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事之快乐秘诀

标签:
快乐 |
分类: 文化漫谈 |
人与事之快乐秘诀
人似乎生来就为做事而来的,如果没有事来组成生活,就有可能带来无聊与空虚。正如许多人的选择,到底是做痛苦的苏格拉底,还是成为快乐的猪。
许多时候,我们苦恼于生活中有许多事情,渴望哪一天如果没有杂事来干扰,就会觉得无比快乐。殊不知,无论是工作日,还是休息天,我们身边都会有意无意发生一些事儿,着实没办法消停下来。
当然了,一些事情是按部就班到来的,也有一些则是突如其来的。俗话说:“前面的路是黑的”,在人生的道路上,第二天到底会发生什么,恐怕神仙都无法预测。人之一辈子,都在处理许许多多的事儿,无论你是什么样的角色,都在为事情的到来而绞尽脑汁。
不是有人为事情折磨得一夜竟白头,也有人纠结于一件事而苦苦挣扎,似乎苦海里没有快乐彼岸,老是看不到前进的方向。人之于事,从来没有相互隔离开来,相伴而生,只要人类存在,就会有许多事情在缠绕着。
西方人认为上帝造就了人,我想,上帝又何尝不是人呢?辛辛苦苦干了一周,好不容易休息一天,也不知后来会不会忐忑,反正自从有了人,恐怕在上帝塑像面前的诉求一定不会少到哪里去,自然老人家会忙得头皮发麻。我想老人家就像东方的观世音菩萨一样,每天听着尘世间的许多是非,如果没有一颗安宁的心,就会手忙脚乱,如热锅上的蚂蚁。
人诉求于事,事又反过来诉求于人,人与人之间因为事的存在发生关系,如蜘蛛织的网,共同构成了大大的社会,只要置身其中的人,十之八九都会为之而烦恼。“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人在事的陪伴下度过了春夏秋冬,等到万事皆空之时,不过是过眼云烟,留下的不过是青山在、夕阳红。
没有谁能够在事的面前永远保持淡定,正因为如此,我们才需要修心养性,而不是浑浑噩噩被日子牵着走。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人只有经历了许多是非,蓦然回首,才发现,天地人,唯有从有情变成无情,才能看清生活的真谛,欣赏到美丽的青山,一行白鹭上青天。
人来人往,车水马龙,我们为着名来,朝着利往,总是挤着脑袋,生怕被拍死在沙滩上。殊不知,长期在名利河流中遨游,久而久之,没有了任何的无名之火,往往会“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有多少人向往陶渊明梦里的桃花源,人与人之间没有勾心斗角,更多的是和谐与幸福。世间之事并不多,关键在于事与人之间是不是和谐融为一体。如果事情的到来引起了人的反感,就会带来无穷无尽的烦恼。正因为如此,许多事情,只要人心中乐意为之,又何必在意时光流逝呢?
多少成大事者,他们一生为了理想而奋斗,似乎不知疲倦,就像永动机一样,整日里转个不停,几十年如一日,走到其面前,发现,目光炯炯有神,说话声如洪钟,走路疾如风,就像庖丁解牛,很少有难倒自己的。相反,一些平庸之辈,他们汲汲于富贵,戚戚于贫贱,整日里就像守财奴,生怕失掉所谓属于自己的一切,等到时光流逝,拄着拐杖,才发现,不过是黄粱一梦,感叹白来人世间一趟。
所谓虚度年华、碌碌无为,就在于人与事没有把握好关系,真正睿智的先哲,他们都是事情的掌控者,似乎未卜先知,什么都走在事情的前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智者如张良,绝不把自己置身于滚滚红尘之中,当然能够安度晚年,不同的是,韩信尽管能够统帅百万大军,却没办法跳出三界外,只能为吕雉所擒,在未央宫殒命。
多少年来,多少是非,又有几人能如张良一样,预则立,不预则废,老是被名枪利锁所束缚,看上去风风光光,到头来,也不过是为他人作嫁衣裳。《红楼梦》开篇之《好了歌》,世人能真正读懂、读透者又有几何,我们在谈论别人之时,乐此不疲,殊不知,明日到底如何,又有谁能知道呢?
事与人相伴,决定了人与事之神奇,我们没办法如古今中外之圣哲那样豁达。唯有在事情发生之时,更多的学会冷静,而不是手忙脚乱。同时,在闲适之时,多磨炼自己,遇到事情来临,做到水来土掩,兵来将挡,让许多事情成为久违的好朋友,进得来,出得去,又何必担惊受怕呢?
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微斯人,吾谁与归?(钱永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