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呐,存在与虚无同行

(2013-04-07 06:27:15)
标签:

存在

认识

生命

思考

文化

分类: 人生感悟

人呐,存在与虚无同行

人呐,存在与虚无同行

人活着,到底为什么,这本来是每个人都需要追问的话题,由于其复杂性,这样的任务直接交给了可怜的哲学家,绝大多数人是活着,至于为什么活着,人们几乎都选择逃避。恐怕只有等到手脚不灵便,很无奈地从社会的舞台上退下来,才会想到活着的不易,死亡的可怕。

本来自己在写点东西,突然,一位同事在QQ里发出了邀请,意思很明确,说说自己的事儿。不知怎么搞的,说着说着,就谈起了自己的工作。我也知道,每个人对别人的工作都是特别的羡慕,对自己的工作有着无尽的困难,同事也不例外,他觉得比我干的事情多,问干了哪些事儿,又有些支支吾吾,不知所云,实在没有办法,丢下一句,尽管现在没有人知道,但是将来终归会有价值,我不由得一笑。

人呐,总是那么的自以为是,天真地认为自己干的一切都是有价值的。至于有什么价值,可怜的人们喜欢寄托于未来,可这又有什么用呢,这其实是自己选择蹉跎的借口而已。人存在是客观的,这是唯物主义者确定的命题,我思故国在,这恰恰是唯心主义者限定的范畴,其实,两大哲学体系都连着一样东西,那就是存在,一个是客观事物的存在,也包括自己,一个是自己存在,事物因为自己而存在,也就是自己反正是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生老病死自然而然降临,由于认识的不同,也就产生了存在是否虚无或者有意义之说。

我们生活在一个意义符号很多的社会里,从小到大,无形中接受了许多价值观,这些价值符号总是以合理的取向存在,人的惰性往往决定自己不去思考,总是选择接受,从而出现了一些自相矛盾的说法,说得好听点,那是左右逢源,殊不知,我们恰恰在不经过大脑的思考,麻木地使用一些价值符号。

有人说,生命在于运动,一位老和尚却说,生命在于静止。至于谁说的对,世上的人都会因为自己的忙碌而忘记思考。其实,生命在于运动,这个运动也是有度的,不能无限制地索取身体的资源,否则,运动对自己也是有伤害的。每每听到一些运动员过早的死去,心中总会莫名其妙地痛苦,不为别的,就为这样的一句话。一旦明白了一句话的真正意义,我们也就会作出明确的选择。

生命是什么,它需要经历生老病死,这样的经历决定了我们每个生命体的运动必须结合自身的运动规律,否则,一切都是白搭。举个例子,一个人只能挑二百斤的东西,你却要求其背负二百五十斤的东西上路,这不是在锻炼一个人,而是在谋杀。可惜的是,人们就是不认这个理,总觉得人的潜能无限,可以无限的挖掘。其实,潜能无限这句话也是有问题的,否则,也不会出现有些人神经差乱,好好一个人变成了神经病。

我们喜欢听一些专家的唠叨,总是迷信于权威,至于这些专家的理论体系到底合理吗,人们很少去思考。爱因斯坦说得好,所谓专家,也就是受过专业训练的一只狗,意思很明确,这些人的专业知识是否认真审视,也不尽然,从而产生了许多误判。

我们在学校里,都会有组织地接受一些价值观、丰富的知识,很少有人叫我们去审视,如果没有逻辑学和几何学的存在,也不知道孩子们的思维是怎么发展的。有许多孩子走向社会,都会莫名其妙地困惑,怎么社会发生的和学校教育的是两回事,人应该怎么生活,就是没有人去好好地引领思考。

凭着感觉走,这几乎是每个人活着的一种象征。他们羡慕周围人的生活,就是不愿意认识自己的幸福,就像我的同事一样,至于自己的存在价值,干什么事情有什么意义,总是简单地作出判断,搞得与别人有些格格不入,三两句话不到,这样的交流只能中断。

人总是需要别人理解,我不由得发现自己的弱点,其实,一个善于思考的人,他是特立独行的,不需要身边的人给以什么评价,就算有评价,也会我行我素,直到生命的终结,也不会后悔自己的选择。人们总是在虚度一生之后,才会发现自己的虚无,只能悲观绝望,没办法焕发新春。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为什么要等到那个时候才会选择内心的声音,一群可怜的人。

认识你自己,我不由得提醒自己前进!(钱永华  图片摘自百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