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雯之死谁之过?


标签:
晴雯袭人红楼梦王夫人贾宝玉林黛玉坠儿文化 |
分类: 文化漫谈 |
晴雯之死谁之过?
晴雯,这个丫头,在《红楼梦》里被形容为具有林黛玉的风范,是一个敢说敢为的奇女子,跟袭人形成鲜明的对比,同样位于金陵十二钗又副册,读来着实令人觉得红颜薄命,万艳同悲。
书里记载“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从这句话里可以看出晴雯的死是没有看清自己的位置,尽管风流灵巧的人物,也会招致一些人的埋怨,直接导致流言蜚语四起,她只能在大观园的斗争场上败下阵来,刚刚十六岁,就命丧黄泉,留下情深怡红公子在那里悲伤流泪。
晴雯的重头戏是跟贾宝玉顶嘴,撕毁了扇子,二爷才博得开心一笑。最感人的地方就是带病帮着宝二爷连夜补雀金裘,那时候,刻薄的晴雯给人的感觉是异常的可爱,对宝二爷是铁了心的忠诚。最伤心的是逐出大观园,暂留在哥嫂家,受尽苦难,非常遗憾的离开了美丽的世界。我相信晴雯临死时一定非常的不甘,明明没有的事,被许多人误解,也几乎成了真事,晴雯的嫂子本以为他两人有体己话要说,可结果是两不相扰,这就是说明了晴雯是死在流言蜚语的毒箭之上的。
晴雯的死,第一个有责任的当然是袭人,自己为了有一个好的前程,偷偷摸摸的把自己的身子献给了宝二爷。尽管是偷偷的做好事,可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许多人都知道了。林黛玉就在心里认为她是最合适的嫂子,薛宝钗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也很看好袭人。直到 王夫人用自己的体己拨给袭人,才明确了袭人的未来。袭人之所以能爬上准姨娘的地位,完全是靠出卖其他姐妹的利益,连贾宝玉都怀疑,怎么自己跟姐妹的知心话,自己的母亲怎么都知道,可惜,这位傻二爷一直没有怀疑知昼暖的花袭人。
袭人的处事原则,细细读来,很简单,那就是只要有利于自己攀爬,任何人都可以成为自己前进的梯子。她在王夫人面前讲述宝二爷的危险隐患,甚至连平时跟她处得好的林、薛两个姑娘都说进去了。薛宝钗也是一个会收买人心的主,可惜了林妹妹,没有强大的家族为后盾,活生生的一段好姻缘给毁掉了。
在袭人的眼里,晴雯一直是她的眼中钉、肉中刺,恨不得远远的打发离开大观园才肯罢休。小说里,袭人在晴雯面前,称呼自己和宝玉为咱们,晴雯就很生气的吐出了他们两个人背地里干的勾当,搞得他们两人异常的尴尬。这种潜在的威胁,时不时的都可以让要强的袭人滚出大观园,袭人都怎么可能放弃诽谤的权力。
怡红院以外的人都或多或少的听说宝玉跟丫头不干不净,至于跟谁,大家都只能闷着葫芦去瞎猜。可惜的是,人们把目光集中到了火爆性子的晴雯身上,成了袭人的替死鬼。
晴雯,至始至终都非常要强,给旁观人造成了极想当宝二姨娘的错觉。骂袭人跟宝二爷不干不净,总有一种酸溜溜的味道夹在里面。撕宝扇,不跟宝二爷关系亲密又怎么可以如此大胆。即使帮助宝二爷补雀金裘,也会给人造成这样的误解。
在写晴雯的片段中,有一个情节也不可放过,那就是袭人不在,晴雯自作主张把小偷坠儿打发回家,其实坠儿这丫头并不简单,她跟小红关系不一般,帮助小红和芸二爷的传情,小红非常信任。小红本来也不怎么样,可是机缘巧合,她碰到了大观园的管事的主子——王熙凤,再加上自己父母的关系,必然成为王熙凤得力的丫头。
一旦王夫人下了逐客令,王熙凤那头又会有那个丫头为晴雯强出头,更有袭人的流言风浪,晴雯的死也就是不怎么突然了。难怪世人都说,阎王好办,小鬼难缠。
晴雯的性格决定了自己得罪许多人,只能委屈的离开怡红院,含恨于九泉之下!(钱永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