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新政或为稳市场与去库存
原作:龚蕾

两会期间,咱们总理答中外记者问时指出,中国政府有保障群众基本居住条件的责任,城镇化进程还在加快,房地产市场需求是刚性的,我们支持居民自住性住房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长期平稳健康发展。
房地产企业的产品就是竣工楼房,商场大厦楼房、普通住宅楼房、办公行政楼房等等,所有这些新建楼房进入流通环节后,最终是买家购买进行交易后,实现其价值过程。新政鼓励首套刚需,鼓励二套改善性需求。根据京华时报文章,新政出台第一天,万科客户咨询骤增,看房人数和电话咨询量多于平时,户型主要是90平米以下两局和120平米三居,而价格未出现大波动。业内认为分析,上半年预计仍以走量为主。新政有助于撬动更多住房消费,预计一二线交易量会升温,交易环节收费会越来越少,而持有环节税费会越来越多。
叶檀女士认为,这次房地产市场新政不是为了拉动投资性需求,而是从加速去库存,无论从房贷还是税收调整,都是为改善性需求提供了最大便利。笔者赞同她的观点。
从一个企业角度分析,企业生产线生产出的产品,进入流通环节后变成商品,市场供给与需求决定商品价格,在商品完成商品货币交换后,商品进入消费领域,而商家获得收入。对于实体企业来说,考虑利润最大化与成本最小化,因而,从库存分析,就是要减少库存量,根据订货批次与周转频率来制定最小库存量,把库存降低到最低,而若库存出现了产品堆积,或者销售减少甚或卖不出去,企业就必须要减少生产或转型多元化,改变生产思路与创新产品。
余丰慧老师在文章中写到,三剂猛药后买房要防黄雀在后。救市组合拳看似一定程度上有鼓励购房的意图,但要清醒的是,不动产登记和房产税的黄雀在后呢。二套房首付比例降到40%,二手房营业税由五年降到2年免税,促使更多人贷款买房,所谓的改善型住房。等待房子买到手后,不动产登记使其房产一清二白,接着房产税开证了,负担更加重了。
房地产的投资赚钱效应也或已消失,房地产投资属性越来越小,由消费属性完全替代。根据国土部、住建部联合发布的通知,住房用地供应实施分类管理,去库存化。对于供应库存过剩的城市,减少土地供应,多元化方式加速库存消化。对于一线需求更多的城市,增加土地供应,满足市场需求。根据通知第二条,通过调整土地用途、规划条件,引导用地转型,用于国家支持的新兴产业、养老产业、文化产业、体育产业等项目用途开发建设。新兴产业、养老产业、文化产业、体育产业快速发展,调整三四线小城供应过剩的土地,转变土地用途,促进产业多元化发展,用以支持发展较快的行业或产业,对于三四线供应过剩小城来说,进一步解决库存,另一方面还支持了发展较好的产业,一举两得。
新政或继续恢复消费者对房地产市场信心,交易量或呈现上升趋势。房价不会出现大涨大跌,新政实施后,或进一步加速去库存,在房地产市场与经济稳定增长中实现平衡,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

(以上仅代表笔者个人一点儿,不全不足想法,欢迎指导欢迎交流。)
参考文章:
1、叶檀:房地产新政为加速去库存 还需配户籍改革
http://www.stcn.com/2015/0401/12145176.shtml
2、万科在京一天卖了1.56亿
http://finance.people.com.cn/n/2015/0402/c1004-26786670.html
3、中国在稳定房地产市场和经济增长间寻求平衡
http://money.163.com/15/0331/16/AM24SIA700253B0H.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