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敬畏之心到哪里去了?

(2023-04-25 08:17:44)
标签:

敬畏之心

分类: 教育论坛

孩子敬畏之心到哪里去了?

孩子敬畏之心到哪里去了?

一个人,无论走到哪里去,如果没有了敬畏之心,就有可能自我放纵,无法无天,不知天高地厚,给生存环境带来可怕的损失与伤害。我们只有抱紧一颗敬畏之心,时不时提醒自己,心甘情愿地去维护,才能讲究秩序,成为社会发展进程中守规矩的文明公民。

如果说一个时代,乾坤颠倒,乌烟瘴气,人可以无法无天,就会带来整个世界的灾难。人类社会,只有在人人维护的秩序下,才能走出一个伟大文明来。人的敬畏之心,按理说应该是与生俱来,就像听到打雷之声,自然内心深处产生恐惧一样,不会为了贪婪过于放纵自我,干出违法之事来。事实上,许多人为什么没有了敬畏之心,就在于错误的行为没有了约束,自然就会无法无天起来。法律存在的意义,就在于让社会上下都拥有敬畏之心,懂得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才能创造出一个清明而和谐的世界。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也是未来的希望,如果从小就没有敬畏之心,等到长大了,再想着去纠正,恐怕就会走许多弯路,到底产生什么结果,可能还是未知数。如今的教育,正在陷入可怕的泥淖之中,教育者由于没有了惩戒,丧失了师道尊严,变得软弱无力起来。这无形中滋长了学生的不良行为,丧失了敬畏之心,给社会带来的恐怕是更可怕的悲剧。

最近在网络间流传着这样的事儿,在摄像头下,教室里,老师正在讲台上背着学生写着什么,底下一个穿着拖鞋的孩子,突然走到老师后面,有意做出打老师的样子,等到老师回过头来,瞪着眼睛看着,还是一副不买账的德性。有人在下面评论,老师的眼神里一定有着无奈,我想到底是什么让孩子变得无法无天的,绝不是一天两天造成。

也许有人会自我安慰,这样的孩子将来只有社会来收拾,等待的更多的是蹲牢房。殊不知,一个教室的孩子都看着,如果人人都跟在后面,而我们的老师无能为力,那种可怕的局面是不可想象的。事实上,整个社会,都没有教育者站出来与这样的行为作斗争,任其放纵下去,会有多少孩子丧失敬畏之心,那更是任何人都不愿意看到的。

教育本来是传承未来的系统工程,却在世俗的影响下,无所作为,不敢作为。我们没办法阻止世俗的声音,但绝不是无条件的迎合世俗,否则,教育就会在世俗的左右下没有了东西,想要办人民满意教育恐怕就会变成一句空话。别忘了,无论什么样的社会,都存在一些不理性的声音,如果不能坚守正道,而是围绕这些不理性的声音去行动,就会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大多数人的意志。

所谓民主,绝不反对专政,为啥呢?对人民的民主与对敌人的专政并不矛盾,只有对敌人实行专政,才能更好地保护广大人民的民主。教育也是如此,如果我们不能维护绝大数学生的学习权益,而是任凭极个别学生恣意妄为,恐怕就是一种失责。教育绝对是在独立精神之基础上从事工作的,不可以老是向着世俗妥协,也就是说,需要社会上下均要予以支持。

作为教育者,我想,想要让孩子们有着敬畏之心,首先要社会上下的理解与支持,而不是为少数不理性之人所左右。我们有必要反思过去的或左或右之行为,就在于老是在指责教育如何,如何,就没有想一想,自家的孩子到底问题出在何处。事实上,任何教师都是孩子们生命中的过客,完全起决定作用的来自家庭父母的力量。一些孩子,聪明机灵着呢,可学习下来却一塌糊涂,究其原因,就在于家长没有做好引导工作,老是在抱怨学校,抱怨体制,抱怨孩子,就不反省自我,等到了屡次绝望之后,就会自暴自弃,选择了无原则放手。

家庭与社会不能给予教育力量,让学校教育失去了强有力的后盾,试问,孩子们丧失敬畏之心又有什么奇怪呢?我们的孩子天生就是社会各种信息的接收器,等到来到世上,听了许多老师的坏话,试想,又怎么可能尊重教育者呢?古代私塾,学生们进学堂,首当其冲要拜孔子像,就算皇家也不例外,自然会让其产生敬畏之心,教育起来也就得心应手多了。

社会上下唯有积极营造尊师重教之氛围,才能让教师在孩子们心中有了地位,敬畏之心与生俱来就会拥有。正因为如此,一个人的敬畏之心就会带来是非观,而不是无法无天,老子天下第一。作为学校,我们有必要在校园里积极挖掘教师的伟大之精神,更多的宣传教育之伟大,用各种方法来营造尊师重教之氛围,当然了,作为政府部门也得提升教师之待遇,让这样的岗位成为社会上人人羡慕的对象,久而久之,教师的地位提高了,学生自然就会有了敬畏之心。

学校管理者,有必要在校园里建立是非观之德育基地,利用活动或者平台,让广大学生明白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只有学会运用舆论的手段,才能发挥正能量,让一些不良习气没有了市场。董明珠在创业之初,就是实实在在的制定出明明白白的条款,让工厂里的人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能做。学校也不例外,唯有人人明白行为的底线,才能建立合理的秩序。

康德认为只有学会在仰望星空的同时维护内在的德性,才能成为一个心智健全的人。事实上,学校的责任就在于让孩子们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不是整日里只知道传授知识,忘记了做人才是学习知识的前提条件。我们不要忽视建立是非观的意义,许多孩子之所以没有了敬畏之心,就在于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能做的,再加上家长的不讲原则的呵护,自然就成了人人都讨厌又害怕的霸王。

同时,学校还得有赏罚制度,对于不好的行为,就得旗帜鲜明地予以批评,而不是首鼠两端,不思作为。教育者为啥无能无力,与学校没有鲜明的赏罚制度也有着必然的联系,许多脏乱差的学校,就在于管理者没有明确的工作思路,老是在应付方方面面,而不是抓住核心之工作,自然顾此失彼,天下大乱。

学校的赏罚制度一方面有必要赢得绝大多数师生的理解与支持,更需要得到家长的配合,才能发挥更多的作用,另一方面,所谓言必行,行必果,既然有了不良的行为,就得讲究策略的予以惩罚,做到人人平等,没有什么厚此薄彼之说。说真的,无论什么样的学生,哪怕是刺儿头,都害怕学校有着明确的赏罚制度,毕竟,没有那个人愿意成为过街老鼠,更不愿意成为孤家寡人,原因很简单,孩子们的自尊心几乎也是与生俱来的。

如果我们的学校管理者,不断地研究法律法规,及时而有效的营造积极向上的尊师重教之氛围,让广大学生都有了是非观,制定合情合理的奖惩制度,努力宣传,争取得到社会上上下下,尤其是家长的理解、支持、配合,相信,不用多长时间,极个别孩子丧失敬畏之心一定能找回来,教育的春天一定会来到,又何乐而不为呢?(钱永华  图片摘自百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