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需从心底赢得自信

(2015-09-23 05:20:14)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育论坛

孩子需从心底赢得自信

孩子需从心底赢得自信

我们总是渴望拥有一群听话的孩子,自己可以尽情地享受教育带来的快乐,似乎在自由的王国里幸福的飞翔,无拘无束,就像一个孩子王,永远年轻、快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什么抽象的孩子,毕竟,一个个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我们没办法让孩子从一个模子里出来,那种抽象的孩子只是一种幻想,如果不能够正确对待,只能愈来愈痛苦。

许多老师特别苦恼,为啥手边的孩子不如毕业的呢,殊不知,曾经的孩子也一样,毫不令人省心,一样的嘈杂不堪,一样的喜怒哀乐,等到一切成了回忆,才明白,过去的才是最美的。人的记忆就是这么奇怪,常常是失去的才知道美好,眼前的不知道珍惜。我反对抛弃任何一个孩子,哪怕他有千百万个缺点,只要希望存在,就没有理由拒绝,这是一定的。

孩子从心底就渴望得到信任,希望老师能够相信自己,明白自己的那颗向上的心。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拒绝孩子这良好的愿望,以许多冷言冷语来拉开与孩子的距离,似乎孩子来临不是一种缘分,而是一种恐惧。孩子就像一面镜子,你对之微笑,他们也会给你带来无穷的快乐。

为啥幼儿园的小朋友一个个脸上都充满着阳光,不就是没有了多少框框来区分孩子的好与坏,只不过后来的考试多了,孩子才明白自己不是享受同一片阳光,在不同的角落,得到的却是不同的待遇。

我反对动不动就邀请家长到校,似乎孩子的来临是家长的一种罪过。实际上,谁也没有权力不让孩子走进校园,完成国家给与学习的权利。学习,至少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没有谁可以拒绝,也没有谁可以以各种理由加以否定。孩子生长的环境不一样,自然造就的性格也不一样,我们如果用抽象的孩子来要求现实也一样,这不是特别愚蠢的行为吗?

吴非先生说得好,不要挑剔老师的课堂。别以为自己总是对的,其实课堂上发生的一切都有存在的道理。一个看似浪费时间的举动,说不定对一个孩子来说,恰恰是奏响生命乐章的最美的行为。我觉得优秀的课堂,称职的老师应该让每个孩子脸上充满阳光,拥有自信。

我不觉得哪个孩子是什么笨蛋,只要他们专心致志,都有可能把学习搞好,这是毋庸置疑的。上天既然给了人类智慧,就不应该拒绝平等。天上有多少颗星星,地下就有多少可爱的天使,只要心存良知,一个个灵魂都会找到回家的路。

我反对一味地宣扬考试如何的重要,在语文课堂上最美的就是走进文本,与作者进行心与心的对话,在不知不觉中,你与作者同喜共乐,完全忘记了自己,这样的投入,只有真正的热爱文学的人才会用心感知。

孩子们何尝不希望享受文学作品带来的幸福呢?有家长发微信咨询,孩子到底读什么样的书最合适?我的回答很简单,只要是文学作品,没有什么好坏之分。殊不知,经典从来没有离开孩子,而是我们总是以各种理由反对孩子走进经典。最近,到班上问孩子,从小到现在读了什么样的书,没想到,有孩子竟然说,就喜欢读作文书,这样的回答不是没有道理,关键是一个不学会走进文学的人,你能指望其对祖国的语言文字充满感情吗?

如今的课堂,尤其是语文课,我们已经很难听到郎朗的读书声了,就连早读课,我们都是在忙着默写,殊不知,真正的语文学习,就应该是细细的品味语言本身带来的魅力。语文课上,我们很难听到像样的朗读,似乎年龄愈大,读的东西愈少,压根儿就是声音躲在喉咙深处,没办法发出来。

考试,固然谁也无法摆脱,但是真正愿意为语文付出智慧的人,从来不反对真正意义上欣赏文学作品本身。我们身边有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从来不缺乏精彩,关键是孩子们老是想着如何回答问题,不去享受文本带来的震撼。

尽管语文书不知摸了多少遍了,然而,每次走上讲台,都会第一时间再次走进文本,不把思想精髓抓在手上,一切都觉得空荡荡的,就算课堂上圆满完成任务,又有什么用呢?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老是待在一个小小的圈子里,忙忙碌碌,谁能够保证对生活充满着无限的感情呢?停下脚步,欣赏大自然带来的无限美景,就算一朵毫不起眼的野花,照样能够让你看到一个精彩的世界。

在智者的眼里,孩子就像花一样,只要你愿意走进,不妨蹲下身子,细细地与之交流,总会得到意料之外的收获。我宁愿用一堂课时间在字词上下功夫,可能别人以为这是在浪费时间,课堂缺乏必要的完整性,事实上,只要孩子拥有了信心,这比金子都来得珍贵。

大海为啥广阔无边,因为其有容纳百川的胸怀,就像美丽的苍穹,正因为有无数颗星星在点缀,无论行人如何迷茫,都会找回信心,在幸福的道路上前行。

教师是什么,不是什么伟人,只是孩子前进路上的指引者,更是孩子战胜困难的加油者,一旦孩子出现了错误,可以毫不留情地加以规范,这是特别有必要的。

我觉得孩子可以犯错误,老师批评孩子,这本无可厚非,但是不可以侮辱孩子的人格,更不可以以各种理由刁难孩子,应该知道,在校园里,如果没有了孩子,你的职业价值又是什么呢?

教育到底为了什么,不就是希望孩子能够快乐成长吗?然而,我们总是被现实的严酷迷失了本来的样子,这样的悲剧不应该在师生之间发生,可惜的是,师生之间总是因为这不着调的矛盾而纠结于心。真的,有时候,在心态的好的人,面对调皮的孩子,都会特别生气,脑子里如果不是在喊一二三,说不定孩子就会遭殃了。

可能是家庭的问题,许多孩子在学习品质上总是存在各种问题,他们的耳朵似乎不那么好,你一再强调,可就是耳边风,这就需要我们的老师吃尽苦头,反复的纠正,然而,不是什么人都那么性格好,师生之间变成火药桶也就不奇怪了。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老师你为啥那么想发火》,现在想想,不就是在孩子的问题上,我们老是希望孩子都乖乖听话,不至于出什么乱子,然而,一个个琐碎的事儿都在考验每个老师的智慧,尤其是班主任,如果不发火,那就是神人了。

许多家长老喜欢拜托老师,殊不知,一个孩子想要得到更好的发展,作为大人,应该在学习环境上多加考虑,而不是总责怪孩子怎么样的不行。

孩子生活的环境不一样,就算智力差不多,也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我觉得一个称职的教育工作者应该主动与家长取得联系,让孩子觉得老师是帮助自己更好学习生活的,假如产生错觉,总觉得是为难自己,一旦如此,我们之间又怎么能够达到目标一致呢?

我老是问自己,每天的课堂对得起孩子们吗?是不是在言行上没有尽心尽职,不知为啥,一旦反思这样的课堂,就会发现,语文课堂上需要做的东西真的太多了。

让孩子拥有自信,知道向何处行,懂得如何为人处事,明白学习从来需要目标一致,这些都需要我们的教师做有心人,上帝给了一个孩子自信作为支点,不要怕,在教师的指引下,总会给你一个精彩的世界,任凭天地有多广阔,孩子自然会幸福快乐成长。(钱永华  图片摘自百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