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者信心之源来自何处?
标签:
教育杂谈 |
分类: 教育论坛 |
教育者信心之源来自何处?
教育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只要社会存在,就会或多或少受到影响,如果没有信心之源予以支撑,恐怕许多人都无法阳光快乐的从事工作。作为一名普通教育者,我很骄傲,自己没有远离教学一线,多多少少能够在观察与思考中汲取力量,更好地把握教育人生。
有人特别奇怪,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我在教育的世界里从来没有乏味无聊过,时刻都在幸福的活着,到底信心之源来自何处?也许有人把自己的晋升或者得到更多的利益作为从事教育教学的动力源,我却没有过多地在意所谓的荣辱,更在意孩子们到底如何幸福成长,自己到底能够得到什么样的发现与启迪。
教育没有信心之源,往往会随着个人的得失而带着情绪从事工作,很明显,最终受伤的恰恰是无辜的孩子。教育管理者最最头疼的莫过于如何调动更多的人参与到工作中来,只要有了晋升或者待遇,老是在纠结如何做到人人都满意,可惜的是,无论怎么做,都难以平复世人“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心态。毋庸置疑,一个人想要修炼到“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的境界,才能真正收获教育信心,不断挖掘自我潜能,幸福的享受来自教育内在的快乐与阳光。
教育信心之源从何处来,我想,首先应该要保持对幸福教育热爱的信念,一个人可以被生活的窘迫摧残得不像人样,但只要信念犹存,生命体那么只有一丝温暖,都会愈挫愈勇,进而在困苦中一步一个脚印挪出一番天地来。人的希望在,信念不变,教育的伟大情怀就不可能改变。教育不可能装进真空中,多多少少会受到社会的影响,一些人为什么会对教育没有了信心,过着浑浑噩噩的日子,就在于没有认清教育之现实性。一个人的信念绝对建立在对事实客观认识的基础上,生活中最大的失败主义者往往是完美主义者。我觉得,教育之热爱,只要信念在,就没有必要以为个人的偏见选择一些带着情绪化的行为。教育者,不要被花花绿绿的世界所迷惑,更不要在意别人的闲言碎语,更在乎的是到底如何才能让教育之中的人更好地生活。一个民族之所以能够在世界上立于不败之地,就在于民族梦没有改变,同样的,教育想要走出一片艳阳天,当然需要从事教育之人的信念不能改变。“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教育之信念不在乎年龄,更在意的是到底能够给别人带来什么样的幸福。一个人把造福于人作为教育之信念,无论活多少岁,都会享受工作、学习与生活带来的无限快乐。
其次,教育信心之源来自于信任。人类在成长的成长的历程中之所以痛苦不断,就在于人与人之间没有了彼此的信赖,同样的,教育世界为什么愈来愈复杂,就在于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感。相互提防,谁也不信任谁,遇到什么事儿,都想着到底会不会利益上受到伤害。只要有了一点点误解,马上坐不住了,似乎天要塌下来一番。殊不知,活在没有信赖感的世界里,无论是谁都活得不怎么轻松。每个人都要戴着面具生活,不断地以无数个谎言来掩饰一个谎言,试问,这样的人哪怕是获得再多的荣誉,恐怕幸福指数也未必高到哪里去。不说别的,每逢考试,我们似乎都绷紧了神经,人人自危,生怕哪儿出了什么乱子。不是现在的一些教育者,为了怕孩子们出什么乱子,从进学校开始,就进入无缝隙监控之中。有孩子说得好,我们的老师就像幽灵,随时随地不知从哪里冒出来,让人吓得一身冷很。是的,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工作者与管理者之间永远是猫捉老鼠的关系,试问,这样的关系无论对于谁,又怎么会幸福呢?被管理者、被教育者没有了管束就会条件反射式的发泄情绪,肆意妄为地破坏幸福安宁的学习与生活环境,管理者、教育者却在时不时地担忧到底什么时候会出现什么闹心的事儿。教育没有了信任,人与人之间会产生无形的内耗,彼此消磨,自由自在的学习与生活环境又怎么可以存在呢?历史上,大凡社会关系没有了信任,往往会给人的内心带来无比的创伤,直接影响几代代人的生活。教育本来是幸福而自由的王国,人与人之间只有“用人莫疑”,彼此胸怀坦荡,又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儿呢?
最后,教育信心来源于持久的信誉。“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一个人如果说话没有了信誉,老是在忽悠别人,恐怕想要赢得别人的追随就难比登天了。从人类宗教创立的事例可以看出,许多伟大的宗教所散发的思想到现在仍然为许多世俗弟子所信服,说到底就在于创建者心无杂念,一心一意为别人谋取幸福与快乐。人之所以在世上立足,就在于信誉,如果没有了信誉,说出来的话自然没有分量,又有谁会相信你呢?活在一个没有人相信你的世界里,哪怕攫取再高的位置,得到万贯家财,恐怕睡到半夜也不会吓得一身冷汗。教育者想要幸福的工作与生活,在平日的点滴中千万不能在孩子与同事面前失去信誉,说出来的话就应该掷地有声,言而有信,才能真正让教育力量发挥作用。孔子曰:“己所勿欲,勿施于人”,教育者想要维护好信誉,就要反反复复问自己,到底所说的话自己能不能做到,如果连自己都高不可攀,又何必去强迫别人呢?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我想,关键点在于教育者的身体力行,而不是纸上谈兵。优秀教育者,他不会夸夸其谈,而是以行动来证明自己的力量。许多大教育家,他们之所以有持久的信誉,就在于自己的率先垂范,而不是自我放纵。我们不要自哀自叹教育如何复杂,工作如何繁忙,多想想,在工作中到底有没有赢得家长、孩子与同事的尊重,只要静下心来,多在信誉上下功夫,“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自然水涨船高,教育人生又怎么会不幸福呢?
当然,人一辈子都在修心养性,没有谁是天生的圣人。作为教育工作者,无论你在什么样的岗位发挥能量,都需要对教育保持热爱,不要自抛自弃,用一颗坦诚的心赢得孩子、家长与同事的信任,用自己的行动来维系教育的信誉,不管山高路远,自然会欣赏到一路风景,快乐阳光自然会无所不在。“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教育之路上,只要信心之源没有枯竭,我们又有什么理由选择停滞不前呢?(钱永华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