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说说老教师批改作文的那些事儿

(2013-03-27 06:21:21)
标签:

批改

作文

孩子

老先生

教育

分类: 教育论坛

 说说老教师批改作文的那些事儿

说说老教师批改作文的那些事儿

到学校检查教学工作,我们肯定会看到孩子们写的作文,其实,孩子们写得怎么样这不是关注的重点,老师如何批改才是检查的落脚点。有意思的是,我们常常会被小学生的天真无邪给打败,自然会谈到孩子的作文问题。

还好,这次没有仅仅谈作文的内容,更主要地还是老师规范修改的问题,毕竟检查总是带着一定的目的,否则,这样的检查也就没有了任何价值和意义,只剩下纯粹地走过场了。讨论,交流,这常常是检查的人员与学校管理者提升管理空间的最佳平台,检查的人员可以根据学校管理者的具体情况分析明白下一步的行动计划,学校管理者也会根据检查人员的交流内容进一步规范学校的管理。

按照小学作文的规定,需要有眉批、总批,同时还要注意字词句,乃至标点符号的修改总是有一定的规范。其实,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规范成了必不可少的关键词,学校的管理需要规范,老师的行为需要规范,学生的学习需要规范,乃至于学校的花花草草都有人规范的痕迹,脱离大自然的本来呈现的样子似乎成了教育管理的一大趋势,人呐,悲剧就是在这样的规范旗帜下,愈来愈离自然的样子远,似乎欲望愈强烈,结果迷失了方向,导致不知怎么生活工作学习了。

不知什么时候,我听到学校管理者在讲一个老语文教师的故事,想要表达什么,这不是关注的重点,故事本身还是值得思考的。故事的内容大体上是,那位老教师只要看见年轻人稍微休息,就会嘀咕道,现在的年轻人真的非常懒散,为啥这样说呢,老先生可以说长年伏案批改孩子们的作文本,没有一点时间可以休息。曾经有一首歌,说的就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只有老师的窗下灯光还闪亮,走过去看看,原来老师还在批改作业。我相信对于这位语文老师而言,也一定会如此。为什么老师工作非常的辛苦,原来呀,老先生改作文非常地认真,不仅每篇作文有详细的修改,而且每次批改现有文章之时,还要看一看前一篇文章批改的评语,一学期下来,他的评语是连贯的,就是一个孩子作文成长指点的过程,俨然是一篇有针对性的论文。令人遗憾的是,那些学生不争气,常常不知道珍惜老师的一片苦心,总是看完了写作的分数和几个错别字就了事了,老师的话也不过是一掠而过,至于收藏,那是天大的奇迹,说不定一学期结束,连同老师的辛苦劳动一起丢开,或者在那儿默默地承受着灰尘,或者成了上厕所的草纸,总之是没有了。老先生一辈子几乎都是这样干的,如果孩子们能够尊敬老师的成果,或者像陈丹青先生那样,把自己的恩师木心上课的内容记录下来,并发表出来,我们没有理由不承认这位老先生就是一名合格的教育家。

其实,这样的老先生距离这个时代并不遥远,我刚刚走上工作岗位时,有位老先生就拿出一本批改的作文本,只见作文本上密密麻麻地写着东西,竟然超过了孩子写文章的字数,记住这是初中的老师,我也做过实验,学着老先生这样做,往往一篇文章批改需要半个小时左右,可是,面对两个班,一百二十多号学生,两周一次大作,真的从心底佩服起老先生来。然而,自己的性格决定了自己不是一个盲目的学习者,我总是在思考,怎样又方便又能很快提升孩子们的写作水平,正因为如此,特别关注一些前沿的思想,没想到一些开明人士还真的能够提供一些好的方法,自然也就成了新的批改作文的思想基础。

老先生们由于年龄大,学校总会照顾,给其带一个班,而我们这样的年轻人,常常是两个班的教学任务,还要做大事小事没完没了的班主任,到现在我都清楚地记得,那时候,班主任都是学校任命的,不像现在,人人抢着做,一学期下来,每个孩子只有一元三毛钱,就算这么点钱,还常常贡献给了班级,能不倒贴就算好事了。

我不再像老先生们那样详细批改了,而是坚持学生自改、互改,自己在有重点的批改,如果问题严重,自然采用面批的方式,跟孩子一句一句的探讨,几乎一学期下来,每个孩子都有两次机会,还好上天眷顾,班上的孩子语文并不糟糕,甚至超过了那些老先生。

不知不觉中,说了这么多,老先生的老黄牛精神似乎在不断地警醒自己,不思考,吃再多的苦,效果也未必见佳。(钱永华  图片摘自百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