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漫话石头与中国文化的血脉情缘

(2011-07-01 07:57:21)
标签:

石头

红楼梦

水浒传

女娲

贾平凹

文化

分类: 文化漫谈

漫话石头与中国文化的血脉情缘

漫话石头与中国文化的血脉情缘

到连云港花果山旅游,等到导游介绍上部接天,下不连地的孕育孙悟空的仙胞卵石时,我们非常好奇,摸一摸,沾点仙气,乃至穿越水帘瀑布,心中依然念念不忘。《西游记》里的石猴出生,在导演的精心设计下,惊险中包含着欣喜,快乐中蕴含着希望,见证着“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奇迹。

其实,石头跟中华文化有不可割舍的联系,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描绘着民族发展的源头。最远古的神话人物盘古死后,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头发和胡须变成了夜空的星星;他的身体变成了东、西、南、北四极和雄伟的三山五岳;血液变成了江河;牙齿、骨骼和骨髓变成了地下矿藏;皮肤和汗毛变成了大地上的草木;汗水变成了雨露,被称为世上的万物之灵。

在我们眼前出现的俨然就是一个石头巨人,就像孩子喜欢的巨人迪迦奥特曼一样,石头成为他们面对世人的最形象的写真。我总喜欢到网上查看乐山大佛的图片,尤其是卢舍那大佛,典雅安详地坐在八角束腰涩式莲座上,其明丽秀雅,雍容高贵的气势,当你和他那永恒、恬淡、慈祥、智慧的目光对视时,你会顿觉心境空灵升华,恬然平静,会立时变得大彻大悟,超凡脱俗。

石头没有美丑之分,关键是你从什么角度去看它,正如贾平凹在《丑石》中写道:“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正因为它不是一般的顽石,当然不能去做墙,做台阶,不能去雕刻,捶布。它不是做这些玩意儿的,所以常常就遭到一般世俗的讥讽。”

从古至今,中华民族的血脉里就流淌着石头的精魂,共工与颛顼争帝位,不胜而头触不周之山,导致天柱折,地维绝,四极废,九州裂,天倾西北,地陷东南,洪水泛滥,大火蔓延,人民流离失所。女娲天台山顶堆巨石为炉,取五色土为料,又借来太阳神火,历时九天九夜,炼就了五色巨石36501块。

然后又历时九天九夜,用36500块五彩石将天补好,剩下的一块遗留在天台山中汤谷的山顶上,被 曹雪芹先生幻化成青埂峰下一块顽石,接受天地之灵气,感受日月之精华,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入红尘,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尽管无朝代年纪可考,无大贤大忠理朝廷治风俗的善政,只不过几个异样女子,或情或痴,或小才微善,亦无班姑蔡女之德能,却成了中华文化的最耀眼的明珠,流芳百世,传承千古。

再看看施耐庵的《水浒传》,也时时有石头的影子,洪太尉放出天罡地煞离不开石头,生辰纲本身就是石头,没羽箭张清更是把石头作为武器,打得梁山好汉落花流水,看得人心惊肉跳,回味无穷。

中国人喜欢石头,无论是海枯石烂的爱情誓言、望夫石的朝朝暮暮,还是“粉骨碎身浑不怕”的壮志豪情,乃至死后在石头上书写自己的辉煌,想“不朽”,可惜的是情已断、夫未归、英雄已去、“把名字刻在石头上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钱永华  图片来自网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