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具暴跌,买是不买?

(2010-10-29 08:13:59)
标签:

家居

红木家具

经济参考报

酸枝木

炒作

杂谈

分类: 散文随笔

家具暴跌,买是不买?
(原创短评)
/龚蕾

    10月29日《经济参考报》,红木家具遭炒作后泡沫破灭,8千万家具暴跌至几十万。
    曾经高达8000万元一套的红木家具如今不到60万元,《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学者和业内人士认为,红木家具从天价暴跌的背后,是游资爆炒后撤离的恶果,而这一恶果,让整个家具行业付出了惨重代价,数年都难以平复。
    当年标出8000万元10件套的天价家具,现在不到60万元就能买到19件套,价格缩水了100多倍还不止。酸枝木是广义上的红木家具,此类木材生长周期很长,成才基本上都要上百年,2003年的酸枝木价格还不过7000元/吨,2007年的间隔已经飙升到35000元/吨。”红木家具系列中的酸枝木,价格已经从当年的近80万元/吨,跌落到不到10000元/吨,价格缩水的速度之快,令人瞠目。
    分析家具暴跌原因:
    第一,《经济参考报》记者对多位业内人士进行采访时,一个较为普遍的观点是:“红木家具”从“天价”到“地价”的迅速变化,与大量游资涌入其中进行疯狂炒作密切相关,如今,炒作的游资早已纷纷离场,但由此导致的红木家具“产—供—销”环节的混乱,使整个产业面临着严重的危机。
    第二,2008年9月1日,红木家具的新标准《中国深色名贵硬木家具标准》出台,规定销售的红木家具必须标明产品名、木材、辅料、木材产地、质量等级、涂料、规格等。这一标准曾经被业内人士寄予厚望,认为是“规范红木标准、实现市场洗牌”的重要措施。
    第三,有炒家说,现在是信息化时代、网络时代、娱乐时代,要把红木家具的价格炒上去,就要学会利用媒体、网络、舆论的力量,打造“综合效应”。实际上,一轮“洗牌”之后,损害的还有行业的诚信度、消费者的信任度、产业正常发展的轨迹,还包括民间投资者的信心。
    第四,从珍爱到珍藏,从珍藏到投资,从投资到投机,从投机到炒作,从炒作到破灭,从破灭到“谷底”……回顾自身最近5年在“红木家具”行业中摸爬滚打的经历,如今已经负债累累的红木家具厂商梁俊强,向《经济参考报》记者自述了炒作“红木家具”的经验。
    家具出现了暴跌的现象,那我们买还是不买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