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利率与量化宽松为何不可持续
来源:英国每日邮报
作者:PROFESSOR MOORAD CHOUDHRY
时间:2014年10月20日
原文地址:
http://www.dailymail.co.uk/money/comment/article-2799170/professor-moorad-choudhry-money-printing-methadone-global-economy.html
翻译:龚蕾

接近零的低利率与量化宽松已经使得美国、英国、欧元区、瑞士的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上升,达到了2007年以来四倍。
传统银行承受资产风险,出现了大多劣质资产。美联储的量化宽松债券购买,欧洲央行已承保了欧元区的主权债务,欧洲央行也在考虑,面对持续经济停滞,欧元区潜在的通缩风险,欧洲是否也要推出美国式量化宽松计划。
这些都只是在考虑,中央银行靠量化宽松和低利率,远远承受不了大规模违约损失。
也有人可能会说,这只是一个技术问题,各国都有央行,然而,这或就是问题所在。
几个月前,经济学家提出,央行无穷之境地印钞注入资金,英国通过货币发行注入资金,而债务已经越来越高。
这种量化宽松与低利率或是不可持续的,对于经济来说,最终都是一种风险,量化宽松犹如从左手借钱给右手。
任何人都可能会遇到资金周转问题,其实就是在资助债务。事实上,巨大量化宽松下,通货膨胀率依然很低。
西方国家经济衰退以来复苏疲软,美国金融危机后启动量化宽松,开始认为量化宽松可以持续下去。
现在来看,量化宽松是一个巨大挑战,近期,美国股市波动,债券市场波动。
大量印钞提振了资产价格,而各国央行注入资金只是巩固了市场中的廉价资金,一直以来发行货币,时间越长,就越难回归到正常。
美联储撤出量化宽松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量化宽松与低利率或是不可持续的,也是不明智的。
(以上仅代表笔者阅读文章译文,有适当节选,欢迎交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