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风雨教育路如何幸福行走?

(2018-03-20 06:24:03)
标签:

杂谈

分类: 教育论坛

风雨教育路如何幸福行走?

风雨教育路如何幸福行走?

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如果连最基本的行走姿势都把握不了,哪怕罗马近在咫尺,恐怕也会陷入恐惧与不安,就像在大风大浪中飞起的一叶扁舟,随时都有可能葬身海底。

教育之路漫漫,谁都无法判断前面到底会发生什么,许多人走着、走着,就会被许多不确定性所束缚,裹足不前,似乎在茫茫大沙漠中,前不见不到头,后望不到边,一切的一切都没有了准绳,心中的那份苦涩,又有几人能知?

风雨教育路,我们在行走的过程中,可能会听到许许多多的声音,到底能不能走出合适的路来,别人不能起决定性作用,只有行走之人心底透亮式的。我喜欢思考并不断纠正人生之轨迹,原因就在于行走中的岔路口实在太多了,如果不及时调整,说不定就会陷入无止境的无用功之中。

到底是什么决定了一个人在教育之路上不断远行?我想,大概是信仰,就像夜行人头顶上始终悬着北斗七星,无论风有多大,路有多远,只要抬头远眺,就会立刻来了底气,不会手忙脚乱,如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

教育者之信仰当然不会高得拯救天下苍生,而是相信只要孩子智力成长,都会在教化之下得到一定的进步。教育者之所以悲观绝望,就在于看不到孩子的进步,老是在分数指挥棒的要挟下,左右徘徊,完全迷失了双眼。事实证明,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教育者的肯定,只不过,我们常常漠视其进步,老是在指责存在的许多问题。如果说,孩子存在的问题及时教育之路上的荆棘与黑夜,那么赢得的一点点进步就是在黑夜中点起的指明灯。教育之生活不能远离问题之所在,关键在于如何在解决问题中赢得一次次进步。

孩子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一张张白纸,难免会在纸上存在三三两两的黑点,教育者老是着眼于黑点,可以肯定,得到的将是整张纸都漆黑一片,似乎没有了一点亮色。如果我们在正视黑点的同时也特别在意空白的部分,说不定就会挖掘出意想不到的一切。风雨教育路,如何看待黑白之间的关系,就有必要建立强大的信仰。无论教育生活发生什么,都需要从灵魂深处相信孩子能够赢得进步。一沙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孩子们的小小进步就是整个人生之所以没有悲观绝望的动力,一点一滴地积累下去,等到回过头来,我们就会发现人之潜能从来不容忽视,往往会产生强大的生命力。

为什么同样的孩子,不同的人传授同样的学科,结果却千差万别呢?十之八九取决于教育者到底有没有信仰,相信孩子们能够通过教育取得进步,而不是在一边抱怨声不断,似乎是瞎子点灯白费蜡。教育需要与科学建立联系,但没有信仰作为前提,往往又会陷入机械论之中,师生关系紧张到极点又有什么奇怪呢?

教育之伟大,需要教育者把信仰扎根于心,运用于行动之中,同时,不要丢弃反省,一切的一切从自身找原因,才能让被动尴尬的局面得到彻底地改观。教育者抱怨孩子们,如果走进孩子世界,你就会发现,为什么孩子们会抱怨?说不定一切都是教育者自己造成的。为什么孩子们对你的课程不感兴趣,喜欢躲在一边打盹?说到底就在于教育者没有自我反省。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事实证明,孩子们就像一面镜子,可以照出教育者之状态到底如何,如果看不到自身之不足,没有学会反躬自省,就会走许多弯路,当然教育之效果弱微了。

不知为什么,许多教育者似乎头上长了棱角,碰不得也摸不得,只要听到一点不中意的话,马上火冒三丈,似乎天塌下来一番。殊不知,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身上的毛病就像蚁穴一样,一两个不在意,可能还没有什么,等到多如天上的繁星,恐怕再优秀的人都会渐渐滑入堕落者的行列。人生一口气,什么最可怕,就在于失去了做人与做事的底线,老是在选择逃避或者退怯,就像打仗的士兵,与其龟缩在战壕里,不如跳出去,匍匐前进,说不定还有胜利的可能性。

反躬自省的最终价值就在于挑战自我,弹奏最美的生命乐章。如果没有反躬自省之行为,往往会故步自封,夜郎自大,如躲在腐臭味十足的枯井里沾沾自喜的青蛙,看上去聪明异常,实际上随时都可能被环境的腐朽夺走生命。“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教育者应该像夸父逐日一样,“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天道浩浩荡荡,教育之光明决定于师生都能在反躬自省之路上不断前行,如果没有了自我觉醒,又何谈不断进步呢?

师生共成长的意义就在于彼此之间相互提醒,达到信赖的最高境界。如果教育者与孩子充斥着怀疑,就算再美的璞玉都可能摔在地上,失去了应有的价值。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教育者为什么看不到身上的毛病,老是听不见中肯的声音,就在于长得不高,行得不远。大凡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就在于面临困境之时,到底是抱怨别人,还是自我反省。小人从来不会说自己有什么问题,老是在想尽办法推卸责任,只有勇于担当,才能撑起事业最强的天地。

读书是一个人站得更高的垫脚石,实践是一个人行得更远的助推器,如果把学、思、行结合起来,就有可能脱离庸俗,不断解剖自己,不至于成为井底之蛙,看不到到底问题出在何处。不知为什么,写了许多自我反省之文章,只要涉及到教育者之陋习,无论是周围的人们,还是网络间的过客,往往会心底十二分的不如意,殊不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又何必在一旁生闷气呢?

教育之路电闪雷鸣,随时都在考验一个人的智慧,只有把孩子的进步当作一辈子的信仰,多从自身寻找原因,做到学、思、行紧密结合,哪怕山高路远,又有什么理由停滞不前,看不到险峰处无限风光呢?(钱永华  图片摘自网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