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师生正常交流不是容易之事

(2016-04-15 08:06:11)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育论坛

师生正常交流不是容易之事

师生正常交流不是容易之事

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不知为啥,我们常常与孩子之间似乎有话要说,然而,等到相互交流时,又会话不投机半句多,反而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值得教育人去认真思考。

我发现,教育教学的关键在于师生之间能不能正常的交流,如果连正常的交流都没办法保证,就算课改理念再先进,也不一定能够产生最佳的效果。人缘在教育教学中,有经验的老师都会运用到极致。实际上,课上得好的人未必就会产生好的教学效果,说到底,就是师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走的是平行线,没办法产生交集,到头来,教得再好,学得不卖力,一切也只能是白搭。

有人说得好,孩子在不断地变化,说不定今天还是喜气洋洋的,到了明天就有可能阴云密布。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家庭、社会关系的复杂性所决定的,如今,家庭不和谐因素增加,社会复杂多变思想的侵入,对于正在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初中生而言,无疑是最大的挑战。

我喜欢走到孩子中间去,星星点点从孩子忧郁的眼神中能够初步判断,每个孩子都在变化,情绪波动明显是初中生显著的特征。有家长被老师喊到学校来诊断孩子的情况,有时候会莫名其妙,往往会惊讶地说,过去孩子不是如此的。事实上,大人世界的千变万化在孩子身上不知不觉会起作用,这是许多人经常忽略的。说不定你的一句话,或者夫妻间不经意地一次吵闹,都有可能给孩子留下阴影,如果不及时处理,往往会给孩子产生错误的认识,这是许多家长不愿意看到的,也是一些老师困惑不解的地方。

我们教师可能是压力太大,事务性的东西特别多,常常在有意无意地回避与孩子正常交流。为啥呢,一个问题孩子,你想要与之进行正常的交流,教师不做好功课,往往会适得其反,但有意回避只能让孩子愈陷愈深,一旦形成了根深蒂固的错误言行,想要得到改正那就难比登天了。

可悲的是,孩子的教育从来都是一个系统工程,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一处被动,自然会处处被动。许多优秀的教师在处理孩子错误的同时,内心深处不由得会产生企盼,如果在孩子刚刚发生错误之时,有人能够拉一把该多好呀!

我们的考核评价常常是阶段性的,殊不知,科学考核应该是系统性的。别忘了,初中有时候会为小学没有养成良好习惯而埋单,吃更多的苦,有时未必能够产生效果。经常会听小学老师说这样的话,某某孩子怎么样的糟糕,马上要毕业了,到时够你们初中受得了。也许我们的小学老师也在这特殊孩子身上花费了许多工夫,可惜的是没有产生效果,只能非常无奈地与初中老师说实话。

这些年,我和妻子到许多特殊家庭去走访,发现问题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错误的家庭存在,要么是父母亲婚姻的不幸,要么是家庭关系的不和谐,整日里淘气打架,要么是父母长期在外面打工,导致单亲孩子、留守儿童占据很大一部分比例,大人在自以为是的基础上常常忽略了孩子健康成长。一旦发现孩子长大了,才猛然悔悟,那时候,就算你花费再多的精力和金钱,也未必能够迅速抹去孩子身上的伤痕。

由此,作为教师,我们在没办法改变孩子家庭关系的基础上,有必要与孩子建立正常地交流沟通关系,不能够单一地进行教书忘记了育人的必要性。有时,育人比教书还要重要,如果做人方面出了问题,就算再怎么样逼着孩子学习,我看也是白搭,只有孩子的思想顾虑解决了,学习才会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首先,我们教师应该时刻用心观察,不能够有事有人,没事没人。许多教师之所以没办法与孩子们进行交流,说白了,就是没有认真去发现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而是等到事情发生了,又火急火燎地去处理,往往会在匆忙间得出错误地判断,到头来,只能让师生关系愈加紧张,显然不利于孩子“亲其师,信其道”。作为一名公正的老师,我们不可以冤枉一个孩子,应该摒弃一切偏见,以坦诚的态度去光明正大地处理孩子之间的纠纷,而不是以责备与教训的口吻压迫一个孩子,有些老师别看其人高马大,可就是不能够处理孩子内部的事儿,甚至发生直接冲突,不就是耳不聪、眼不明,也算是教育的一大失败。我发现,只有用心观察孩子的脸色变化,主动了解孩子的家庭关系,多关注其最近的学习与生活动态,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宁愿孩子有了错误苗头时去提醒,总比孩子犯下天大的事儿再去咆哮,不知要强多少倍。

其次,师生之间应该拥有合适的距离美。我们不要滥用爱这个词,更不可以被孩子贴上“严”这样的标签,应该学会恩威并施,一方面,孩子敬爱你,有困难或者困惑时第一时间想到你,另一方面孩子觉得你是规章制度地严厉执行者,只要犯了错误,就应该接受惩罚。事实上,一个孩子是非分明反而学习与生活会特别快乐,一旦孩子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上形成了错误的观念,没办法看到社会光明的一面,往往会觉得心特别累,干什么事儿都会觉得特别苦,这才是最最糟糕的事儿。不要简单地用智力来评判一个孩子,实质上,一个平和的性格才是孩子到底能走多远的关键。我认为,一个健全的学校,一定在孩子心理健康上做好文章,利用一切机会建立心理健康咨询室,配备专用老师,给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让所有人都来关注孩子的学习与生活情绪,掌握正确与孩子交流的方法。

再次,我们教师与孩子交流,千万不能够简单地做什么布道者,有必要第一时间充当倾听者的角色。有时候,孩子来与你进行交流,未必就是想听你说什么,如果你剥夺了其说话的权利,说不定下次孩子就不找你谈心了。有时,我们的老师也希望找孩子谈心,然而,不知为啥,可能是职业的特点,又会不由自主地选择了训斥,如此,只能让正常的交流失败。只有等到孩子渴望你的建议时,才有必要说上几句,最好以身说法,更让孩子觉得亲切,下次有话才会第一时间想到你。当然了,孩子找你时,无论有多忙,都应该放下手上的活儿,说不定三两句话就能够解决。也就是说,孩子在意的是你的态度,而不怎么在意你到底说什么。

最后,我们应该建立孩子谈话档案制度,就像一个病人,在就诊时都会有病历卡,孩子谈话也应该存在秘密档案,这样下次,谈话,你就会更加有针对性,而不是一切浑浑噩噩,没办法给问题孩子把好脉。事实上,优秀的老师等到有了一定的年限,都会有丰富多彩的故事,说到底,就是在处理孩子事务上,你到底有没有用心,一旦建立了孩子谈话档案机制,我们就会在心理健康咨询上形成更加科学的行为方式。老中医为啥愈老愈值钱,不就是随时都在研究,不断整理各种疑难病症,从而增强了医治的本领。教师也应该如此,不断地总结经验,多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久而久之,你也会成为学生喜欢、家长放心、学校信任的优秀教师。

师生之间,正常的交流交往,这是教育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实在马虎不得。(钱永华  图片摘自百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