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真人老范小传

(2015-11-08 10:16:06)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育论坛

真人老范小传

真人老范小传

老范,在闲暇时喜欢吹嘘,说自己是范进老先生多少代孙子,然而,周围的人都知道,这完全是扯淡,毕竟,范进是吴敬梓笔下的鸟人,按照钱钟书先生的说法,小说里的人物只能生活在小说里,不需要到走出小说。

每每如此,老范总想挑斗的公鸡,嗓门特别大。他不会子曰诗云,更不会多乎哉不多也,只是喜欢考据,据其论证,小说里的人物都有生活的影子,一个伟大作家不会无缘无故创造什么人物,用一位伟人的话说,创造艺术需要来源于生活,又要高于生活。

老范每天喜欢写点豆腐块,无非是生活中芝麻大小的事儿,看到什么疑惑,不怎么上眼的,都会议论一番,整日里神神叨叨的,如果你不了解其为人,说不定会觉得身边来了一个神经病。据说,有一次,老范在公园湖边转悠了半天,本来是自己一个人,哪里知道,人愈来愈多,都清一色地站着不动,直到有个小孩喊道,大叔,别想不开,赶紧回家吧!老范这才从构思中缓过劲来。

老范不是什么作家,只是一个典型的书虫,家里有书五六千,书橱四五个,就算如此,还是一个劲儿地买书,老伴有些不解,不免要问,“死老头子,买这么多,看吗?”老范反诘道,“难道看到街上有无数美女,都得娶回家吗?”也就是说,老范买书不完全是为了看,而是希望在买书、藏书的过程中得到一点书卷气。

老范有句名言,在书山中就算不读,熏也熏出点味儿来。当然了,在外人看来,这老家伙有些怪,除了翻书之外,似乎没有别的爱好,整日里说话做事实在有些出格的实诚,很少绕什么弯子。

同事老钱与之相处将近二十年,总结道,老家伙如果不是当教师,在世上闯荡肯定是寸步难行。有时,老钱与老范也会较上劲,也许是为了一点点鸡毛蒜皮之事,至少在外人看来。他们会为了教材的一个小纰漏,老钱算是差不多先生,老范却如老狱断案,视其为大敌,很少含糊,有时竟然由此衍生,写出大的文章来。为此,老钱会感叹,鸡蛋里挑骨头,纯粹是浪费时间。

老范不喜欢与领导打交道,整日里除了课堂就是书斋,手里始终拿着一本书,任凭学校发生什么事儿,如扫地僧一样,完全是不食人间烟火,口吐莲花,安安静静地在书的海洋里遨游。

然而,世道华威先生太多了,他们整日里奔波在教育领域,要么大声疾呼要课改,要么声嘶竭力地喊着推行什么模式,搞得学校乌烟瘴气,有口难辩。学校里的头头们整日里特别苦恼,他们每天都要接受来自方方面面的检阅,忙于应付,都不知道东南西北了。然而,更让头头们痛苦的是,老范的固执,他似乎不知天高地厚,只知道按照自己的来。据说,有一次,某位钦差大臣到学校视察,竟然到老范那儿听课,没想到,课堂一片冷静,没有什么热闹的场面,这位可怜的钦差大人有些坐不住了,亏得在江湖上多年,自然没有立即发作。但终归是发作了,在点评会上,这位钦差大人非常不客气地批评老范的一堂课有多糟。下面的听众都捏着一把汗,至于是为钦差大人还是为老范,谁也说不清楚。钦差大人威风八面,学校头头们战战兢兢,没想到,一番觥筹交错之后,一切又恢复平静,毕竟,每个人都明白,这不过是一场游戏。哪里知道,老范愈想愈不是滋味,怎么琢磨都觉得课堂没啥错,难道课堂一定要按照什么程序来进行,一定要什么热闹,自己让学生静下心来思考,不知有没有错。

