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学车记之一

标签:
文化 |
分类: 人生感悟 |
老王学车记之一
教师老王在家里闷得慌,老伴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不知道老家伙在闹出什么乱子来。恰巧,儿子从外地回家过年,听老妈提起,与媳妇商量,与其如此,不如让老爸去学车子。
小孙子牵着爷爷的手,竟然把压岁钱奉献出来。这下,老王没辙了,只能乖乖地跟在老伴和儿子后面去驾校报了名。不用多说,老王只知道恍恍惚惚地来到驾校,到底如何回家的,自己愣是回忆不出来了。亏得老伴聪慧,知道老王一个人学驾驶,肯定会发脾气,竟然动员苏老头一起参加,这下一切才算圆满。
孙子马上要上幼儿园,尽管老伴已经会娴熟开车,儿子与儿媳还是不放心。只要老王学会了,到底两个老人能够轮流接送,毕竟方便多了。老伴看着老王一脸的茫然,不免安慰道,“没啥,不就是学车吗?你教师那么复杂的事儿都干了,还怕学车这样的小事,再说了,苏老头比你年龄都大,人家还没有抱怨啥?”
老王当着儿孙的面不好发脾气,只是一个劲儿点头。当初,老伴学驾驶,老王还在一边笑话,说风凉话,什么将近五十岁的人了,还不知足,竟然变着戏法学开车。没想到,老伴一股牛脾气,竟然一路过关斩将,很快把驾驶证拿到了手。小孙子特别高兴,说奶奶真棒,不像爷爷,老是当落后分子。
老王大小也是个人民教师,心底明镜似的,知道,如今学车年轻人占多数,万一碰上学生,那可就麻烦大了。不是前几天,老田头在广场上讲述自己学车经历,没想到,遇到了驾校的师傅竟然就是原来教过的学生。老田头在课堂上可谓是风流人物,哪里知道,自从学开车,整个人都没有了精神气。原来,在学车的过程中,学生一个劲儿的说,老师怎么这么笨,千教万教,怎么就是不知道如何掌握方向盘。老田头到驾校一次又一次,愣是理不出个头绪。有一次,实在有些火气,老田头轻声说道:“你开车行,如果我来和你比一比做数学题,不知会不会如此嚣张”。哪里知道,这话不响亮,却被整个驾校都知道了,纯粹成了一个冷冷的笑话。
老王后来碰到老田头,往往会稍微抬一下眼睛,心底有些不屑。哪里知道,老伴并不在乎,有时听到老王在一边说老田头的风凉话,不免冷笑道:“人家再怎么样,毕竟还敢往驾校跑,更何况,三下五除二,总算拿了行驶证”。老田头似乎渐渐淡忘了驾校的糟糕事,每天都眯着眼睛接送小孙子。有意思的是,每次老王在前面走,老田头驾着车在后面追赶,不为别的,就是喊上几声,无非是要不要搭顺风车。
这下好了,老王在家人的鼓动下,终于到驾校报了名。没想到,当天晚上,老王竟然失眠了,整个人都在琢磨,万一在练车的地方碰到学生怎么办。家里人才不管老王的心思,小孙子咧着嘴冲着爷爷笑,老伴那一天忙着丰盛的佳肴,儿子与儿媳更是忙前忙后,似乎老爷子报了名,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
老王遵照驾校的吩咐,非常无奈地从网络上下载了驾考宝典,戴着老花镜,看着一千三百二十三条。不知为什么,看了前面的忘了后面的,看了后面的又忘了前面的,一条条题目就像雾霾一样,看了之后,雾里看花,愣是不知道啥头绪。老伴知道,老王学习时千万别打扰,万一发脾气,那只能认倒霉了。无论老王怎么翻手机,老伴在一边不声不响,愣是不给其发脾气的空间。
老王花了钱,当然没有正式报名,只不过是到驾校挂了名而已。等到驾校来了通知,说第二天老王要到车管所去体检,这下,似乎心更紧了。老王从心底反复问,难道这就是学车吗?他一本正经地翻阅驾考宝典里面的题目,能看多少就看多少,希望在体检时都弄会了。当然了,老王想到了苏老头,一个劲儿地打手机,无非就是打听第二天如何出发。
天还没有完全亮,老王早已睁开双眼,生怕迟到,让别人瞧不起。没想到,刚刚过年,街上并不热闹,亏得老伴有先见之明,愣是强迫老王喝上几口稀粥。老王急匆匆地来到苏老头预约好的地方,问其有没有吃早饭。哪里知道,苏老头呵呵一笑,说道:“本来想到这里吃上几口,哪里知道,从东往西,没有一个小餐馆开了门,只能饿肚子。”老王特别来劲儿,自己总算比苏老头好,还吃了一点点。
不用多长时间,驾校的车来了,两个老头赶紧上了车。当然了,车上七八个人,老老小小都有。老王用余光扫描,发现,没有自己的学生,年纪大的人竟然也有,大家一路有说有笑,似乎没有多少芥蒂。没过多久,大家伙都混熟了,一口一个王老师,老王别提有多高兴。
寒冬腊月,车外湿漉漉的,很少有人走动,老板娘开着车,愣是在询问这,询问那,生怕车里的人寂寞。不用多长时间,车管所就在眼前,没想到,大年初六,陆陆续续来体检的人并不少。老王看着大伙紧皱着眉头,自己反而舒坦了。为啥呢?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在这里看看风俗人情,说不定回家还可以写上几笔。本以为体检是特别慎重的事儿,哪里知道人家这儿关注的是你到底是不是色盲,如果不是,当然是一路绿灯了。
老王乐呵呵地排着队,与苏老头有说有笑,似乎不是在体检,而是到车管所一游。真的,人就是这么奇怪,往往没有经历时,会想这思那,不知道会怎么样,一旦有了过程,心底反而坦然。老板娘说得好,学开车,千万心态要好,不要老是想着一路过关斩将,而是顺其自然。老王心底本来就没有抱多少奢望,只不过害怕遇到已有学生而已,哪里知道,天随人愿,不像老田头,再说了,人家老田头不也过了,开着新车在马路上兜风吗?
老王渐渐有了活气,不由安慰道:“既来之,则安之,就算再难,也不会比教学来得困难”。可悲的是,一车人,竟然有年长者干了糟糕的事儿,原来呀,人家办注销摩托车证时,还是把身份证给搞丢了。当然了,老板娘嘟哝着嘴巴,心底一百个抱怨。老王想,亏得自己什么都想好了,没有丢脸。
体检好了,信息输入完毕,时间已经指向下午一点钟了,老伴打来电话,老王嗓门高了,说什么还没有吃午饭。一车的人都在给家人打电话,没有谁不在欣喜中带着抱怨。老王下了车,打着伞,冒着蒙蒙细雨,迈开欢快的步伐,往家走。没想到,人逢喜事精神爽,一路上本来特别萧条,哪里知道,在小区的围墙外竟然绽放着血红的月季和淡黄的腊梅。老王不由停下了脚步,用一颗静谧的心来欣赏大自然带来的勃勃生机。
回到家,老伴特别纳闷,短短地路途竟然走了大半个小时,又有谁知道,人家老王似乎从枯燥无味的环境里找到了春天。看来,学车刚起了个头,有的是希望,到时,老田头又算个啥呢?
到底老王学车如何?算是序幕,更精彩的故事等着你和我。(钱永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