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小班分班小班化孩子家长生源经验教育 |
分类: 教学天地 |
漫说中途重新分班
在学校里,往往是第一学期开头最复杂,新的学生要组建班级,班主 任和任何老师要合理搭配,课表要合理编排、打扫卫生、布置文化氛围……千头万绪,学校上至校长下至每一个教师,都忙得焦头烂额。鲜明对比的是第二学期,这时候,除了打扫卫生、布置文化氛围、分发课本、班主任跟孩子们谈新学期的打算之外,大多数事情都按照常规出牌,校长轻松,老师快乐。
人呐,总希望过着按部就班的生活,这种第二学期的平稳开头,老师愿意,学生乐意,家长放心。细细思索,又有些不妥。人们往往被习惯打败自己,不约而同的处于审美疲劳阶段,孩子们在自己的眼里也已经定了型,该怎么样就怎么样了。这种师生之间的麻木没有激情的关系必将阻碍孩子们全面发展,中途重新分班就很有必要了。
学校里,人与人之间毕竟有些差异,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必然会出现班级之间的差异,班级的差距必将进一步拉大,尽管学校加大考核,可是对于那些处于下风的班级无疑是冰寒地冻,学生置身其中很难发展,本来有潜能的孩子也会悲观失望,师生之间必定矛盾加深,家长又何谈放心。这类班级在每一个学校都有可能出现,我们只有采用分班的方法让老师同在一个起跑线上,孩子们有了好奇心,又有了激发自己潜能的平台,重拾学习发展的希望。家长也会很快调整自己,进一步鼓励孩子们快乐的成长,这又有什么不好。
再重新分班的过程中,有些思想不容滋生。一种是生源论,这种思想建立在孩子好坏的基础之上,就像摸彩票一样,抓到好的学生幸运,搞得不好的孩子自认倒霉,整天怨天尤人,不想办法处理问题,跟不去反省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这样,老师戴着有色眼睛看孩子们,缺乏主观能动性,孩子们也没有了质变的机会,从学校发展,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来说,没有什么帮助。一种是经验论,这种思想建立在自己苦苦经营的基础之上,有这类思想的人往往性格要强,个人主义突出,生怕自己不能够胜任新的变化。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一直在手上,便于驾轻就熟,乐得做个逍遥派。这样的班级,我看发展的速度也会减慢,孩子们已经熟悉了自己的环境,老师凭经验办事,一切精彩都在经验中变得枯燥无味,本来没有的问题这时候也将成了问题,这就是一些校长苦恼之所在。不免疑惑,这个班级好好的呀,怎么现在问题多多。
重新分班,尤其是现在学校生源下降,小班化进一步扩大,利必定大于弊。只要正常化了,孩子们也会乐意,家长也会放心。
这个时候,我们的学校可能给自己增添了一些麻烦,但是,我们只要进一步做好解释工作,细化自己的工作程序,公正、公平的分班,落实好工作时点,一切都谋划在前,又有什么困难难以克服。
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人的努力,我们的教师不妨把自己的眼界放远一点,不要死抱着生源论,经验主义不放,多站在学校发展的高度去理解一次变革,学校才能走得更远,发展才不是一句空话。
妻子终于抓好了阄,领来了一批孩子,我跟她细细的研究,有少数的孩子是原来班上的,绝大多数孩子都是新面孔,这些新面孔就像一座座等待开采道德宝藏,里面充满了好奇,必定有丰富多彩的宝贝,幸福感油然而生。
真正的强者敢于接受生活的挑战,新的希望必将造就新的明天!(钱永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