执拗的人就是可爱,老范牛脾气又上来了,他整个人都钻进课堂教学中去了,翻阅《教学模式》,细想教与学的流程,实在没有什么出奇的错误。钦差大人油光满面之后,满以为可以风风光光回家,哪里知道,车刚到校门口,看到一个老头正在那里守候。一群人顿时惊讶,走近一看,老范真苦着脸在那儿。钦差大人顿时酒醒了,不知所措,其他陪同人更是惊呆了,不知老家伙肚子里买啥药。老范走上前,说道:“您老说得不对,就算对的,我也没办法找到门道,不妨到课堂上演示一番,我这人愚笨,也可以学上两手”……

也不知钦差大人是怎么离开的,反正,老范成了学校头头们害怕之人,每逢有领导光临,头头们都悬着一颗心,不知道会出什么乱子。为此,上下一条心,只要有这样的检查,都会有意无意地避开老范的课堂,充其量让一两个年轻人在前面涂脂抹粉而已。

老范不喜欢误人子弟,觉得做学问就得下苦功夫,尤其在做文章这事儿上,他特别用心。然而,学生并不买账,他们认为写文章需要投机取巧,可走终南捷径,自然在家长的鼓动下买了许多作文书,试着模仿,尽管这些文章形式精巧,内容却平庸不已,老范看不上眼,每次见到,作文分数不高,但学生、家长认为这样能得高分,依旧坚持故我。每次批阅试卷,老范与同事会因为作文的评价标准不一而争吵,当然了,结果不了了之,老范没来由的成为孤军奋战者。许多学生纳闷,做老范的学生挺累,每天都得练笔,而且要写真实之事,不像其他班级,只要做做摘抄,背背美词美句就行了。

老范在领导面前是刺儿头,在同事面前是迂腐之人,在学生和家长面前是老古董,难怪老钱与之交流,会说,做真名师未必真风流。

老范才不管这些,似乎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喜欢看书,但不愿意写论文,问之,原来是一些不入流的期刊为了谋取暴利,竟然要求写论文者花钱买版面。不愿意参与教研活动,为啥,据说,许多所谓的公开课、研究课、示范课,都是反反复复试上,完全是忽悠人的,至于有没有效果,天知道。老范刚开始工作,人还算和顺,学校以及兄弟单位组织教研活动,也主动参加,然而,每次都是欣然而往,败兴而归。

老范已经过了不惑之年,自然能够看清许多事儿的真相,这些天,生了病,得了面瘫,在家里小憩,整日里看着死板板的脸,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老祖宗——范进来。据说,范进,在大清朝也是真正的小人,干什么事儿都迂腐不已,至今,教师在课堂上依旧这么说。殊不知,这位老祖宗并不傻,他心里明镜似的,懂得一个时代到底需要什么,想想其虚伪客套,看来一点都不傻。

“你老不死的,啥时脑袋瓜开窍!”老伴儿又开始唠叨了,窗外的雨下得起劲儿。

“做真人,干真事,这并没有错!”老范似乎有些不服气。

“少点来,你怎么连语文课都不让上了,整日里还在一边较真,瞧瞧人家小王,学生考试一流,上公开课、做课题研究,几乎是学校的名片,没出几年,就已经是高级教师了!”老伴愈说愈激动,手边的扫帚差不多离了地。

老范没心情去听老伴的数落,一个人悄悄躲进被窝里睡觉,毕竟一半脸拉得老长老长的,没有任何表情,实在有些不人不鬼。

“识时务者为俊杰,昧先几者非明哲,你呀,就是不知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只能是小小人物,整日里过着不起眼的生活!”在梦中,一位老人站在高山上指着滚滚的河水说道。

“我才不呢,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夫子的话没有错!”老范有些不甘。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曹雪芹缓缓而来。

“你还是假一点好!否则,世上寸步难行!”不知啥时候,华威先生来了,带着十二分的诚意。

“不要……”老范依旧在做梦!(钱永华  图片摘自百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