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课堂老师孩子管理者教育 |
分类: 教学天地 |
课堂——孩子精神飞翔的栖息地
春天来了,天依旧有些寒意,一旦置身其中,你会被满眼风光所吸引,难怪人本身就是大自然之子,总会不由自主地想,哎,如果永远处于这样的季节该多好呀!
无论是血红的紫薇花,还是淡淡而洁白的梨花、粉红色的桃花,乃至于毫不起眼地蚕豆花,都在不经意间散发着别样的幽香,自然忘记了那满田野的金黄色的油菜花了。我喜欢在这个季节到河边钓鱼,在乡间小路散步,追着风一路小跑。人呐,他本身就是一个渴望温馨环境的动物,信赖往往能够创造和谐。
一个群体,如果有人被集体所抛弃,他一定会非常的痛苦,自然会错误地认识这个世界,觉得这个世界不公平,如果产生过激行为,倒霉地仍旧是弱势群体,这恰恰是人类的悲哀所在。一个优秀的管理者,他不会让任何一个下属脱离自己的视线,适时地给每个人活干,不仅能够放开手脚实现自己的理想,还能够团结身边的一切人,从而得到一个团队所有人爱戴。我们看一个管理者是否称职,只要看看这个人手下有没有人抱怨,有没有无事所干,一旦存在,管理者一定存在一些漏洞,而不是听这些管理者的一面之词,要相信自己的判断。一个管理者,就是在怎么辛劳,不会有效地组织发挥团队作用,我看这个单位的发展也未必走到多远。
由于岗位的特殊性,我可以经常看到一些常态化的课堂,只要用心发现,总能够找到一些不起眼的问题,一旦深入思考下去,常常会发现这样的瑕疵其实就像蛀虫一样,正在一步步吞噬师生和谐的关系,直至课堂变得矛盾重重,没有了温馨,这无疑是教育的一大悲哀。
一路巡视课堂,我发现一些改革理念仍旧是没有很好地落实,老师们总是以各种理由加以反对,原因无他,就是怕自己的这种新式教学方式没办法赶上教学进度,自然孩子们考不好。再加上我们的管理者,有一些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在一线领路了,自然信心不足,也就不敢进行动真碰硬,只能默默地忍受,谁也不敢拿教学质量开玩笑,毕竟在这个追求功利的社会里,质量就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马虎不得。
我发现有许多课堂师生之间几乎没有连线,要么是老师在讲台上唾沫横飞,要么是孩子自主学习,老师在讲台上无所事事,干自己的事儿,要么是老师跟某个孩子在对话,其他孩子眼巴巴的瞅着,一副怀疑的目光,要么是极个别孩子由于没有完成好老师布置的任务或者犯了错误,只能一个人站在那儿,无动于衷……
这些课堂,师生之间没有了教学相长的味道,也不知新的教学理念糊涂了一些人的前进方向,还是本身的懒散已经不愿意跟孩子们进行交流,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这样的课堂有多低效,就算一堂课讲完了,孩子们又有什么深刻记忆,难怪有些家长拼了命的把孩子往重点学校去送或者给孩子请家教,这其实给我们教育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个学校管理者,不把课堂当回事,一味地在其他方面搞花样,注定了不能够给孩子们带来发展的空间,房子再漂亮,老师再年轻,待遇再好,可就是不能够认真经营自己的课堂,一切改革都会变得惨白无力。课堂不能仅仅依靠一些教学活动解决问题,它需要我们的管理者每天坚持到课堂,认真聆听课堂的动态问题,做出明确的指导,这才是对孩子发展负责。
在这一点上,苏霍姆林斯基是伟大的,走上管理岗位,每天坚持听两节课,不就是希望借助课堂这个平台,为孩子的成长提供绿色通道吗?魏书生先生也是在无形中实现了这样的理想,他的办公桌就在教室里,想象一下,这个班级的老师还敢马虎吗?一旦老师想尽办法从孩子的角度思考,往往会发现有许多问题需要自己智慧的解决,一个教案只能适用一批学生,可是我们的许多老师,一本教案反复使用,总抱怨孩子们不如毕业的,殊不知,时代变了,孩子也变了,需要不断地调整。可以说,一个优秀的教师,他一辈子都在备课,不仅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更主要的是还要备自己,这比什么都关键。
师生和谐,教学相长,这需要老师做出主动,而不是一味地责怪还不懂事的孩子们,只有把课堂打造成孩子成长飞翔的栖息地,孩子们才会终生难忘,一旦明白这个道理,我们的改革才真正地具有意义。(钱永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