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课程改革之所以困难重重的哲学追问

(2017-11-07 07:23:19)
标签:

教育

杂谈

分类: 教育论坛

新课程改革之所以困难重重的哲学追问

新课程改革之所以困难重重的哲学追问

新课程改革,从教将近二十年,我发现,只要地方教育主管部门闲着的时候,都在有事没事的喊着,似乎如此,教育质量就会产生质的飞跃。可惜的是,年年课程改革,常常是雷声大,雨点小,真正在一线的人都知道,不过是做做样子,无论成败与否,最终依旧是教师买单,学生受伤。

新课程改革到底向何处去,如何才能产生实实在在的效果,没有理性的思辨,恐怕只能云山不知处,白白地花费了精力,实在令人遗憾。我想,哲学的伟大意义在于让一个人做什么事儿都不在那么狂热,就像弹奏美妙的音乐,如果不能舒缓有致,乱七八糟的,最终只能是刺耳的噪音了。理性思辨,就是不迷信,用真正的学习与实践,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更好地完成一件事儿。

新课程改革从来没有结局,永远都在路上。新课程面对的是一个个生命体,就像社会一样,旧的矛盾已经解决,新的矛盾说不定有已经产生,没完没了,多少仁人志士才会“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新课程改革,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害怕地恰恰是半途而废。在课程改革的道路上,不断地哲学追问,你就会发现,需要不断自我实践、批判、反思、学习,才能愈是往前走,愈是欣赏到无穷无尽的风景来。

试一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真正意义上走进新课程改革世界。许多人可能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缘故,连试一试的勇气都没有了,只是在凭着经验办事,似乎唯有如此,才算上了保险箱,不至于出什么乱子。为什么新课程改革不断地在喊着,可广大师生的负担却得不到减轻,原因就在于没有哪个改革能保证肯定成功。再说了,改革就在于改变一个人的生存环境,从人的本质上说,没有谁愿意在改变的环境下生活,他们本能地喜欢墨守成规,荒废时光。历史上,凡是改革,明明能够带来成功的喜悦,可在实行的过程中恰恰困难重重,一方面,新的改革可能损害了少数人的利益,另一方面,也在有意无意地改变的人的生存环境。等到新的改革尘埃落定,人在接受并认同之后,又开始适应下来,等到下一轮改革到来时,新的困难又产生了。

千万不要忽略新课程改革带来的成果,只有学会维护,才能走得更远。我想,新课程改革,不要指望一蹴而就,而应该从自我做起,大胆的实践,尤其是那些处于低谷的学校,他们没有什么顾虑,哪怕失败了,本来就处于失败中,又有什么遗憾的呢?问题是,大胆的实践,从哲学的角度看,想要失败都特别困难。一个人想要大胆革新,不可能让自己的解决之道退化,只可能走得更好。试一试,全身心投入进去,你就会发现,改革的钟声一旦敲响,想要停下来,已经不可能了。当然了,自我革新不外乎复古与创新,事实上,复古与创新都是在维系革新积极向上的因素,而不是作茧自缚,浪费时间。

实践,在新课程改革中,千万不能误以为单干主义,而是团结一大批志同道合者,共同为新的生存环境贡献青春与活力。无论什么样的课程改革,从开始时顾虑重重,到推行时恍恍惚惚,等到结束时又全盘否定,一个不知道自我革新的人,恐怕面临再多花样繁多的课程改革,都没办法得到进步。新课程改革,不可能让所有参与者获益,只有放下一切,愿意接纳并为之不断努力实践的人,才有可能顿悟,达到化蛹为蝶的新境界。

如果仅仅是盲从式的实践,而不会自我批判,想要走得很远,也只能是痴人说梦。自我批判,一方面在实践中多听听别人的意见,千万不能自以为是,另一方面多想想,这样做是不是最完美的,有没有更好地行为方式。一个人最可怕的实践就是把偶尔的成功当作真理来供奉,实际上,经验与成功没有必然联系,只不过一种偶然的因素,让经验产生了成功。一个学会自我批判者,他绝不会因为点滴成功就沾沾自喜,简简单单地归纳总结经验,骨子里并没有找到真正成功的原因所在。不是有许多报刊杂志上介绍到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可等到你实践时,却举步维艰,并不能产生奇妙的影响。难道是“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吗?我看未必,在成功者梳理经验时,并没有找到真正成功的因素,带来的后果就是,模仿者只能屡屡碰壁,难怪许多人对于课程改革,都嗤之以鼻,似乎浪费时间。

真正的课程改革,实践并不是简单地归结原因,而是用批判的目光来审视到底是什么原因产生了成功。同时,在总结成功之时,更需要认真对待失败与挫折,许多人似乎害怕揭伤疤,觉得教训可以忽略不计,殊不知,只有真正把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结合起来思考,才能找到新课程改革的真正光明之道。

新课程改革者,无论你充当什么样的角色,千万不能忽略自我批判,用哲学的角度去判断,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在否定之否定中螺旋式上升。如果我们在实践中不能正确看待失败的教训和成功的经验,只把目光锁定在所谓的成功经验上,恐怕往往会酝酿“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悲剧。

实践在自我批判中前行,在反思学习中达到新的高度。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实际上,一个人在从事一项伟大工程时,都需要在自我批判中不断的反省,而不是固执己见,自以为是。自我反省,往往能让自我批判更加彻底,而不会过分归结在客观原因上。如果没有反省,又何谈再去探索新的道路呢?学习的动力来自于实践中的自我批判与反省,正因为问题重重,才想着到底是什么原因,到底如何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矛盾需要实践来解决,实践又会产生新的矛盾,就像在新课程改革中前行车轮中的动力源,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新的教育世界自然会温暖如春,充满着生机与活力。(钱永华  图片摘自网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