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年轻教师需要苦练基本功

(2013-09-18 06:03:37)
标签:

年轻教师

基本功

教育

分类: 教育论坛

年轻教师需要苦练基本功

年轻教师需要苦练基本功

随着课程改革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人们也在不断地寻求新的改革途径,只要有点成绩,马上告之世人,生怕天下人不知道。这也是一个争名逐利的世界,浮躁渐渐地深入到人们的骨子里,需要矫正过来。

还好,当下中央政府开始做这样的事儿,提倡以务实的态度看待问题,不要搞什么形式主义,这对于教育界而言,也是一剂强心针,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教育良性发展。

其实呀,一个老师要想成长起来,他不能够仅仅跟在课改后面走,还需要基本的课堂教学常识,否则,教学会变得浮躁不堪,孩子们跟在后面吃很多苦,自己还在抱怨学生不听话,老是考不出什么像样的成绩。

有一个邯郸学步的成语,讲的就是一个燕国少年,听说邯郸人走起路来特别的美,可自己有没有一定的自信心,当自己偷偷地来到邯郸,只能是眼花缭乱,看到小孩走路,他觉得活泼、美,学;看见老人走路,他觉得稳重,学;看到妇女走路,摇摆多姿,学。就这样,不过半月光景,他连走路也不会了,路费也花光了,只好爬着回去了。

我们的许多年轻教师常常也是如此,总是被一些所谓的成就所迷惑,跟在人家后面学,连基本的课堂常识都不清楚。这下好了,人家运用自如的东西,一旦自己跟着做,总是以东施效颦的失败而告终。

曾几何时,我们到了大学最后一年,自然要实习了,恰好俺的大师兄在那儿做教师,我自然能够获得一些像样的东西,不像有些学校,实习生一到,就马不停蹄地把一些课堂腾出来,以便减轻一些老师的工作量。据大师兄说,他们那儿刚刚毕业的人不会立即走上讲台,需要经过老教师层层指导,直到合格才有机会。那些老师也特别的尽职,小到一个字如何落实到位,大到一堂课如何安排紧凑,都需要一一指点,至于听课,那就不要说了,自己上示范课,徒弟上研究课、过关课、提升课,学校在进行严格考核,这样的年轻教师才允许到讲台上去。更加有意思的是,这样的考验常常持续一年多,那时候的大师兄就属于新教师,自然每天忙个不停,但人还算乐观,从不放弃,我这样的小师弟也跟在后面沾光。时光飞逝,大师兄一步一个脚印,不上五年,竟然成了学校业务骨干。每次市里举行大型教研活动,他都会静静地听,在记录本上认真地评判,我知道这样的学习才是最最有效的。

亏得实习的时候懂了一些东西,再加上走上工作岗位之后,自己也特别喜欢问这问那,实在不行,再从书本上、杂志里取经,总算没有误人子弟。

一堂课,开始时候回顾上一堂课的内容,过程的设计围绕一定的教学目标进行,关注黑板或者ppt板书设计,时刻关注课堂动态变化,不时地进行规律地有效提升,最后还要进行准确地总结和知识迁移,这些东西无论课堂怎么改革,都需要我们的老师认真对待。

如果一堂课仅仅注重形式的变化,不讲究流程本身的合理化运行,那么孩子们的学习会非常辛苦,毕竟不懂得怎么学习的人,他花了许多工夫,就是没有收获,这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儿。

一个年轻的教师,要有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一手漂亮的粉笔字,做到仪表堂堂,温文尔雅,这是基本的条件。

不知为什么,现在的课改,似乎不再强调老师的主观能动性,有一种错误的倾向,似乎一切知识,孩子们都会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来解决问题,只要设计一些问题,孩子们就可以快乐学习,老师只不过是一个调控者而已。

其实,懂教育的人都知道,课堂的生命在于教学相长,如果教师都不知道到底在教什么,孩子们又怎么可能学到一些真本领。我认为一个想成为合格教师的年轻人,他无论置身什么样的学段,都要学习整个学段的《课程标准》,都要认真研究近五年来毕业考试的试卷,逐渐整理出一个知识体系来。同时根据自己所教学段,确立好本学年的知识,当然了,带一个班,也要了解孩子们的知识储备,灵活地进行知识调整,这样不至于做一些无用功。

人不学不知道天地的广阔,一名教师如果不掌握一些基本功,又怎么可能在课改的潮流中披荆斩棘,长风破浪,迷失方向那就是悲剧,更是一批孩子的灾难。这需要教师自身努力,更需要学校给予客观上的帮助。(钱永华  图片摘自百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