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人:中国周边雷声阵阵经济持续升温
来源:经济学人
时间:2013年5月4日
原文地址:http://www.economist.com/news/china/21577075-around-chinas-periphery-heat-keeps-rising-thunder-out-china
译者:龚蕾

作为一个新兴力量,中国正在和平崛起,看起来有些怀疑中国似乎忙于惊人巨大阵线。印度人说,中国官兵设了19公里(12英里)的营地其中在一侧“实际控制线”(LAC)上分割了班公错湖泊与克什米尔地区,而并没有商定边界。据日本报道,在东海中国海上监视船每天都围绕在钓鱼群岛周围。4月26日,中国要求菲律宾从南海岛屿与珊瑚礁地区“撤出所有民族与军事设备”,几十年来,某种情况下,中国有理由声称这是应对挑衅。然而,越来越焦急的邻国很少感到宽慰。
与印度的领土争端死灰复燃似乎难以置信,有两个很长的边界争议。在东方,中国暂时占领了“阿鲁纳乔尔邦”,在西藏的南部,1962年一次血腥严厉的战争的地方,称作阿克塞钦,有瑞士那么大的高原带,印度说是中国占领的班公错的一部分。边界两侧经常有重兵把守。然而,中国士兵搭起帐篷,最严重的边境冲突是1986年。然后,两国对峙争吵僵持不下,对区域行政划分进行谈判,集中在贸易与其它约束,十年前政治解决方案就陷入了沙地,双方都没有兴趣强迫继续这个问题。
现在最重要的是,中国卷入了其他纠纷,该区域紧张是因为北朝鲜飘忽必定的挑衅,看起来似乎不能理解,中国面对又一争吵。官兵坚持在边界重兵把守,但是,可能感到被挑衅。印度国防分析家哈迈德·舒拉克说,印度军队已经进行他所谓的“向中印边境的第三浪潮”,前两次是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到1962年和1986年,导致了目前的僵局。舒拉克说,现在,印度在阿鲁纳恰尔邦和阿克塞钦地区增加了更多的士兵、武器装备和基础设施。
现在可能会觉得印度利用去年11月新一届领导任经验不足而在边境施压。可能怀疑日本“挑衅”钓鱼岛,在群岛附近巡逻提醒日本无视警告,去年九月从私人手中买下这些岛屿。
最近四月下旬,十艘日本船载着80多右翼分子向群岛驶去。日本首相安培晋三内阁成员参拜供奉战犯的靖国神社激怒了中国人,中国反复重申,钓鱼岛是其”核心利益”,如台湾、西藏,否则可能动用军事战争。奥巴马在2009年签署的联合公报中,美国与中国承诺彼此尊重核心利益。
菲律宾退出了有争议的岛屿也是一个反应,菲律宾与中国的《国际海洋法案》指出,虽然设置了海域专属经济区域周边岛屿,但没有他们的主权。
关于这个问题,中国强调自己的观点。除了菲律宾,这周围绕帕拉塞尔群岛(西沙群岛)。越南说中国1974年从岛屿赶出,中国与菲律宾和越南是海上纠纷最活跃,三月下旬还有文莱和马来西亚,两个国家的海军舰队说,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模糊的海岸线。
中国的行为可以看作是不同压力的务实反应,然而,总而言之有两个风险,首先,加强未来谈判或冲突更有可能显得相反,中国外交政策缺少谈判法规实行统筹,巧妙回应挑衅行为,一个积极崛起中的大国,难以摆脱咄咄逼人的印象。
第二种风险是意外冲突。无论中国或其他国家都不希望这些争论导致暴力。但是总是存在地方指挥官不可预知的误判风险,特别是钓鱼岛,美国官员过度担心和紧张战斗机船长与飞行员避免错误。美国有保卫日本的条约义务,牺牲自己保卫祖国的神圣领土,避免完全无法预料的后果来验证承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