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孩子的学习与生活诗意起来

(2016-10-18 11:06:06)
标签:

教育

杂谈

智慧

分类: 教育论坛

让孩子的学习与生活诗意起来

让孩子的学习与生活诗意起来

可能是不断反省的缘故,我愈来愈发现自己在诗意的生活中愈走愈远,似乎找不到回家的路。也许天意如此,朋友推荐了《为你读诗》微信公众号,在点击推荐的一首首诗,不知为啥,浮躁的心开始安宁,有时在不知不觉中看到了宁静的夜所承载的光明与希望。

学习与生活,与孩子我无时无刻不在思索,到底如何才算真正的人生。有人说,伴随着教育的工业化,我们愈来愈不会上课了,殊不知,在琐碎的生活中,我们渐渐远离了诗的世界,就算得到了许多的信息,但索然寡味的日子得到的更多的是空虚与无聊。如果说自然学科,我们还可以用一个个精彩的实验来吸引孩子们的眼球,那么,人文学科到底用什么来拨动孩子们的心弦呢?

语言的机械无味只能让孩子们说出来的话、写出来的文字愈来愈贫乏。我们只有从诗的世界寻找灵感,才能够在点点瞬间找到生命的永恒。我喜欢读诗,未必完全理解诗的深刻内涵,关键在读诗的过程中渐渐得到那份可贵的宁静。诗的美在于一片漆黑的夜中突然闪现出几颗明亮的星星,难怪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会送给一个诗人。

人这一辈子,我们选择高尚还是颓废,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在心灵深处点亮希望之光,而不是在平淡的日子里得到如白开水那样的人生。我永远忘不了诗人在痛苦的吟诵,却不忘给读的人点亮幸福的灯光,就像一位盲人,他可以不需要光明,但正因为自己心中点亮光明,整个世界才会那么的安宁与温馨。

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在世俗的眼里完全可以忽略不计,但在诗人的心中,哪怕是一缕风都会拨动灵感的情弦,不知不觉中,享受天地万物带来的幸福与快乐。黑夜给了一个人黑色的眼睛,但只有诗人才会去寻找光明。可以说,诗人十有八九都是完美主义者,他们追寻完美的同时带给自己的常常是痛苦,但在失落的眼神中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希望与力量。顾城也罢,汪国真也罢,席慕蓉也罢,他们都在寻找光明的一幕幕,只要你用心聆听,都会感觉到在寂寥的雨巷,一个丁香一样的女郎带着愁怨从身边走过。

诗人的世界一定是安宁的,然而,世俗的烦躁不堪带来的是恐惧和焦虑,这在学校也会随着竞争的加剧愈来愈明显。当下的校园不再是自由的王国,而是竞争的场所,如果没有诗意的洗涤,绝大多数人都是成为迷惘的一代。

我们不需要过多的物质享受,但绝不能缺乏诗意与远方。可惜的是,许多人尽管想着成为旅行者,但是在前行的过程中,又不知道如何亲自自然,在日出日落之时享受生命勃发所带来的力量。我们的脚下有文字,我们的笔下有精魂,问题是在长期的大起大落中失去了感应心灵的直觉,只是在抱怨索然寡味的生活,不用说长命百岁,恐怕度日如年的人也不在少数。

“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生?”,可以说,许多在人世间四处奔波的旅行者都会反反复复问自己,到底该如何选择,没有现成的答案,只有一路向前,否则,峰回路转的风景又怎么会来到我们身边呢?人生在世,难免大起大落,只要不苟且活着,我们都能够从平淡的生活中找到追求希望与力量。

孩子的成长需要安宁,可惜的是学习与生活未必那么顺利,总存在不可预料的挫折,这就需要广大教育者不断地用诗的力量来维系快乐学习与生活的勇气。一个教育者,如果缺乏经营诗意人生的意识,成日里只知道按部就班的生活,恐怕课堂也不会存在灵性,往往会让师生之间没有了智慧,这样的教育又有什么可以回味无穷呢?

诗的世界应该是慢的节奏,而不是整日里过着陀螺般的生活。世界这么大,从来不缺乏精彩,关键是每个有灵魂的人到底有没有选择诗意的方式栖息。人与其他动物的区别就在于诗意的栖息,假如失去了诗意,我们就会陷入欲望的诱惑当中,没办法自拔。人想要走向远方,看到最美的世界,就应该放慢脚步,而不是只知道疯狂向前,到头来,大汗漓淋,却没办法找到幸福的彼岸。

活着如何幸福?诗意的栖息让人与自然和谐起来,一切都会在天地间滋润,似乎没有了尘埃,得到的更多的是静谧与光明。我发现,最美的天空不属于忙忙碌碌之人,更青睐一个个懂得休闲的智者,否则,康德也不会提倡仰望星空,第欧根尼也不会特别在意温暖的阳光。人并不是被大自然所累,而是被人类本身设计的藩篱所痛苦。我们生活在当下,又有几样东西不是人为的呢?如果没有过多的人为,我们也不会成日里忙个不停。

也许我们都会有这样的困惑,为啥古代的圣贤更能够接近智慧?不在于过去生活如何的富足,而在于没有过多的案牍之劳形,反而能够得到一颗宁静的心。国家不幸诗家幸,一个人被社会所抛弃,有时未必就是什么坏事,就像泰戈尔那样,反而能够让孤独成为一个人的狂欢。诗人的完美主义追求带来的常常是痛苦,但真正走进诗的世界,我们又会在诗的文字里得到更多的光明与幸福。如果从这样的角度去思考,屈原、陶渊明、柳宗元、刘禹锡、苏轼等一大批诗人尽管没有在仕途上走得更远,但在江湖之远得到了一份恬静,过上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生活,俨然就是一个完完整整的闲人,就算“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但照样可以得到大写诗意人生。

诗人的世界没有必要吵吵嚷嚷,我们的校园更应该选择恬静,否则,一路按照世俗的标准来扰乱神圣的课堂,最终只能让所有的人都觉得痛苦与无奈。孩子的学习与生活,我们并不是在教育,而是在训练,一次次地测试带来的可能是试卷上的高分,失去的恰恰是来自人间最美的诗意。

诗的存在可能让孩子们暂时远离纠纷,而不是成日里在纠纷中耗费时光。我们为什么不能选择安静的生活,实际上,许多孩子之所以没办法学出诗意来,更多的是大人没有挤出自由的空间让其自由飞翔起来。

诗就像天空中的白云,你静下心来就会发现它无处不在,如果只知道埋头赶路,而不知道抬起头来,恐怕吃再多的苦,也不会让安宁的灵魂回家,这样的人在大千世界又是那么的多。孩子需要大人拥有或者创设诗意的生活,如果我们只知道奔波劳累,完全不在乎其成长需要的诗和远方,哪怕每天都在收获阳光,内心深处只能是铅一般的沉闷,想来是多么悲哀的一件事儿。

我静静地读着诗,本来嘈杂的教室渐渐没有了烦躁之气,很多孩子都主动放下手中的活计,用心倾听诗的旋律,在自由的想象空间幸福飞翔起来,此时,没有人愿意打破这份宁静。

让孩子的学习与生活诗意起来,丹桂飘香的校园才能够溢满智慧,在阳光下沐浴出幸福的日子来。(钱永华  图片摘自网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