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2015-03-23 15:59:57)
标签:
情感 |
分类: 教案 |
|
第三单元 第1 课 |
课题 |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
主备教师 |
杜永玲 |
||
|
课标及 教材分析 |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掌握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扩展和提升。本单元学习的乘法运算,不论是口算还是笔算、估算,其基本算理和运算方法学生是不陌生的。因为在第一学段,在学完两位数乘两位数后,学生已掌握了乘法运算的基本技能。从这个角度上说,本单元所学知识,属于旧知。所不同的,仅仅是运算数据增大一些。根据学生已有的这个知识基础,在教学时,可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等活动,自行总结出口算、笔算、估算的一般方法。 |
|||||
|
课时 教学 目标 |
1、 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使学生获得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的计算问题的体会,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 3、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的愉悦,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
|||||
|
教学 重点 |
哪一位上的数去乘,就把积的个位写在那一位的上面。 |
|||||
|
教学 难点 |
哪一位上的数去乘,就把积的个位写在那一位的上面。 |
|||||
|
教具准备 |
多媒体课件 |
|||||
|
学生活动 |
导 学 设 计 |
二次备课 |
||||
|
(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5去乘144得720,用十位上的1去乘144得144个10,144的末位和十位对齐,再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
一、 复习准备,促进迁移 二、 探索交流,建构新知 1.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例题的场景图,读题。 提问:144 × 15和我们以前学过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是三位数乘两位数) 2. 揭示课题。 3、尝试笔算。 提问:你能用竖式算出144 × 15的得数吗?学生尝试练习,同时指名板演。教师巡视,并提醒学生把横式和答句都写完整。 4. 交流总结。 先让学生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算法,再指名说说计算过程。 学生说计算过程,教师板书竖式。 比较:三位数乘两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都是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 |
|
||||
|
学生活动 |
导 学 设 计 |
二次备课 |
|
让学生在书中直接写出得数,指名核对得数, |
乘第一个乘数,乘得的数的末位和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乘得的数的末位和十位对齐,再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三位数比两位数多了一个百位,乘的时候还要乘百位) 归纳:(1) 用两位数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依次分别去乘三位数;(2)用两位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位就和那一位对齐;(3)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习五第1题。了解全对人数。 2.做练习五第2题 先判断每道题的计算过程和结果是否正确,再说说错在哪里,怎样改正。提问:计算三位数乘两两位数要注意什么? 3.做练习五第4题 学生独立填表,并组织反馈,说明数量关系式,怎样列竖式。 指出:两位数乘三位数的试题,在列竖式计算时,交互两个乘数的位置后再乘比较简便。 四、 全课总结 |
|
|
板书设计 |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236×5 比较前两个式子和第三个的联系:
|
|
|
反思感悟 |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