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日本为何增加对印度企业投资

(2014-07-08 16:24:22)
标签:

日本企业

印度企业

分类: 财经评论

日本为何增加对印度企业投资
来源:东京日经亚洲评论
时间:2014年7月2日
作者:GO YAMADA
原文地址:
http://asia.nikkei.com/Politics-Economy/International-Relations/Japanese-investment-in-India-growing-but-for-how-long
翻译:龚蕾

日本为何增加对印度企业投资

    日本企业在印度仍然表现活跃,并且越来越多行业增加了对印度投资。印度古吉拉特邦西部州长纳伦德拉·莫迪预计将推出投资改革,包括加快基础设施,土地征用,税收制度,完善法律体系等措施,来吸引更多日本企业投资。
    1、在印度投资的日本企业达到了五年前三倍。
    截至2013年10月,在印度投资的日本企业达到了1072家,经营场所达到了2542个。相比较上一年同期增加了40%,根据这一趋势,预计印度的日本企业已经达到了五年前三倍。更多日本企业将陆续进入印度。日本公司在印度比以前更加活跃。包括诊所医疗机构,IT服务公司,电器公司,变压器制造商,服务行业,咨询公司等。
    食品公司也增加了在印度的投资,四月份日本通心粉和面条等企业也在印度设立了合资企业。四月份,东阳水产株式会社在印度泰米尔纳德邦州南部建立了合资企业,目标是十年内生产方便面5亿袋,日日本日清食品株式会社也在印度奥里萨邦东部建立了第三加工厂,新工厂生产玛萨拉位的面条等。
    日本Shachihata旗牌公司也扩大了在印度的业务,通过输入彩色笔进入市场,为印度6岁至14岁孩子提供彩色笔,消费者人数超过了200万人。印度国誉公司提高了文具销售业务。
    日本三井物产公司专注于印度农业部门,对印度巨大增长潜力进行关注,四月份,日本三井物产公司与印度科罗曼的穆鲁卡巴集团进行合作,在印度南部设立了合资企业,生产并销售水稻耕作机器,水稻种植机和联合收购机器等。
    印度亚穆纳河高速公路连接德里郊区与阿格拉泰姬陵,今年三月,日本也参加了高速公路建设,印度道路建筑公司运营商最下项目9%的比例。日本高速公路公司进入了印度的公路项目,这也为日本打开了印度公路建设开创了一个里程碑。
    此外,日本参与了日本电梯行业,五月份在孟买供应了14部电梯,包括73层摩天大楼的电梯。由于日本钢铁技术的援助,四月份位于印度纳塔克邦的最先进冷轧设备完成,并开始生产高品质汽车钢板。
    日本企业深入到印度更多地去,在德国的日本企业数量上升了大约10%,印度南部的日本企业数量也增加,尤其是汽车和信息技术产业中心比上一年增加了88%。

日本为何增加对印度企业投资


    2、日本对印度投资兴趣依然浓厚
    2010年左右,日本开始在印度进行投资项目,许多基础设施和汽车等项目还在进行中,尽管印度经济在2012年至2013年并不是十分景气,但越来越多日本投资者进入印度。他们希望积极参与成长与战略性印度市场与多个行业。
     2011年,由于印度政府加强了对烟草行业外国投资法律规定,使得日本烟草公司撤出了印度,日本大型手机公司NTT Docomo此前在印度开拓市场,以2600亿日元与一家印度大型手机公司合作。最近,由于该公司的收益大幅度低于NTT公司的原计划,今后状况改善的可能性也很小,NTT公司抛售了其在印度的所有股票,并计划退出印度市场。
    日本本田摩托车经销商在印度南部城市开拓销售市场,给印度孟买客户推销产品。
    印度已经开始作出努力以吸引日本企业,今年三月,在日本东京、名古屋和大阪举行了日本工业投资贸易说明会,来自印度最有影响的政界领导做了发言,有300多位与会者,印度与会者直接与日版本企业交谈。卡纳塔克邦工业友谊机构的马赫表示,印度南部州积聚了IT和汽车企业,欢迎日本企业投资。
    日本企业也决定进入新兴市场国家,日本需要有说服力理由与足够影响,印度有较为完善基础设施,比如水、电和交通,还有比较完善税收制度,提供工业用地等,日本企业增加了对印度的投资,但不知道会持续多久?

日本为何增加对印度企业投资


    (本文仅代表笔者阅读东京日经亚洲评论文章译文,有适当节选,译文水平有限,欢迎评阅斧正欢迎交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