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那迷人的第一印象

标签:
桂林旅游 |
分类: 人生感悟 |
桂林那迷人的第一印象
世界这么大,我们为啥不出去走走,尽管教师的工资并不太高,但总算有宝贵的暑假,可以带着家人一起出发,这也算是最大的快乐幸福。
从小就知道“桂林山水甲天下”,可就是没有真正意义上见过桂林,三五个同事一商量,几乎拿出暑假两个月的工资,我们还是决定到桂林看看。说实在的,我其实特别纠结,毕竟每天两千多字的文章只能停下来了,但为了儿子能够多长点见识,花钱、花功夫享受天伦之乐,这样的事儿值得自己去做。
儿子是第二次坐飞机,自然没有了第一次去九寨沟那样的兴奋,只是一个劲儿地念叨,桂林啥时候到,我知道,小家伙学过有关桂林的课文,向往是肯定了,我则捧着一本亚里士多德写的《诗学》静静翻阅,打发时间也好,增长知识也好,殊不知心早已飞到桂林了。飞机在云顶高速行驶,远处的棉花糖式的云朵千姿百态,在蓝天下,似乎在告诉我们,美丽的桂林之旅即将到来。
时光飞逝,人一直悬在空中,总觉得不是事儿,等到飞机着陆,我们大大小小二十一人异常兴奋,小孩子在想着导游会是啥样,大人却在想着漓江水到底有多美。没想到,老练的导游俺妹乐颠颠地在一边等着我们的到来。(据说,桂林的女人不喜欢游客称之为小姐,毕竟可以联想到不正当的职业,然而,无论男人还是女人,都喜欢称之为狗肉,这与我们不一样,平日里,我们往往把狗肉朋友当做贬义词对待,没想到,桂林人却特别喜欢狗肉,常常形容相互关系特别铁),这下好了,车厢里热闹了,一个姓加上狗肉,我们与桂林人就融为一体了。
桂林的道路并不宽敞,但并不影响人与人之间宽广的胸怀。导游俺妹不出几分钟,就与我们每个人都混熟了。为啥呢,人家特别坦诚,并不隐讳桂林有啥不足,冲着这一点,我们就觉得特别亲切,毕竟人家没有把游客当外人。
其实,桂林人特别喜欢桂花,否则,也不会用桂林这样的名字,桂林、桂林,桂树成林,桂花、桂花,香飘万家,据导游介绍,在桂林,各种桂花都有,每年八月份,走在大街小巷,桂花香气逼人,让上班的人忘记一天的疲倦。桂花可以制成糖果,酿成美酒,带着漓江的水,你会在不知不觉中感受生活带来的甜甜蜜蜜。
桂林人对教育也特别重视,这一点全国上下都是一样,走在大街上,你就会发现大大小小的孩子背着书包来来往往,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时下,国家三申五令禁止补课,可桂林人也不例外,照样补课。路过桂林中学,导游非常自豪地说,这里是桂林最优秀的名校,许多家长削破脑袋想着把孩子送进去,原因竟然是这里出了名人——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欧阳夏丹。国人奇怪的逻辑就是,只要什么地方出了什么名人,本能地希望自家孩子也沾点喜气,最好与名人一样。
听着导游的介绍,我们似乎忘记了一路颠簸,按照合同协议,信心满满地跟着逛桂林重要得景点——象鼻山,千万不要小瞧象鼻山,它竟然是桂林城徽,处于漓江与桃花江汇流处,酷似一头在江边饮水的大象,只要用心,能够看到“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的“象山水月”奇观。可能是自己缺乏想象力,任凭导游说怎么像大象,我就是没办法认同,总觉得像刺猬,更像一只调皮的小老鼠,水流不息,河边许多游客迫不及待地到水边去嬉戏,任凭太阳怎么刺眼,很少有人愿意在水中短暂停留。
好好人同事买了几串烤小螃蟹,特地品尝了一只,脆嫩香辣,恨不得立马吃上第二只,不愧是漓江四宝之一,(所谓漓江四宝就是漓江的鱼、虾、螺和蟹,清一色地小个头,以油炸为主,吃上几口,满口余香)看来漓江水养育了桂林成千上万的百姓。
桂林没有什么大的重工业,靠的就是旅游业,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尽管路两边的房子不怎么豪华,但山清水秀,人照样过得幸福甜美。象鼻山公园里最靓丽的人文景观就是爱情岛,亏得桂林匠师的巧妙设计,一个荒芜之地竟然成了人人羡慕的爱情乐园。走进爱情岛,不同时代的爱情风俗一览无余,在大榕树底下,姿态万千,每对雕塑都洋溢着幸福,看来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世世代代传承下去,谁也不愿意丢弃。从伊甸园传说,到白娘子与许仙、孟姜女哭倒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织女与牛郎等四大传奇悲剧故事,到青年少女手牵着手相伴而行,爱情岛并不比古希腊的爱琴海逊色。
有人说,这里的爱情岛还不如我们如皋的水绘园呢,殊不知,文化的背后常常是无数智者心血浇灌,董小宛与冒襄的故事固然凄惨,但少数民族“三月三”、“六月六”、“九月九”的爱情故事也毫不逊色。只有真正愿意探索文化根源的人才能领略到无限风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洗尽铅华呈素姿,爱情岛仅仅是打开桂林山水的一把钥匙,似美丽的嫦娥,在象鼻山边,在漓江岸上品味人情冷暖,在淡淡的月光下,翩翩起舞,品尝最美桂花酒。
桂林人不仅喜欢桂树,还喜欢种植榕树,原因在于榕树是爱情的纽带,树干上长着许多触须,就像一个个月老,关注着这个城市的婚姻与未来,呵护着汉、壮、苗、侗、瑶等十二个民族,生生不息,在桃花江与漓江的交汇处,俨然就是人间世外桃源,魅力无穷的大观园。
桂林尽管不是广西的省会,但从来就是两广人休憩的福地,这里出现过李宗仁这样的民国代总统,更是许多领导人观光的必经之地,也许是刘三姐太过出名,也许是张艺谋太过大胆,一部电影竟然让最美的传说变成了一座城市的最伟大神奇,在象鼻山下,在漓江边,我们都能听到这最美的传说已经在许多桂林人内心深处扎根,就像大榕树一样,长成最大、最美的树林。
走进桂林,你不品尝桂林的米粉,那实在是最大的遗憾。所谓米粉,就是我们这儿吃的米线,用糯米制成,只不过比米线粗滑一些而已,比芙蓉镇里的米线豆腐要爽口一些。可能是没有来得及适应的缘故,小家伙们未必喜欢,儿子挑了几筷,就开始摇头,我知道,米粉毕竟没有家里的米饭米粥来得合口,但,总算让孩子尝到了,也算心满意足了。
穿越红桥,来到步行街,帮着同事挑选得体的衣服,大家从来不觉得疲倦。我一直希望看到阿妹、阿牛哥们,然而,在繁华的城市里,金钱洗刷的大大小小的店铺,你无法闻到清新的空气,远处灯红酒绿,许多人似乎忘记了来桂林的真正目的。
我躺在床上,看着《实习生,加油》青春喜剧,憧憬着揭开桂林真正的面纱,到底漓江两岸是啥样子,风土人情如何,还有多少感人的故事准备着。不知不觉中,隐隐约约听到刘三姐在漓江的渔船上唱歌,一边渔民在拉网撒鱼,一边榕树底下青年男女正在低低私语,月光似流水,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我的魂灵终于安静,也许桂林的美丽正在于此吧!(钱永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