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房子价格真的被高估了吗(财经观察)
文/龚蕾
经济观察网7月12日:7月5日,西班牙对外银行(BBVA)发布了中国房地产展望的年度报告,这是该银行发布的第三份年度报告。该银行通过对中国房价错位的重新评估,认为中国当前的价格水平轻微高于均衡价格。他们预计近期价格增长将保持微弱势头,并可能在价格错位加大的城市出现适度下调。西班牙对外银行是中信银行的股东之一。
根据西班牙对外银行的模式结果,2011年第一季度,广州除外的6个大城市房价(北京、上海、深圳、广州、重庆、天津)房价比预测均衡水平要高大约10-20个百分点。而他们研究的其余29个城市,反映出不一致的价格错位。长三角地区,房价显现出显著高估:包括南京、杭州、宁波。西北地区,包括乌鲁木齐、兰州、银川,在西部开放政策后房价增长快于均衡价格增长。大多数其他的二线城市,房价或者与均衡价格一致或者低估。特别是一些具有巨大增长潜力的城市,房价增长落后于均衡价格增长。这些地区包括东北(特别是长春和哈尔滨)和西南地区(包括昆明和南宁)。
在这份报告之前,西班牙对外银行和中信银行做了一个联合调查,来收取地方市场意见。中信银行利用其全国网络向位于19个一级和二级城市的主要支行发布问卷调查。问卷调查于2011年5月和6月发给当地支行经理,每个城市共收集了19份问卷调查。这份调查中,大多数的城市参与者报告本地房地产市场存在小泡沫或者无泡沫,只有5个城市的参与者报告存在明显泡沫。5个城市的参与者预计明年价格会下调。在中期,所有城市的参与者预计房地产价格会继续增长。
中国新闻网7月12日:西班牙银行亚洲区首席经济学家史蒂芬•舒尔茨(StephenSchwartz)表示,在对比了美国1997年的资产泡沫、日本1976年的资产泡沫等国际价格泡沫的案例后,中国房价并不存在严重泡沫。报告显示,西班牙在1997年之后,资产价格最高曾接近1997年水平的300%,而日本1976年后,资产价格也一度攀升至1976年基数的2倍以上。相比之下,中国自2000年至今,资产的价格水平增长不到一倍,且同期维持了年均10.2%的高经济增长率。
“这就证明,与国际房产泡沫的实例相比,中国的房价上涨程度并不严重。”史蒂芬•舒尔茨指。据西班牙银行测算,若以决定供需水平的各影响因素预测住房供需的“均衡价格”,则目前国内房价总体而言高于“均衡价格”仅7%。
《每日邮报》:官府智库已发出警告:中国主要城市的房价被高估了70%,中国的房地产泡沫正在恶化。《中国日报》引述中国社科院的数据称:去年在中国35座主要城市的调查显示,在11座城市,包括北京及上海,房价高于其市值的30~50%;福建省会福州的房地产泡沫最为严峻,其房价超过市值的70%。
新华网3月7日:据英国《经济学家》周刊网站报道,在拥挤不堪的香港,房价十分高昂,甚至连房地产中介公司都只能挤在非常狭小的空间里。去年底,香港有经营许可的中介达到31306家,自2009年3月以来增长了40%。根据该周刊的指数,香港的房价涨幅最大,但并不是最被高估的房地产市场。最被高估的仍然是澳大利亚,被高估了约56%。排在第三的是法国,房价与租金的比率比平均水平约高48%。这也许是超过40%的居民选择租房的一个原因。
实际上,只有香港、新加坡和瑞士的房地产市场被高估的程度要大于2007年第三季度全球经济衰退开始之前。在这个时期,其他所有市场的房价与租金比率都有所下降。在美国,房价可能略有虚高。凯斯-席勒房价指数显示,美国市场被高估了近8%。
在日本和德国,房价已经低于应有水平,而且还在进一步下跌。在德国,房价与租金的比率自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一直在下跌,只在东西德统一时有过短暂中断。自1990年日本的房地产泡沫破灭以来,买房相对于租房而言越来越便宜。该周刊的指数显示,日本市场被低估1/3以上。
英国《经济学家》周刊(The Economist)网站
2011年3月3日专题分析报道:中国的房价被高估不到13%。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