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智慧比什么都重要


标签:
智慧知识中等生信心教育 |
分类: 教育论坛 |
给孩子智慧比什么都重要
在考试定终身的年代,我们多多少少会对知识特别钟爱,动不动就拿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来说事,似乎知识统治着一切,殊不知,知识一旦失去了判断,也会变成困扰人的监狱。
清明节,我最喜欢的莫过于钓鱼这样的乐事,没想到,一个刚刚上初一的邻居孩子也来观看,不知怎么搞的,聊着聊着,竟然有谈起了学习方面的事情。也许是职业的缘故,老师总会说到这个话题,其实,孩子们既想谈这个话题,又有些战战兢兢,似乎有一点点担忧,自然,这对于优秀的孩子而言,是无所畏惧的,对于成绩困难的孩子而言,则是无所谓,只有如他那样成绩中游的孩子才会出现纠结的尴尬。
我不断地询问其学习方面的事儿,这方面也多多少少听他的老师说过一些,现在问一问详加考证而已。其实,这个孩子还是希望自己的成绩能有改观,只不过不知道怎么办而已,我也明白,如今的许多中等生都会有这样的疑问,如果处理不当,只能一直普通下去。
在交流中,我跟其谈起如何对待考试,如何跟老师相处,如何面对作业任务繁重,如何把握学习的节奏,如何科学的学习……,他似乎对自己信心不足,也许是天意,我恰好有一个鱼竿闲着,让其也玩一下,一开始,孩子有点羞涩,很简单,平时用功学习,很难有机会玩钓鱼,更主要的家里大人也不允许。我暗示,只要有信心,一切都有可能,也许是自己的诚意打动了老天爷,竟然有一只四、五两的鲫鱼上钩了,三下五除二,就被抓住。他喘着粗气,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中等生,在一个班级往往是大多数,可是又有几个老师愿意关注呢?他们一不惹事,二不优秀,自然远离老师的视线,说不定,三年老师也不会有清楚地记忆。一个优秀的老师常常能够记住所有孩子,可生活中,老师还是平凡的占绝对优势,自然也就会让许多孩子在纠结中度过自己的青少年。这个美好的季节,一个孩子在纠结而平淡中度过,多少有些残忍。
我给他一些建议,无非是对待考试要改变看法,不能仅仅看重一点分数,考试的目的是检测自己是否掌握知识,而不是为了迎合老师和家长的欢心。无论老师是否严厉,都要主动与老师交际,记住,自己是来学习知识的,没有那个老师可以拒绝你的权利。作业普遍的繁重,这是事实,很难改变,但是我们可以改变一些方式,可以提前自学,试着在老师没有教过的情况下,独立完成一些习题,上课就可以有重点地听课,老师再次布置作业,也可以提高写作业的速度。如果老师不允许写,完全可以另外用一本本子进行,这样,到老师布置时,只要抄一下就行了,反正是自己思考的。学习是有节奏的,需要在课堂上追求效益,课后一定要有整理知识的意识,多整理往往能够节省许多不必要的智力记忆。中午一定要抓紧时间睡十分钟,无论别人如何,这对于下午上课的质量特别重要……
他有些兴奋,一方面是刚刚钓了一条不错的鲫鱼,另一方面是因为我说的话。只见其嘴里念叨,原来学习方面还有这么多考究,我知道,平常老师很少讲这些东西,似乎完全没有必要,只要让孩子能够记住一些知识,能够运用学科知识解决试题,就行了,殊不知,学习本身的复杂性决定了老师要给孩子们更多的智慧。恰恰在这方面,我们的老师不怎么重视,几乎每次教学研讨活动,都是围绕课堂如何科学组织而进行的,很少考虑一堂课给了孩子多少智慧,侧重点一直都是放在知识这个点上,这样的认识只能培养出一些没有创新的孩子。
我认为当前教育存在两大盲区,一个是孩子的生理方面的指导,一个就是孩子智慧策略的帮助。有些人非常疑惑,我们有些孩子脑袋瓜不错,可就是没办法考出像样的成绩,殊不知,一个人智慧式的面对困难,这需要勇气,也需要老师在这方面进行引导。
孩子面对学习上的一些难题,如果老师适时的进行了解,并加以指导,让孩子增强处理困难的智慧,这比讲多少知识都重要,甚至影响一个孩子的终生。说白了,知识可以不断地出现和死亡,但是人的智慧可以坦然的处理知识的新陈代谢,这才是一个人需要的东西。
智慧,能让人很好地成为自己,可惜,我们许多人都在这方面存在缺失,充其量只不过在跌跌撞撞的生活中自学成才而已,不亦悲乎!(钱永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