豁免作业到底意味着什么?

标签:
教育杂谈 |
分类: 教育论坛 |
豁免作业到底意味着什么?
这些年,我时不时听到老师在谈论作业豁免的问题,当然了,与罚抄相比,学生普遍表示欢迎,从情理上说,又有几个愿意在作业的弥漫大山上转悠,没办法看到阳光呢?
为什么学生对豁免作业特别喜欢呢?我想,十之八九与作业的不合理布置有着直接关系。作业到底如何布置才能产生效果?可能是学生学习的个性化差异,无论什么样的作业,就像忙了一桌子菜一样,总会有人不怎么喜欢。许多人都会说,解决学生学习个性化差异的问题就是分层布置作业,问题的关键在于有了分层作业,有没有所谓的分层考试,尤其是地区性的统考,俨然就是选拔性质的,任凭谁又怎么敢分层到底呢?
学生学习之所以问题多多,就在于学习过程中没有尊重其差异性,成日里一个标准规定到底,似乎玩着赶鸭子上架的游戏,显然不利于学习长期下去。一些学生,自从有了作业开始,就一个个紧锁眉头,就像在茫茫沙漠中奔跑,到处都是沙土,看不到绿洲,慢慢地,整个人都会被绝望与失败所包围。
作业不再是登上知识金字塔的有力武器,变成了可怕的巨石悬在心上,压得许多学生喘不过气来。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在考试指挥棒的胁迫下,生怕学生作业做少了,反正网络间,书店里,教辅资料应有尽有,不愁谁会闲着。如今,从上到下,都在抓校外辅导机构,我想,不能头疼医头,脚痛医脚,还得从总体上来处理问题。不光是校外辅导机构,难道那些辅导资料就应该漫天飞舞吗?
从市场经济运行角度判断,深层次的原因就是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满足。应试思维在左右着围绕着学生成长的许多人的神经,分数变成了光怪淋漓的独木桥,学生前呼后应,都挤在一块,每每一阵旋风刮过,也不知多少倒霉蛋掉下去。考试选拔的思维决定了作业如满天白雪,到处都是,只要是学生,都没办法脱离。当然也有例外者:一种是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他们天生似乎就是为作业而生的,别人家需要一个小时完成的任务,自己只要一半不到就可以轻松做完;一种是学习糟糕透顶,无论什么作业,都是如浆糊一般,反正身上虱子多,又怎么可能觉得痒呢?
真正受苦的恰恰是班级的大多数,整日里在作业中徘徊,苦苦煎熬,到底什么时候才能从作业中突围,恐怕谁都无法给予答案。不是经常在网络间会看到有些学生,连在医院输液时,都不忘写着作业,可谓是宁可要作业,也不要什么健康了。家长回来,遇见孩子,毋庸置疑,第一句话常常是作业到底有没有完成。作业变成了孩子不可逾越的大山,成日里在折磨着大多数孩子那颗脆弱的心。
正因为如此,豁免作业变成了学生隐藏已久的奢望,恨不得整日里躲在梦里,不要起床,变成一个没有作业的自由人。可悲的是,作业还得做,谁也没办法挣脱。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的作业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的解题,不需要产生疑问,只要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就万事大吉了。
钱学森之问的核心就是创造力与思维力,我们的孩子在作业的解决中不知道如何设计问题与探索真理了。作业成了知识王国头顶上的厚厚的乌云,许多学生在浩瀚的知识海洋里透不过气来,似乎随时都有可能沉下去,没办法找到可以自由呼吸的温馨港湾。
大人就像唐僧和尚,给孩子送上了作业紧箍咒,不为别的,就是希望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时可以杀出一条血路来,等到真正到达所谓的胜利彼岸,许多孩子已经没有了继续学习的兴致,一个个似乎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想想就觉得后怕。不知有多少人走向社会,突然在梦里变成了过去的什么学生,可以肯定,都会吓得一身冷汗,醒来后,说不定会珍惜大人之权利来之不易呢?
作业豁免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部分学生的需求,可以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我想无需怎么样佐证。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到底是什么产生了这样尴尬的局面,作为大人,我们有必要深入思考。实际上,到底是什么样的孩子才可能得到豁免,我想,多年的教学经验可以看到,真正受益的恰恰是两头的孩子,绝大多数中间的孩子依然没办法享受到,只能在一边苦苦于作业做着没完没了的斗争。
在当下,我们学习的真正快乐者,不是绝大多数,而是极少极少数,他们也不是长期的快乐者,为啥呢?不知什么时候会丢失快乐。可以说,学校上上下下,每个孩子都背负着希望,很难找到真正学习的快乐。正因为如此,有些人根据客观现实,提出了学习是辛苦的命题,到底为什么会辛苦,恐怕许多人都很难去思考,再说了,就算思考了,到底谁来解决,恐怕又是一个大大的未知数。
作业豁免,我想,作为教育者,恐怕在质疑作业到底是否合理,如果作业是合理的,又何谈什么豁免呢?我们的孩子不会心甘情愿地去完成吗?正因为作业的不合理性,才会让作业豁免变成了一种激励措施,想来不也是作业之最大悲哀吗?
有人说的好,一切违背教育规律之行为,都会给教与学带来无穷无尽的痛苦。如果作业的布置不能结合孩子的个性化差异,老是以整齐划一的方式来要求,恐怕只能带来更多孩子的讨厌。试问,孩子对作业特别的敏感与讨厌,久而久之变成了学习生活中的阴影,又怎么能够指望其在自主、探究、合作中有多少创建呢?
许多冠冕堂皇的改革,妄图以解放作业来提升孩子的教育教学质量,骨子里仍然没有摆脱分数决定论的阴霾,只要分数指挥棒没有改变,所谓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就会是一句空话。由此可见,作业豁免权不过是权宜之计,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孩子讨厌作业的问题,看来,什么时候学习变成孩子的内在需求,恐怕还有许多路要走,千万马虎不得,需要认真深思并践行之。(钱永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