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幸福教育之“大爱无边”

(2018-07-17 06:48:15)
标签:

教育

杂谈

分类: 教育论坛

幸福教育之“大爱无边”

幸福教育之“大爱无边”

如果你不爱孩子们,请远离教育职业。在苏霍姆林斯基的行为字典里,爱是幸福教育的源泉,只有深深地爱着孩子们,你的一切付出才会无怨无悔,不会成日里怨天尤人,享受不了教育带来的快乐。

爱就像阳光与雨露,随时都在抚慰孩子们受伤的翅膀,最终可以飞翔更高更远的天际处。也许有人说,你为什么着魔似的在围绕着教育喋喋不休地谈论着、践行着?谁让自己对教育爱得深沉。爱的世界,孩子们快乐,自己又何尝不幸福。教育之所以幸福,就在于爱的存在,我们可以尽情享受教育世界带来的奇妙变化。

在爱的海洋里,我们就是孩子们前行的灯塔,给在风浪中搏击的孩子带来希望与光明。大爱无边,没有爱,谁会把青春奉献给孩子们呢?等到孩子们一个个长大了,自己依旧守候在生命的渡口,伴随着岁月的流逝,慢慢变老。如果说,教育在于影响,那么,教育者传递爱的阳光,渐渐地,普照大地,让万物有了生机,人类因为教育变得更加文明与幸福。

爱不需要理由,是一个人心甘情愿的付出,就像你爱上了一个人,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何必挑三拣四呢?许多教育者,他们为什么在工作中会觉得疲惫与无聊呢?老是在问,爱孩子到底是为了什么,似乎爱了孩子们,就得得到相应的回报。殊不知,爱孩子们,就得包容一切,而不是在爱的同时,希望得到什么回报。教育之所以陷入急功近利的漩涡,就在于做了哪怕一点点工作,都希望得到成倍的回报。所谓高效,就是希望以最小的气力得到最大的收获,一旦孩子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就会失落不已,看不到孩子们一点点进步。

孩子的进步为什么我们看不到,究其根源,我们不是爱孩子们,而是太过于看重自己了。老是打着爱孩子们的旗号,满足我们的虚荣与欲望。一个人在教育世界里失去了公正之心,慢慢变得冷漠不仁,就在于虚荣与欲望的驱使,无意间把孩子们变成了可以攀爬的阶梯,许多违背教育规律之行为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由不得人不去深思之。

爱孩子贵在无私,而不是借助爱的幌子来谋取私利。如果爱在无私,就会在言行中变得忘我起来,心自然而然会变得清纯与公正起来。孩子们的成长有时需要的恰恰是教育者公正仁爱之心,哪怕被责备几句,都会觉得理所当然,沁人心扉。不知为什么,在成人世界里,许多时候,需要戴着面具,生怕有什么见不得人的曝光于世间。

可是,走进孩子的世界,也许会吵吵闹闹,但只要看着一双双纯洁的眼睛,就会从心底善良起来。与其说是在帮助孩子们成长,不如说孩子们在拯救我们的灵魂。所谓良知,就是在尘世间,不被世俗的污垢迷失了双眼,看到的是人类前进的希望与幸福。幸福就在于心安理得,而不是惶惶不可终日。古人云:“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教育者只有如君子一样的心怀坦荡,才会远离忧虑,变得幸福起来。

为什么我们会一肚子不合时宜?就在于我们被教育之外的花花绿绿世界所迷惑。如果你真的爱孩子们,就应该学会自足自乐,而不是被欲望驱使了灵魂,选择了堕落与不堪。人一辈子,粗茶淡饭,过得简简单单,又有什么不可。如果我们想让教育之乐土不被世俗之花花绿绿所污染,就得保持一颗安宁的心。不管生活如何,心底爱着孩子永远不变,无论什么时候,浑身都充满着力量。

教育者只有像陶渊明先生一样“清水出芙蓉,遗世而独立”,才能学会忘我,进而欣赏到南山下美丽的风景。教育世界从来都不缺乏风景,只要大爱之心永恒不变,在一点一滴之中,我们随时都在汲取力量,让孩子们可以尽情飞翔。无怨无悔,教育青春永驻,我们就像守在庄稼地的农民,时刻施肥、除杂草、灭害虫,等到丰收之时,幸福之感会如一缕春风,扑面而来。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可能从逻辑上有些说不通,在爱的世界里,只要充满着阳光与雨露,我们的孩子在教育者的感化下,都会得到一点点的进步。世俗之人老是希望以单一的标准来衡量孩子到底好不好,殊不知,孩子们的好与不好贵在进步,如果以分数来衡量一切,就会心底失衡,当然没办法公正客观评价。社会是个大熔炉,无论什么样的孩子,只要走进去,绝大多数人都变得正常起来,为啥呢?我们评价孩子成长似乎缺乏仁爱之心,老是戴着功利色彩,自然而然会干出违背教育规律之事来。

教育之幸福在于点点滴滴地收集,许多时候,我们可能陷入孩子之间的小纠纷,没完没了地处理是是非非,殊不知,只要心底存在大爱,就会把教育生活中的小纠纷变成研究对象,在存在是非的背后一定存在原因与故事,深度挖掘出来,慢慢理出头绪,等到功德圆满,会心一笑,又有几人能够理解呢?

许多教育者疲于应付孩子世界带来的种种确定性,如果整日里眉头紧锁,就会在无意间把应付变成可怕的负担,像一块巨大的石头压在心上,又有什么幸福可言呢?孩子世界的种种不确定性,就像医生面临不同的病人一样,学会慢慢积累,不断总结出接近真理的原因与方法,我们就会在看似枯燥无味的教育生活中享受到进步与成功带来的幸福。

教育者在一定程度上应该是研究人,以一个个活生生的孩子为研究对象,真正把孩子的学习与生活的幸福与成功作为行为目标,学会冷静对待孩子之间的种种不确定性,慢慢地,学会忘我与无私,你就会在成就孩子们未来的同时得到教育人生之幸福,嘻,微斯人,吾谁与归?(钱永华  图片摘自网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