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子了解元宵节经典民俗活动(女学第115课)
(2011-02-16 21:48:04)
标签:
中国元宵节春秋战国时期民俗活动五颜六色杂谈 |
分类: 发现幸福 |
女孩子了解元宵节经典民俗活动(女学第115课)
原创/龚蕾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按照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阖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一、赏花灯。
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赏花灯是老百姓过元宵节的一件乐事,也是至今仍广为流传的一项活动。
家家户户都挂起各式各样的灯,远远望去,楼房张灯结彩五颜六色,将整个城市装扮得福利辉煌,争相制作各种各样的花灯,在街上挂起,供人们欣赏,花灯样式很多,数不胜数,有动物、生肖的、有猜谜语的等。也有歌颂现代人新生活的,飞机、火箭、飞船、鱼虾鸡鸭等。还有水果香蕉、菠萝灯,异彩纷呈。
二、猜灯谜。
猜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是一种富有讥谏、诙谐的文艺游戏。谜语悬之于灯,大家猜测,开始于南宋。在春秋战国时期,宫廷文人墨客,展示自己的才华互相侃聊,一边喝酒,一边吟诗猜谜,富有情趣。
每逢元宵节,各个地方都打出灯谜,谜语能启迪智慧又绕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大家的欢迎。
三、吃元宵。
元宵也叫汤圆,是用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陷,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汤煮、油炸、蒸食。团圆美满之意。
许多年来,元宵的制作越来越精致。光就面皮而言,就有江米面、粘高粱面、黄米面等。馅料更是甜咸荤素、应有尽有。甜的有桂花白糖、山楂白糖、什锦、都少、芝麻、花生等。咸的有猪油肉馅,可以作油炸炒元宵。素的有芥、蒜、姜做成的无辛元宵。表示勤劳、长久、向上的意思。
制作的方法也南北各异。北方的元宵多用箩滚手摇的方法,南方的汤圆则多用手心揉团。元宵可以大似核桃、也有小似黄豆,煮食的方法有带汤、炒吃、油炸、蒸食等。不论有无馅料,都同样的美味可口。现在,元宵已成了一种四时皆备的点心小吃,随时都可以来一碗以解馋。
四、放烟花。
燃放烟花是我国庆祝节日必不可少的住行活动,元宵节自然不例外。五彩缤纷的烟火射向高空,顿时夜空锦绣团团、璀璨夺目,地上火树银花,天上美丽画面,这也是元宵节人们喜欢观看的节目之一。
五、划旱船。
划旱船,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大禹的。划旱船就是在陆地上模仿船行动作,表演旱船的大多是姑娘。旱船不是真船,多用两片薄板,锯成船形,以竹木扎成,再蒙彩布,套系在姑娘的腰间,犹如坐在船中一样,做划行姿势,边跑边唱小调,边歌边舞。有时还另有一男子扮成坐船船客,搭档着表演,以各种滑稽动作来逗乐观众。划旱船流行于我国很多地区。
六、文艺踩街。
文艺踩街,也叫民间文化化妆大游行。各种文艺汇演到市里来,有民间艺术、有现代艺术展示、有传统文艺、有古老乐曲,古装戏,花样之多,数不胜数。代表吉祥、幸福、古老传说、启迪意义等。
七、浪漫的节日。
元宵节在传统社会中,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元宵节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 欧阳修诗: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书;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辛弃疾写道:众里寻它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就是描述元宵夜的情境。所以说元宵节也是中国的“情人节”。
元宵节民俗经典活动有很多,女孩子们了解一下,增长知识,交流进步。
原创/龚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