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乡村教育先天性不足亟待改善

(2016-04-16 04:02:17)
标签:

教育

杂谈

分类: 教育论坛

乡村教育先天性不足亟待改善

乡村教育先天性不足亟待改善

半夜里突然醒来,想起白天经历的是是非非,我愈来愈觉得乡村教育多么的艰难,自然没办法睡着,辗转反侧,不为别的,就是希望真正意义上找到病根在何处,从而更好地改善乡村教育,为那些可怜的孩子带来幸福的明天。

我们这儿地处城乡之间,由于城镇化步伐的加快,自然大量的生源涌入城里,留下来的许多孩子教育环境急需改善,如果忽视了问题的针对性,就算单方面进行课程改革,无疑只不过是隔靴捎痒,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乡村教育除了在硬件设备上需要改善外,我们在软件方面更需要不断地完善,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乡村教育环境建设的必要性,那么,乡村教育环境到底有哪些方面亟待改善呢?

首先,家庭教育急需提供帮助引擎,可以说,这个问题不解决,其他东西再好也是白干。最近,我没有简单地把乡村教育的失败仅仅归结为学习问题,更多的思考孩子为啥不愿意学习,为啥没办法学习,经过大半年地探索,总算有了眉目。原来许多问题孩子的背后往往存在着问题的家庭,如果不从家庭教育入手,我们很难从根本上改变孩子的学习与生活习惯,这也就是为啥许多孩子在学校里还算不错,轮到在家里两三天,一切又回到老样子的原因所在。这些天,我喜欢找一些孩子谈心,本来是交流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哪里知道,一路深挖下去,无意中发现,真正让孩子不能够安心学习,没办法养成良好习惯的罪魁祸首竟然就是其父母的不靠谱。

不要老是责怪孩子如何的不听话,殊不知,孩子的问题往往是大人有意无意造成的,这不是甩包袱,而是事实就是如此。有些孩子,七八岁时,父母亲由于性格不合或者其他原因选择了离异,结果,只剩下孤零零的自己,纯粹是孤魂野鬼一般,没有人去呵护。这种家庭环境下养成孩子十之八九都缺乏安全感,往往对外界的一点点风吹草动都特别敏感,极其容易怀疑周围的大人世界,说不定,一个成年人不经意地一个眼神或者一句话,都有可能导致孩子形成错误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当然了,由于没有父母亲关心与引导,这些孩子只能快速堕落下去,成为老师眼中不可救药者。

还有些孩子,为了赚更多的钱养家糊口,父母亲长年在外打工,自己只能眨巴着眼睛在家里无趣的学习与生活。这样的孩子,他们躺在床上常常会想,为啥人家的父母可以陪伴身边,我为啥没有,等到上了初中,个子长高了,大脑袋瓜更在思考问题了,就会怀疑父母是不是真的爱自己,一旦对父母的行为产生怀疑,学习品质就会下降,这下,在外打工的父母自然坐不住了,可惜此时又有什么用呢?既然伤害已经刻在孩子的心灵深处,想要轻易地抹去,那就是难比登天了。难怪有些家长特别纳闷,咱家的孩子小时候挺好的呀,为啥现在一切都变了呢?事实上,孩子时刻都在变化,如果没有大人的正确引领与呵护,极容易陷入困境中。

话又说回来,就算一些孩子的父母都在身边,到底如何创设一个完美、温馨的育人环境,我们一定都马虎不得。我和妻子经常到一些孩子家去探访,往往发现,许多孩子的学习环境特别随意,完全是临时性,显然,大人没有特别在意孩子的学习环境,哪里吃的、玩的,啥都有。试想,家庭教育不完整,又何谈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呢?

我觉得乡村家庭教育急需社会与学校提供帮助引擎,也就是社区或者学校真正把家长成功教育建立起来,而不是挂羊头卖狗肉,这显然是不能够真正意义上帮助家长形成正确的教育观。从社区的角度看,我发现,只有与学校强强联手,积极培养家庭教育专家,汲取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认认真真地调查与研究,把切实可行的理念与行动传播给家长,而不是简简单单地要求家长单纯地爱孩子。如今的孩子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爱了,更多的需要我们的家长在处理孩子困惑上应该急需智慧,这也就决定了家庭教育培训的长期性与必要性了。

其次,教师教育急需落实服务理念,这是乡村孩子能否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我发现,时下,许多乡村教师依旧是凭着经验办事,往往忽略了当下孩子教育的特殊性。为此,许多老师与孩子的矛盾日益尖锐,甚至达到水火不容的地步。我们教师在教书的同时更应该把育人放在首位,如果孩子的问题没有解决,只是在单一地追求所谓的知识学习,我看就算吃了再多的苦,只能让孩子学习特别痛苦,更多的时候,孩子不是在学习,而是在恐惧与疲倦中苦苦挣扎,这才是乡村教育存在问题的根源所在。

乡村教师特别痛苦的是,自己在讲台上口干舌燥,可孩子们却在下面不知所从,只是浑浑噩噩地混日子。这就决定了,乡村教师更需要走家串户,全方面了解孩子厌学的真正原因,不能够把问题简单化。只有真正把握了孩子厌学的根本原因,我们才有可能确保孩子们的灵魂回到课堂,到那时,就算是再简单的教学方式也会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

乡村教师千万不能够对教育悲观绝望,你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未来。我们应该主动与家长交流,时刻把握孩子的学习情绪,多从生活上给予孩子以帮助,用心观察,热心帮助,全力以赴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服务,一旦孩子“亲其师”,自然愿意听老师的号召,那时,再教育就显得简单多了。当然了,教师与家长应该是孩子成长的保护神,不能够相互扯皮,只有共同担当,我们的乡村孩子才有可能得到更多的阳光与雨露。

最后,健康成长急需搭建成功平台,这是乡村孩子赢回自信的根本。由于乡村教育先天性营养不足,自然孩子在学习上没办法与城里相提并论,这无疑让乡村孩子失去了许多展示自己的人生平台。为此,乡村学校不要怨天尤人,应该主动搭建平台,让孩子们在一次次活动中享受成功,赢回自信。乡村教育,只要你用心去做,实际上,我们照样能够有所作为。这些天,我与同事们一起,果断提出以小活动来引领学校大发展,用小成功来赢回孩子久违的自信,没想到,一场小小的体育比赛,一次毫不起眼的学科竞赛,一个不怎么起眼的诗歌朗诵……就算活动特别小,但孩子们却玩得特别带劲儿,再加上及时颁发奖状,再学校显眼处粘贴喜报,许多平日里没办法享受阳光的孩子,也能够从中受益,这样下去,我们乡村学校才有可能从困境中重新腾飞,也许有人会悲观地认为,这是白日做梦,但只要用心去做,我们的乡村孩子照样能够赢回自信,得到健康快乐幸福的人生,这又有什么不好呢?

乡村教育亟待解决的因素还有许多,但作为教育管理者与工作,我们应该主动担当,不应该回避学生存在的问题,时刻关注孩子的学习情绪,多到孩子家去走走,了解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多给家长提供一些可操作性的理念与策略,同时,不断解放思想,因地制宜,想尽办法,为孩子们的成功搭建丰富多彩的活动平台,相信,不用多长时间,我们的乡村教育就像水面上毫不起眼的睡莲,不经意间就会给整个池塘带来新的天地,作为教育人,又有什么理由不去奋进呢?(钱永华  图片摘自百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