是无话不谈。

现实生活中,我发现,教室与办公室似乎成了师生之间难以融为一体的鸿沟,就像隔着一层厚厚的玻璃一样,只有在问题与作业之间才会发生一些联系。不知为什么,少数教育者只有要上课时才会走进教室,组织教育教学,同样的,一些孩子,只有等到出现了问题时,才毫不情愿地挪到办公室,两者之间想要达到真正的教学相长可谓是难上加难。

真正睿智的教师,他们绝不会等到上课铃声响起,才本能走进教室,而是提前几分钟去。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与孩子们聊聊日常,更多的了解孩子们到底有没有什么样的诉求,最终以更加饱满的激情推动整个课堂走向高潮。

与孩子们聊聊日常,看上去再简单不过,可真正能够坚持下来,并变成习惯的人,似乎是少之又少。我们往往以许多借口来拒绝与孩子们聊聊日常,仿佛这样做了,彼此双方更加接近,阻碍了教育教学正常运行一样的。

如果教师与学生始终在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上运行,就会让彼此的偏见阻碍了相互的包容与理解,许多时候,本来非常小的事情,由于误解没有得到及时处理,久而久之就变成了天大的事儿,届时再想着去补救,说不定就会费劲了力气,到底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就难以预测了。

不是有许多事情发生了,我们的老师在办公室里纳闷,不断抱怨自己,“这样的事儿如果早点发现,就不会这么糟糕透顶了!”当然了,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拒绝于老师交流,尤其是成绩优异的,他们明白,只有与教师处好关系,才能在学习上得以突飞猛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有时能够达到课堂以外更大的作用。亚米契斯在《爱的教育》里描述的一个个故事,看上去也不过是日常再寻常不过的事儿,可老师们乐此不疲反而能够造就造就教育的神奇。

许多教育大师,他们似乎都不约而同地愿意与孩子们交流,只要有时间,就会走到他们中间去,问长问短,一点都不觉得琐碎,反而有了一丝的收获而两眼发光,不知心底有多高兴。不是有这样的故事,教育大师斯霞老师,有一次到一所学校去参观指导,走着走着,大伙发现,老太婆不知到哪里去了,许多人找了老半天,才发现,老人家与一群孩子一道,侃侃而谈,一点都不觉得拘束。

不要老是以相互之间年龄来武断地以为,师生之间没办法走到一块儿。事实证明,只要一个人愿意学习,无论什么时候,都能与年轻人走在一起,不会成为出局者。当然了,如果我们是别里科夫式的套中人,整日里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或者是华威先生式的官僚,成日里忙这忙那,没有工夫蹲下身子走进孩子。可以想象,就算自己再怎么想,都无法成为与孩子们无话不谈的教育者。

聊聊日常的前提是善于观察,而不是随意为之。我们走到孩子中间,稍微抬眼看看,就能找到属于自己需要聊天的对象。有人说,什么是生命中的贵人,就是在人生的旅途中,遇到了困难或疑惑,有人跑过来给予力量,这样的人就是伟大的。正因为如此,我们的教师最有可能成为孩子们生命中的贵人,只要你愿意走进,说不定,三言两语就能让其茅塞顿开,久久难以忘记。

为什么许多班主任能够在所有任课老师之间脱颖而出,成为孩子们难以忘记之人?就在于班级里大大小小的事务,都得班主任来操心,孩子们遇到了困难,也是第一时间告诉班主任,如此下去,多年后,能够想起来的当然是班主任了。

想要成为孩子们心目中的贵人,无论你是学校里什么样的角色,都得学会养成与孩子们聊聊日常的习惯,而不是整日里蹲守在办公室里,没有时间与孩子们接触,并聊聊日常。我想,教师除了传道受业解惑之外,更多的应该是给予孩子们前行的力量。教育教学,有时就是那么奇怪,一个孩子,一旦与教育者是亦师亦友的关系,就可以肯定,无论教学如何的朴素,都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李镇西先生为什么愿意到孩子中间去,随时拍摄一个个精彩瞬间,就在于按下快门的那一刻,我们能够发现师生之间许多细节让人为之动容,一旦被发现,并时不时呈现出来,往往能推动师生相互理解与包容,无意中让师生沟通成为美丽的常态,教育效果不一般也就不奇怪了。

最美的教育莫过于相互畅意沟通,而不是彼此存在偏见,矛盾重重,没办法和解一样。不是有学生说过,自己喜欢的老师,就算被批评几句,只会觉得做得如何的不理想,愈想愈自责,进而达到内化的作用。如果遇到不喜欢的老师,哪怕批评得是对的,也会觉得特别刺耳,愈想愈觉得老师为难自己,久而久之,看老师愈来愈不顺眼,可想而知,效果反而愈来愈糟糕。

师生之间的沟通,绝不是刻意为之,更不是等到孩子出了问题之后再想着去解决,这样的沟通只能让彼此双方尴尬,甚至矛盾的裂痕愈来愈大,就像一棵树,拥有了刀痕,随时年龄的增长,只会愈来愈深,永远难以从记忆深处抹去。

聊聊日常吧,亲爱的老师们,不用过分担忧,只要我们是坦诚以待的,相信哪怕是一个温柔的眼神,一句暖心的话,都能带给孩子们春天般的温暖,又何乐而不为呢?(钱永华  图片摘自百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