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父母陪读为啥吃力不讨好?

(2015-07-19 07:26:39)
标签:

育儿

教育

分类: 教育论坛

父母陪读为啥吃力不讨好?

“真的不想父母来陪读,啥事都神神叨叨的。”许多孩子与之交流,清一色地抱怨,似乎自己是最最委屈的人。

“谁愿意做陪读这样的事儿,整日里东奔西走,不就是为了……”与一些家长进行交谈,陪读显然也是无奈之事。

为啥大家都不情愿的事儿,可偏偏又在做呢?可以说,每年到了暑假,一些重点学校旁边的房租市场火爆,许多家长节衣束食,顶着昂贵的房租,目的就是希望给孩子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学习环境,可以说,在孩子问题上,我们许多家长愿意花功夫,投精力的。

也不知是什么时候起,有了陪读这样的说法,我不由想起古代所谓的伴读,也就是一些大户人家,为了自家子女的成长,找一个不怎么富裕但聪明伶俐的孩子陪自家孩子进行读书,据说,曹寅就是因为成了康熙皇帝的伴读,才飞黄腾达的。

我觉得陪读的初衷是为了孩子学习方便,尽可能做好后勤服务工作。为此,几乎全家人出动,轮流值班,或者专门落实一个人负责,主要工作就是照顾孩子的吃喝拉撒,这也是家庭不放心学校或者自家孩子所致。

一方面,家长担心孩子住校在学习时间上得不到保证,毕竟学校有专门的作息时间,可能是孩子们存在学习上的差异,自然做作业速度也不一样,然而,在作业面前,人人平等,再说了,为了查漏补缺,许多孩子还会额外增加一些自我加压作业,这一切都需要时间作为保障,给孩子租一间房子,从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时间不够的尴尬。另一方面,在学校外租了房子,如果让孩子一个人住,显然家长不放心,毕竟,孩子从小到大,都是在大人的呵护下进行的,陪读也就不奇怪了。

事实上,极少数孩子想到外面租房子,也存在动机不纯的目的,他们希望脱离家长的管束,自己可以肆意地玩耍,这一点上,许多家长抱着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的心里,自然也会把陪读进行到底。

学校里什么样的孩子最难管束,说到底就是家里没有管束,为此,一些学校或者班主任也会与家长签订责任状,可以到外面学习,但必须在大人的监护下进行,也就是说,家长陪读在一定程度上是得到学校认可的。

再说了,许多人都有着从众习惯,他们认为,人家孩子有人陪读,我为啥不这样,一个接着一个,一个跟着一个,渐渐地,陪读似乎变成了理所当然的事儿。

我们都知道,每年大学新生报名,许多孩子后面跟着亲友团,大包小包地赶往学校,目的很明确,孩子在外,家长不放心,如果大学也允许在外面租房子陪读的话,我相信,许多家长一定会把陪读进行到底。

我们就是出于对孩子的不信任,往往忽略了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有时候需要独自去面对,如果失去了这样的环节,必将在未来的某一天会吃尽苦头。事实上,中国式的家长为了孩子可以说操碎心一辈子,上学时需要接送、陪读、照顾学习,大学毕业后需要考虑工作、房子和车子,工作之后又要考虑孩子的婚姻,等到一切都安排妥当,自己已经到了垂暮之年,如此一想,人生也实在是悲催。

我们常常把希望寄托于下一代,说实在,儿孙自有儿孙福,为啥不考虑自己的人生呢?我觉得绝大多数人为啥平庸,问题就在于这种荒谬的逻辑上。我觉得当下许多教育问题都出在过度上,如果把孩子的成长教育正常化,反而有利于孩子正常健康发展。

我家阳台上长着一盆芦荟,我们都特别爱护,整日里浇水,结果,不出几周,绿色的芦荟很快枯萎,实在令人痛心,等到希望渺茫,没人管理,反而在阳光雨露的陪伴上,长出了新芽。等到我们发现了希望,又开始呵护,没想到,两天不到,有瞬间死去。

