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投资者如何躲开羊群效应
原作:龚蕾

近一个月来,股市不断上升,数据显示,新开股票账户数量增加,也是2007年大牛市以来再次大幅增加。
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年会上表示,他看好中国股市。
人民日报一篇文章也提醒股民,牛市也别忘记风险,尊重市场、敬畏市场、理性投资、量力而行。
在读行为金融学这本书,书中有一个经济学概念:羊群效应。一般就是指羊群出于安全感、信息成本等考虑,小投资者采取的从众心理与模仿追随的一种决策。
今年以来,上证指数上涨了约30%,股市上涨,投资者纷纷涌入股市,尤其是一些散户投资者额,获取最大利润是形成股市羊群效应的成因之一。
在股市中,由于信息不对称,个体投资者与机构投资者相比,获得股票信息相对较少,少数人获得股市信息时,收到信息的投资者买了股票赚了钱,形成了一种示范效应,信息越传越远,从众跟风的投资者越来越多,股票价格不断拉高,庄家趁机出货完成做庄过程,这个过程中庄家赚了钱,而许多散户亏了本。
股市中的羊群效应最初是以个例开始,通过放大效应或从众传播,跟风者表现出非理性的倾向,股票市场应避开羊群效应。
羊群效应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从众效应,从金融心理学角度分析,从众表现为投资者跟随跟风,而不做任何投资理性分析计算,从投资者看到周围有一两个投资者获得股票收益,往往不做任何判断,跟风投资的一种现象。
巴菲特称赞中国是一个正在崛起的超级大国,并且具有巨大潜力。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巴菲特表示,与美国股市相比,中国股市的投资环境相对年轻。芒格认为,中国股市可运用价值投资,而不是投机。
在资本市场投资过程中,羊群效应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投资者不加思考从众跟随,看到他人买入某股票,价格涨了,许多投资者忽略自己所掌握的信心,盲目模仿与跟随其投资同样股票,羊群效应的特点是助涨助跌,在股市上涨时,越来越多投资者跟随涌入,股市继续上涨,在下跌时,一下子同时撤出。
在行为金融学中,羊群效应也称为从众心理。由于信息不充分,或缺乏了解,或者投资者对市场不确定,通过观察周围投资者的行为而做出的一种判断,羊群效应容易造成整体非理性行为。而在资本市场中,当大多数人都认为是怎样的时候,其实事实可能正好相反。这也是为什么巴菲特说,当大多数人贪婪时,你要谨慎,当大多数人退却时,你要勇敢。
如何避免股市中羊群效应呢?
首先,当大多数人均不看好的时候,可能存在机会,当大多数人纷纷涌入时,可能风险也在增大。尽量避免羊群效应的方法之一就是了解更全面的信息,把信息不对称概率降到最低。
其次,学会运用更科学更定量分析,对股市走势做出判断,不要仅仅凭借周围投资者一个两个投资者的股票信息,结合不同的投资目标,每个投资者不同的风险承受程度,设定获利点、止损点,用精确数字评估市场长期走势,多学习专业炒股知识。
再次,投资者最重要的是克服贪婪与恐惧心理,在股市形势一片大好时,股民们容易表现出膨胀的热情,纷纷加大投入,在股市低迷时,又往往纷纷出逃。股票投资过程也是对投资者理性判断与心理素质的一种考验。
巴菲特说,股票市场往往存在一定风险,建立多元化投资组合,投资者不必太过于担心股市风险。市场千变万化,随时可能出现各种可能。巴菲特表示,当你知道是正确的事,要果断行动。巴菲特说,股票投资是一种长期投资。

(以上仅代表笔者个人一点儿不全不足想法,欢迎指导欢迎交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