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迈进教育评论幸福世界

标签:
教育杂谈 |
分类: 教育论坛 |
快乐迈进教育评论幸福世界
教育评论,有人认为纯粹饶舌,在工作繁忙之时,写与不写无所谓。我想,只要你愿意走进教育评论世界,坚定不移写下去,就会发现其乐无穷,随时都有新发现,随地都有新感觉。也许教育评论可能是老话题重谈,但一个人的认识在不断变化,同样的话题,不同的写作环境,写出来的味道也会千差万别,久而久之,你就会在撰写的同时提高自我,不至于干什么事儿都情绪化,搞得乱七八糟的。
作为一名基层学校的教导主任,按理说,事情也不算少,反正只要与教学有关的事儿,都得去操心,但我从来没有觉得可以丢弃撰写教育评论或者教育随笔。当然了,我的文章绝不会在上班时间完成,而是每天特地起大早完成的,可以说,别人还躲在被窝里睡大觉,我已经在灯下漫笔,写出自己的心得,一旦大功告成,浑身上下都特别带劲儿。
首先,走进教育评论世界,你学会了随时随地学习,而不至于在一边卖呆、闲聊浪费时间。说实在的,想要写一篇高水平的教育评论,没有大量的阅读,可能只会坐井观天,写不出什么精彩之处的。自从拥有了《蒲公英评论》平台,读许多大家撰写的锐评,自然而然就会觉得孤陋而寡闻,原来自以为是的一切言论经不起琢磨与推敲。当然了,学着写教育评论,绝不是为写评论而写评论,不仅仅要关注教育政策的动态变化,读一些教育类的专著,更需要涉猎社会学、心理学、哲学、伦理学等方面的知识。“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学习,只有从多方面学习,一个人才有可能站得高,看得远,不至于“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事实上,许多撰写教育评论的高手,他们绝不会自以为是,而是不断精进学问,哪怕在简单的事儿,在评论高手眼里,都会挖掘出所以然来。撰写教育评论多了,自然需要读的书也会变多了,说起话来也不会信口开河,而是小心谨慎起来。一般情况下,真正能够用心撰写教育评论之人,往往不会因为自己有什么高论而沾沾自喜,更多的去阅读同样话题的文章,去思考,到底人家说了什么,有没有更好地见解。学习不仅仅是从书本中来,更需要从别人的文章中获得进步,如此,撰写教育评论往往会反复衡量,幸福的教育世界才会不由自主地来临。
其次,走进教育评论世界,你学会了用心观察教育之行为,而不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教育每天都在变化,我们随时都可能听到或者看到一些教育行为,只要你静下心来,都会感悟到一切。许多见怪不怪的事儿为什么不能激起一个人的兴趣,就在于你没有用评论的目光来审视问题,误以为平常事儿,殊不知,不断从平常事中发现,才会抓住事物的本质,干什么工作都会游刃有余,不至于乱了分寸。我们的教育工作之所以如一团乱麻,就在于没有用心观察,而是胡乱作为。走进教育评论世界,你就会有一双火眼金睛,不会被一些乱七八糟的事儿所耽搁,而是围绕核心点问题去展开工作,反而愈干愈有成就感。教育评论世界需要理性观察,而不是人云亦云,没有正确地判断。无论写什么样的教育评论,绝不是躲在书斋里杜撰,而是在教学一线,结合实际去思考,才有可能得到“源源不断”的活水,自然左右逢源,下笔如有神。我喜欢到学生中间去,愿意与教师交流,就在于不断地走进教育教学一线,才会有新的发现,不至于遇到什么样的话题,老是拿着自己的老一套,没有任何新意。事实上,教育评论的撰写完全没有必要瞅着电脑与键盘苦思冥想,不妨带到同事中间去交流,说不定就会有新的发现。等到听到的见解多了,你在静下心来梳理与思考,写出来的一切就会别有风味了。
再次,走进教育评论世界,你学会了正确取舍,而不是什么玩意都往里装。教育评论与教育随笔存在本质区别,就在于有没有做到有的放矢,而不是随意着笔。相对而言,教育评论是高一层次的教育随笔,关键就在于你的思维是否缜密,而不是天马行空,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一个人养成了写教育随笔的习惯,写起文章来,就会不由自主地发散性思维,脑子里装着许多东西,恨不得一股脑儿地都倒出来。等到文章写成之后,读的人就会茫茫然,到底要表达什么,恐怕连自己都说不清楚了。我觉得真正有价值的教育随笔应该专注于一点,而不是想到哪里写到哪里。无疑,养成了撰写教育评论的习惯,你再回过头来写教育随笔,自然会凝心聚力,文章会变得收放自如了。好文章绝不是堆砌文字,而是在思维的天空不断地梳理思想,用心去发现一些新的见解,进而指导自己更好地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走进教育评论世界,你就会全心全意地去判断与思考,到底什么样的教育教学行为才是合理与科学的,到底如何改进,教育世界才会变得秩序井然又充满了活力。取舍有时就是敏锐的洞察力与科学的执行力,如果我们没有了取舍之心,干什么事儿都会眉毛胡子一把抓,试问,又怎么可能在教育教学中不身心疲惫,没有了工作激情与动力呢?
最后,走进教育评论世界,你学会了唤醒更多的人参与到教育教学思考中来,而不是一个人躲在书斋里看不到前进的希望。教育评论的伟大意义就在于唤醒,就像鲁迅先生撰写杂文一样,用笔下的文字来唤醒铁屋中那些沉睡的人们。教育评论随时随地关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热点,而不是每天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没有新的认识。事实上,有许多教育话题固然是重复上演相同的悲剧,但悲剧背后隐藏着事情到底有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否则,怎么会重复酿造悲剧呢?撰写教育评论,不要怕重复话题,而需要不断挖掘与深度思考,到底问题出在何处,到底如何去处理才能从根子上解决。只要唤醒更多的人走进教育评论世界,用正确的是非观来衡量一件事到底如何,往往会对教育决策者、管理者与执行者以约束与规范,不至于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不是有许多奇葩的教育事件,在评论员用笔疾呼之下还原真相,得到合理处理了吗?我们的世界需要更多的人知善恶,明是非,才能让社会变得更加理性与文明起来。教育作为民生工程,一举一动都关注到民心所向,我们固然需要唤醒更多有识之士参与进来,静下心来交流与思考,从而找到真正符合教育实际的发展道路来。
不管教育工作如何繁忙,我觉得都有必要停下来听听心灵深处的声音,用心学习与观察,不断思考与唤醒,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教育教学实践与思考中来,规范教育教学之行为,给美丽的教育世界带来温暖与幸福,从而带来更加快乐的教育明天。(钱永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