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中年小学语文教师的心声

标签:
小学语文教学写字教育 |
分类: 教学天地 |
一位中年小学语文教师的心声
我这个人呐,有个习惯,只要发现好的东西,总是喜欢在第一时间收藏起来,生怕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把一些好的东西给忘记。这不,刚刚举行的小学语文教学沙龙研讨会,一位中年语文教师的讲话引起了我的注意,自然把他讲话的内容大略地在记录本上胡乱写下,不为别的,就是希望在语文教学道路上更好地发展自己。
这位中年教师不喜欢讲一些子虚乌有、口不应心的话,时不时地引来其他人的阵阵掌声。说实话,在许多研讨会上,总是一些专家把持着话语权,只有我们这样的小型研讨会才会给更多的人说话的权力。
这位可爱的教师针对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自身多年的经验,谈了自己的看法,并介绍了一些有成效的做法,我相信,在场的人们都会有启发,对于今后的教学一定会有帮助。
问题一:小学语文到底姓什么?我觉得这个话题一直在语文界争论不休,原因很简单,语文在不同时期缺少什么往往会把在这一方面给以注重。当下语文教学,人们常常在课堂上无限制的煽情,很容易把语文学习变成了政治思想课,孩子一开始新鲜,随着时间变长,自然会产生厌烦心理,这无疑给语文学习带来疲倦感,导致语文学习低效没有成就感。我觉得语文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在做重复运动,一般情况下,小学讲的东西,到了初中还要强化,到了高中还要进行,这样反反复复地讲解自然不会给孩子提升什么语文素养,反而会愈讲愈糊涂。语文学科,在本质上讲,还是要在学法上给以帮助。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而言,识字显得非常重要,也非常有必要。一般情况下,我们的老师都喜欢介绍一些汉字本身的特点,然后解释一下字的意义,结果孩子只能死记硬背,当然了,孩子也能学到一点东西。但是,这位老师却在讲解生字时采用追溯本源的方法让孩子认识字词,从而让孩子快乐的接受知识。说白了,文字如果只从字形上去进行记忆,不让孩子走进其内涵,这对于今后文字的理解、运用无疑是非常不利的。我觉得这位老师做得非常对,让孩子在字形、字义中准确把握每一个汉字,真的是煞费苦心。对于中、高年级的孩子而言,对于文体的把握、修辞的运用、句式的变动,这些语文的基本常识只有认真把握好了,孩子才可能更好的收集信息,读懂一个个问题,从而解决一个个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问题二:小学语文教学汉字书写到底该怎么办?这位老师对于教材上设计一些汉字书写栏目有些不喜欢,毕竟课本不是作业本,这样有点不伦不类。更加可悲的是,尽管学生也发来汉字练字册,可是,照练的字数,那完全不能起到训练的效果。他认为学生一天练的字超过了一定的极限,这无疑不利于孩子练好字,反而会让字愈写愈糟糕。一般情况下,一次练字,以100个字为最佳,可是按照课本的要求,这样做显然不行。我认为这位老师说了实话,而且只要把字的八种笔画练好了,长此以往,孩子的字会愈写愈好。正如老妻在吃饭时所说,她在如皋师范上学时,没有练多少字,就写了“白日依山尽”,反反复复写,竟然现在写得非常出色,可见这位老师所言不假。在练字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孩子的写字姿势的规范,说实话,能够关注孩子写字姿势的老师愈来愈少了,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的小学生会近视戴眼镜。
问题三:小学生到底怎样课外阅读?这位老师认为那些课标里专家推荐的作品往往是几十年前的孩子喜欢的,现在的孩子未必喜欢,毕竟时代不同了,孩子们有了新的需求,这是一些自以为是的专家没有想到的。我认为当下教育还属于不对等教育,孩子的一切都是大人预先设计好的,没有自主权。可以说,孩子们不喜欢语文学科,在一定程度上是没有征求孩子意见造成的。我也与这位老师有相同的感受,杨红樱、黄蓓佳、秦文君等作家的校园文学作品,孩子们非常喜欢,最近又有了雷欧幻象的《查理九世》系列,可这些,又有几个老师涉足呢?我们太过于迷恋一些专家的权威了,再加上自己又懒得阅读经典,自然会把孩子与阅读经典隔离开来,课外阅读自然就成了问题。我认为,一个成功的老师,他首先要是读书的高手,然后从孩子的角度了解一些新的文学作品,从而指引孩子读许许多多的书。自然,书读多了,孩子的见识广阔了,再加上每天发生的许许多多的事儿,孩子自然会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这比那种单调地训练来得有趣多了。
问题四:小学生作文到底怎么训练?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人,只有心中有了一些墨水,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来也会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孩子的写作往往与阅读和平日里的感悟有直接关系。许多孩子喜欢写一些假大空的作品,十之八九都是不相信自己的能力,只知道借鉴作文书的内容,这样出现雷同的作文是不值得奇怪的。据说,一篇小学生作文,竟然雷同率达到40%,这就是一种不好的信息了,更加伤心的是,有些老师为了捞取一定的成绩,让孩子背一些所谓的优秀作文,压根儿不知道作文就是对平日里生活的最真写照而已。这位老师不简单,三年级的小朋友,他会让孩子学会观察,从而通过各种描写,叙写一个出色的故事,这样,孩子愈写愈有趣,等到这位老师读一篇三年级小朋友的作品,全场一片寂静,人们在思索,更多的是在反思。
我觉得一个有责任心的教育工作者,能够从细处着手,认真梳理一些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从孩子的实际出发,为孩子的语文学习铺设各种有效的平台,这是令人感动的。不到一个小时,这位老师的讲话内容都进入了文章里了,自然也融入到了我的思维当中去了,这也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儿呀!(钱永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