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幸福生活来源于走进孩子世界

标签:
教育杂谈 |
分类: 教育论坛 |
教育幸福生活来源于走进孩子世界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我想,作为教育工作者,最需要多的是为了一切的孩子。如何为了一切的孩子,在一定程度上就需要关爱“每一个”孩子,否则,一切都是空话。
每每下课铃响了,不知有没有发现,许多老师急匆匆地赶往办公室,就算在教室里的,依旧在喋喋不休地讲着学科知识点。如果能够找到一位老师,他在教室内停留,问问一些孩子的学习与生活,恐怕就凤毛麟角了。我们老是在抱怨孩子们下课时追逐搞打,乱七八糟的,可惜的是,到底有多少教师愿意蹲下身子,与孩子一切去收拾生活的呢?
孩子们不仅需要教师传授知识,更在意到底如何快乐幸福的生活。许多伟大的教育家,他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似乎更在意孩子们如何生活。孔夫子与门下弟子席地而坐,交流彼此的志向,到现在依旧是佳话。我们又何必那么着急,不能够停下来与孩子们谈谈心呢?也许一些老师会抱怨,整日里忙这忙那,如转陀螺一样,哪有什么闲工夫呢?
与孩子们谈心是最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如果一个孩子情绪不佳,试问,又怎么可能听你在讲台上絮絮叨叨呢?只有时刻关注孩子们的精神动态,才能更好地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我发现,只要走到孩子中间去,不要老是等到孩子犯了错误,才勉强去介入。鼓励自己不断到孩子的世界中去,我们就会摘下成人世界虚伪的面具,与孩子们交流有时会舒缓紧张的气氛,反而有利于更好地工作。
孩子的世界,用心去听,就会得到许多意外的收获。不要老是高高在上,觉得自己了不起,不妨蹲下身子,多听听孩子们说的话,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寻找到一些潜在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与帮助。睿智的教育工作者绝不会等到错误发生了,才去声嘶力竭的教育,而应该在与孩子交流中有效的防御可能存在的问题。不要说忙个不停,真正睿智的教育者,他的灵魂始终都是清醒的,干什么事儿都是平静的。一切都防患于未然,有时可以闲下来干更多的事情。
想想吧,我们为什么忙个不停,不就是在忙于孩子之间没完没了的纠纷吗?在学校里,为什么最苦最累的是可怜的班主任和中层干部,说到底就是孩子们之间发生了纠纷,如何处理得当往往考验着每个人的智慧。如果随时走进孩子的世界,把许多问题可能存在的火星熄灭,哪有多少事儿纠缠自己呢?
多年的教育工作下来,我并没有觉得与孩子相处是多么的困难,反而是一种幸福享受。不为别的,就在于只要有一点点空闲,我喜欢到孩子中间去。上课早点到教室,指导孩子们如何打理自己,下课了,不妨慢下脚步,听听孩子们有没有什么困难需要解决的。不要老是把教育质量完全归结为课程改革,实际上,人的教育解决不了,一切改革都是枉然。许多孩子之所以学习不尽如人意,并不存在智力问题,而是由于某个阶段存在的非智力问题没有得到及时处理,最终导致学习愈来愈糟糕。
作为教育工作者,如果每个人都特别在意教室里的每个孩子,而不是看着天花板在说教,相信,你会从孩子忧郁的目光中找到问题所在。我喜欢与孩子们谈天说地,东南西北中,说着说着,就会发现在教室的某个角落会有一两个丑小鸭在心底默默地流泪。不要小瞧孩子们的情绪,问题可能小得不能再小,说不定是与同学、大人之间的一个眼神或者一句话,都可能让正在成长的孩子带来深深地伤痕。
“四两拨千斤”,在教育孩子问题上,就在于如何防患于未然。如果一个教师,孩子们能够与之无话不谈,可以说,许多问题往往在三言两语中会得到妥善处理。前不久,一个女孩子,老是到班主任那里去告状,说别人如何欺负自己。班主任刚开始特别热心,了解情况之后,才发现,不过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后来就没有当回事,可在孩子看来,小事也是天大的事儿。等到在班主任那里得不到回应,竟然要找校长帮忙,搞得学校上下许多人跟在后边吃尽苦头。亏得校长明智,懂得孩子不过是希望得到可以倾述者,一方面主动说明一定会处理那些淘气的孩子,另一方面希望有什么困难及时来倾述,问题自然而然没有了。
这不,只要这个孩子走到哪里,许多老师愣是担心会不会有什么事儿发生,总是躲得远远的。我却认为没有必要。作为孩子的老师,敢于主动出击,帮助其解惑,有时会得到一些意外的收获。正因为如此,我所任教的学科,孩子学得老好的。不要厚此薄彼,如果教育没有难度,又怎么能够激发教育者的智慧呢?如果教育人老是本能地回避问题,等到成绩下来了,又大发雷霆,似乎付出了许多,孩子们愣是不买账。
事实证明,教师的“教”如果缺乏孩子们主动的“学”,就算“教”得再好,孩子们不接受,恐怕一切都会枉然。孩子的潜能是无限的,除非天生智残,只要你真正的呵护,遇到孩子们的问题不回避,主动帮助解决,十之八九都会带来新的收获。孩子们的帮助有时特别简单,要么是一句话的事儿,要么是教师自我反思,只要待孩子以诚心,换来的往往是其更加热情地回报。
孩子们的眼睛是雪亮的,从到你手边第一天起,就在观察,老师可能会如何对待自己。与孩子能否走在一起,在教育生活中显得尤为重要。魏书生在《班主任工作漫谈》中为什么会智慧如泉水一般,涓流不息,就在于信任孩子们,懂得与孩子幸福相处,反而能够让一个个孩子成为自己的助手,干什么事儿都不会手忙脚乱,乱七八糟的。
民主教育之所以能够激发最大的热情,就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作为教师,我们不能戴着有色眼镜,打着分层教学的旗号,让彼此间生疏隔膜起来。只要心胸坦荡,时刻走进孩子的世界,处事公正,办事智慧,又何愁不能从繁忙的教育工作中走出来,享受幸福的教育人生呢?(钱永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