为此,我在阳台上思索,是一家人对芦荟不关心吗?实际上不是,为啥会如此呢?说到底,就是自己没有按照芦荟的生长规律办事,这才是问题的关键。事实上,我们对孩子也是如此,含在嘴里怕化了,抱在手里怕跌了,只要有点风吹草动,都会惴惴不安,此种心情,为人父母者都能理解。

然而,在大人呵护下的孩子,他们到底怎么想,许多大人完全是一厢情愿,自认为为了孩子吃尽苦头,孩子理所当然应该感激,殊不知,许多孩子却特别讨厌。这不,据《钱江晚报》报道,重庆14岁男孩独自来杭州 4天没踪影家人急疯了。看到这则消息,我想,说不定家长平日里呵护得太过,导致孩子有一种想要挣脱鸟笼的想法,逮住了机会,自然不会放过。

我觉得中国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沟通,许多家长为了孩子吃尽苦头,孩子愣是不买账,说到底,家长没有心平气和地问问孩子,到底需要什么,而是反复把自己的观念强加到孩子身上,似乎自己做学生时没有完成的理想,自家孩子有义务帮着完成,想来实在是不可理喻。我们常常听到一些家长在孩子面前唠叨,说“自己怎么样的无能,赚不了大钱,你要怎么样努力,将来为我争口气”之类的话,殊不知,孩子就是孩子,他不是大人的附属物,自然也没有理由为你没有实现的理想而奋斗。

我觉得什么样的家庭教育才算成功,那就是每个成员都会对成功有本能的渴望,每个人都在为成功而不懈努力,为啥一些成功人士的子女也能跟在后面成功,说到底,就是家长在成功的道路上的不懈努力给了孩子终身影响,这种精神财富不是所有家庭都具备的。所谓富不过三代,穷不出五服,就是一个不会培养孩子的家庭,就算再怎么富裕,也会有挥霍凋零的一天,一个家庭,就算再怎么贫穷,只要品行高尚,迟早会有出头之日。

陪读从本质上讲,完全把孩子放到主要位置,大人成了保姆,在孩子眼里,这种行为无疑是不务正业。我觉得什么样的教育才算成功,那就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在为着自己的理想而不断奋斗,而不是相互推诿,学校把教育的失败归结为家庭教育的失败,家长则把孩子教育的失败归结为学校教育的无能,如此下去,教育会变成什么样子,唯有天知道。

我不反对家长给孩子一个温馨的环境学习,但为了孩子的学习,家长可以放弃自己的人生理想,这是不希望看到的。事实上,许多家长为了做好陪读工作,可以辞掉自己的工作或者工作敷衍了事,这些都不是真正的为人之道。不信,家有孩子即将参加高考,许多大人就会以此为理由,求得单位或者企业的谅解,殊不知,这种自我降低要求对孩子的影响不会好到哪里去。

每每家长在陪读时发现孩子怎么样的不自觉,就会反反复复唠叨没完,等到孩子火气上来了,立马会上一句,“我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你又怎么样呢?”如此,大人与孩子的矛盾一发不可收拾,自然导致教育失败。

我觉得有一种家长,他也陪着孩子学习,但从来没有放弃自我学习。有这样一个真实身边的例子,一个孩子从小有多动症,老师看着只摇头,刚上小学,成绩只能算是中下等。孩子的母亲非常睿智,在工作上特别出色,为此,大人与小孩子约定,今后,孩子学习什么,大人也跟着后面学习什么,没想到,这样的诺言一干就是十几年,令人惊讶的是,这位母亲竟然在事业上有了更宽广的空间,孩子也考出了像样的大学,现在也拥有了理想的工作。

可见,陪读不是让大人成为附属物,而应该与孩子一样,保持对成功的渴望,为了理想,可以不懈努力,如此,陪读才不会出现吃力不讨好的现象。(钱永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