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海归回国就业遇尴尬第四波移民潮涌(教育短评)

(2011-06-26 11:52:10)
标签:

教育

李静

加拿大

移民潮

留学

杂谈

分类: 散文随笔

海归回国就业遇尴尬第四波移民潮涌(教育短评)
文/龚蕾

    笔者一个好朋友,若干年前从某名牌大学硕士毕业后分到上海某银行,但她辞去了银行的工作,依然选择到加拿大留学读博士,博士学位拿到后回国,遇到就业难,无奈选择和老公,儿子一同移民,老公是加拿大留学时认识的国内留学生,在加拿大一家中国公司上班,金融危机后,这家公司关门,他也失去这份工作。如今,全家三人一同移民了加拿大。
    另一个初中同学,考上北京某名牌大学国际贸易专业本科,后作为交流生到英国剑桥读硕士学位,回国遇到就业难,就选择了留在英国。
    今天看到一篇报道《海归遇就业尴尬 不吃不喝12年才能赚回留学费用),李静出国留学近6年的时间,花费近50万元,4个月前她回临沂找工作,非常不顺利,“有实力的单位不招人,招人的单位待遇不高”,用人单位提供的月工资在2000元左右,“不吃不喝大约12年能赚回留学费用”。去国外读大学,首先要过语言关,李静在国内学了半年韩语,到韩国后又学习了一年语言。李静说:“这比在国内读大学多花1年的时间,金钱就另算了,5年半下来,花费近50万元,是国内读大学的10倍。”李静6年前在国内参加了高考(微博),成绩不是很理想。在国内读不了好大学,父母建议她出国留学,她很喜欢韩国,于是选择了韩国航空大学,读的专业是经济管理。李静说:“当时想去国外读大学应该比读国内的大学好就业,没想到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据了解,如今送孩子出国留学的热情越来越高,咨询的人越来越多,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等国家都很热门,也有一些人选择韩国、日本、新加坡等亚洲国家。去韩国、日本留学费用相对较低,每年学费三四万元,加上生活费、住宿费,每年要七八万人民币。去美国、英国等国家留学费用较高,每年最少需要十几万元人民币。
    有人把这次移民潮称作第四波移民潮。前段时间第三次移民潮炒得很热。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至今,中国人移民海外的规模不断扩大,被称为第三波移民潮。与第一、二波移民潮(“文革”后和“八九”后)相比,第三波移民潮规模更大、时间更长。前两波是商品(贸易)和货币(金融)的流动,第三波是全球化。第四波移民潮将是因为三十年生育控制后果总爆发而行将到来的更大规模的移民潮。与前三次移民潮主要是精英流向发达国家和地区不同,第四波移民潮流失的不只是精英,流向的也不只是发达国家和地区。它的另一特点是发生在经济衰退过程中,流入和流出的平衡被彻底打破。由于人口生产的长周期性,第四波移民潮持续的时间也要长得多。
    如今,身边出国的朋友越来越多,有高中毕业直接选择进入美国名校的,有大学本科毕业到国外读硕士留学的,有医学硕士毕业后到美国读博士学位的,有当了讲师出国访问的,有在职充电出国短期培训的,有到国外分公司工作的,有到德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国两周考察的等等。
    出国已经成为常见的事情,然而,海归回国里有比较好运气的,比如笔者知道有留学回国到广播台做双语主持人,有回国直接进入电视台工作的,还有自己在科技园创业生物医学金融咨询方面做得很好的,有做媒体评论人,有当老师的。当然,也有遇到尴尬的例子,比如这篇报道中的李静。
    笔者建议,全球政治经济一体化为越来越多的人提供了海外留学的条件。但在留学之前,一定要对所学专业做好规划。考虑清楚是不是要出国,出国学习的专业或生活方面综合考虑清楚再出国也不迟,不要盲目攀比盲目选择盲目出国。
   
   
    注:山东公选16名副厅级领导干部
        强热带风暴"米雷"不断向山东沿海逼近 昨晚多地降暴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