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在何处,境界就在何处

(2017-12-19 06:08:16)
标签:

教育

杂谈

育儿

分类: 人生感悟

心在何处,境界就在何处

心在何处,境界就在何处

——给烦恼中孩子们的一封公开信

亲爱的孩子们:

可能是冬天的缘故,整日里躲在教室里憋屈,人就像闷在水里,心情烦躁,又没办法发泄一样,不知该怎么办才好。你们可能不知道,一个人一辈子最难处理的就是心向何处,才能活得明明白白,轻轻松松。

在不明真相人眼里,你们可能不可救药,不懂得听取别人的忠告,可能相处时间长了的缘故,我却能多多少少了解。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上不容易,作为已过不惑之年的自己,老是在劝勉,心底说着:“一辈子修心,才能一生快乐”。

你不知道,人活着就要随时自我反省,让心在何处放在正确位置上,否则,任其欲望肆虐,往往会迷失一切,最终走向沉沦。不要以为堕落都在邪恶的环境下进行的,有时,内心太在意自己,往往魔鬼会打着正义的旗号,让你自我膨胀欲望,如果不及时控制,就会愈陷愈深,成为可怕的堕落者。

你们在教室里打打闹闹,以牙还牙,以眼还眼,有几次不是以正当理由在鼓动自己膨胀可怕的欲望,等到回过头来,错误已经形成,又怎么可能不后悔呢?心在何处,人的境界就在何处,真正的智者只有时刻走进心的世界,把污垢去除,才能更加幸福的生活。

孩子们,你想要快快乐乐生活,我认为,首先要有是非之心,而不是感情用事,得寸进尺。世上有许多糊涂蛋,干什么事儿都不去想想,到底能不能做,而是一头扎进去,想要回头都不可能。俗话说:“不撞南墙不回头,不到黄河心不死”,为什么我们老是等到事情的悲剧发生了,再想着忏悔呢?人有了是非之心,就能够很好控制自己的恶行,懂得如何让自己绅士起来。不要说你们,老师已经在世上混迹了四十年了,有时也难免会犯糊涂,可能是死要面子活受罪的缘故,说出来的话干巴巴的,搞得彼此间都不愉快。是非之心不一定要要争长短,我们只有心底如明镜一般,才能更好地认识自我,不至于陷入嗔怒之中。修心的目的在于如何看待是非,而不是老是纠缠于是非。我们生活在世界上,每天都在发生矛盾,追根溯源,不就是在争一时之长短吗?有时候,争长短看上去在明辨是非,殊不知,争得过程恰恰是最可能犯糊涂的时期。不要以为真理在手中,就可以蔑视一切,永远站在最上风。凡事物极必反,学会控制在是非面前的心,懂得有礼有节,才能保持一颗平和的心,干什么事儿都不会火急火燎,没有头脑了。

其次,要有助人之心,而不是老是在意自己,忘乎所以。人活着,不用说,总会有困难存在,如果你在别人出现困难之时,主动帮助,等到自己有困难,别人不也一样吗?当然了,人世间,不是所有人都这样,也存在极少数自私自利之人,总觉得别人为自己服务是天经地义之事。我想,不要因为有这样的人存在就丢弃助人之心,毕竟,世界上愿意帮助别人的人并不少。世界上,帮助别人的人多了,环境就会变得温馨起来。在生活中,一些人为什么做到哪里,矛盾就在哪里,不要老是责怪环境,多想想,到底是不是一切围绕着自己转。我知道,你们绝大多数人都过着“小皇帝”、“小公主”般的生活,家里里里外外都围绕自己转,只要稍不如意,就会大发脾气。殊不知,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你在家里可以无法无天,但别忘了,到了学校,只有能够付出,才会得到更多朋友。俗话说:“朋友多了,路好走”。我们想要得到更多的朋友,就有必要学会帮助别人。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人与人之间可能相互成为老师,为什么呢,彼此之间各有所长,你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人家也会帮助你。当今说到底就是一个竞争、合作、共赢的社会,只有真正愿意帮助别人,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成功之人。如果我们老是在意自己,不把别人放在眼里,哪怕你是天资第一,恐怕也会孤零零的平庸下去。

再次,要有宽容之心,而不是老是想着睚眦必报。人的心只有比天地广阔,才能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老师曾经与你们的大哥哥、大姐姐说过,一个人与别人相处,要不讨厌别人,但也不要让别人讨厌。意思很明确,一个人只有严格要求自己,知道自我反省到底有没有犯错误,做到“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对于别人出现了错误,不是得理不让人,而是以宽容与理解来待之。事实上,宽容不是没有原则,而是在原则的基础上灵活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们没有资格过分要求别人如何,只有一切从自身做起,才能渐渐建立起自己的威信。俗话说:“得饶人处且饶人”,心的纯正在于到底如何看待世界,而不是老是计较别人如何。我们都知道,人可能由于生活环境不一样,想要改变别人的看法有时难比登天。不是世界上存在一切荒谬的逻辑吗,如果你与之辩论,说不定会愈辨愈乱。与其如此,不如静下心来,用事实来证明一切。天地无言,之所以能够成其高大与广袤,就在于不与别人争辩,而是等着别人自我反省。可能是年龄的缘故,在别人碰撞了自己之时,老是想着反抗,而不是智慧的处理。我们学会了包容别人,有时就能节约更多的时间去学习与思考,何必庸人自扰呢?

最后,要有自觉之心,而不是在错误的行动中愈陷愈深。所谓自觉之心,就在于自我顿悟,而不是老是计较自己到底受到了什么样的伤害。大凡古今中外之圣人,都不会计较自己得失,而是一心向善,想着如何做才能更好地拥抱美丽阳光。自觉之心,不需要外界的压迫,而是主动解剖自我,从中找到自己的渺小来。人认清了自己,才能更好地把握并超越自我。我们老是放不下一个“我”字,似乎地球缺了自己就没办法运行一样,想想,又何必呢?人有时学会了忘我才能看到真正的自我,不至于迷恋自我,忘乎所以,看不到前面真正需要走的路。

“人之初,性本善”,没有谁天生就是坏人,也没有人永远在干坏事,只要时刻修心养性,哪怕你现在是丑小鸭,也没有任何关系,毕竟心在何处,境界就在何处?愿你放下自我,心底装着阳光,相信世界会春暖花开,幸福一辈子,又何乐而不为呢?

你的老师兼朋友:钱永华

20171219日凌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