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故事之五十四——2009年上海书展雷群明

标签:
2009年上海书展“重大突破”“城市让生活更美好”郝铭鉴资深编辑褚大为 |
分类: 照片 |
老照片故事之五十四
——2009年上海书展
2009上海书展于8月13日至8月19日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全国500余家出版单位参展,推出10余万种图书、举行文化活动370多项、24万人次的读者参加。主会场实现销售2800万元、分会场实现销售1000万元,订货1.8亿元,团购800万元。
网上说,本届书展又有如下“重大突破”:
1.书展主场馆从世贸商城回迁上海展览中心。
2.首次在上海书城、古籍书店、艺术书坊、博库书城、大众书局和季风书园等大型连锁书店和品牌书店开设区县和地铁分会场,并在上海的一城网和99读书人网设立网上分会场,形成场内场外、线上线下立体服务效应。
3.开幕式特邀中科院院士、著名天文学家叶叔华,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徐中玉,国际展览局名誉主席、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吴建民,著名出版人、中国出版集团总裁聂震宁等嘉宾,围绕“我爱读书,我爱生活”的上海书展主题和“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作精彩致辞。
4.主宾省为江苏。江苏展团带来4200种苏版精品图书,组织了近30项营销文化活动,销售额突破100万元。
5.针对专业读者需求,首次设立科学技术馆和人文艺术馆,向专业领域积极延伸探索。
6.首次设立主题日活动,设立了世博、经典诵读、科普、书香体验、青少年等主题,对大众阅读和城市生活品位与潮流产生更直接的引领作用。
7.首次实现参展图书全品种网络化信息查询。
8.上海热线、新浪、东方网首次在现场设立直播室,全天候直播书展动态资讯、嘉宾访谈。
9.67名世博志愿者、52名星级发行师开展了服务。
这次书展,因为15日是学林社沈寂的《上海大亨》等三本书签售,16日是我的研究生同学钱定平的《围城密码》签售,因此我去了两次,停留的时间也长,很卖力地共拍了300多张照片。现在,从中选出3组作为纪念。
第一组:展厅内外:1-1是我在展会外,主要是觉得背景比较热闹。1-2是主厅。1-3、1-4是文艺和世纪两个集团的宣传。1-5到1-9,是不同的展厅画面。
第二组是参展的人。2-1是文艺集团的郝铭鉴(左2)在接待读者。他是我50多年的老朋友,多才多艺,口才特好,因成功创办《咬文嚼字》而名满天下。在我之后主编《编辑学刊》十多年,功勋卓著。可惜英年早逝,于2020年4月2日去世,令人扼腕。
2-2是学林社社长曹维劲(右)和总编辑刘文祥,以前已有所介绍。
2-3是学林社资深编辑褚大为(左2)与朋友在门口。他责编了许多好书,尤其是学术、艺术类的图书,两个效益明显。他擅长书法,有一次与我出差武夷山朱子学术研讨会时,双管齐下,书写对联,艺惊四座,传为美谈。退休后,书法日益精进,尤其醉心于大字匾额和扇面,为众多寺庙和名家所收藏。我的《一个人的博物馆》书名,也很荣幸地求得了他的题签。
2-4是叶刚和他的儿子。叶原是学林社出版科的工作人员,除了做好出版科的工作,业余还组编一些书稿,两个效益均佳。后转到上海教育出版社任出版科科长,仍然在两个方面大显身手,取得良好成绩。他曾因病动过手术,但是,没有趴下,而是积极乐观,非常活跃,令人刮目相看。前两天看他们一家3口在杭州玩的照片,他的儿子也已经长成为一个高大的小伙子了。
2-5是我的小外孙森森(右1)在学林社展台前。带他去,意在培养他对学林社和图书的感情。
2-6是学林社的工作人员郑建华(右)、虞建英。郑是老实诚恳、任劳任怨并乐于助人的好同志,为学林社的发行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虞是负责我社的税务专管员吕可培的爱人,虽是半路出家,工作仍然做得不错,得到大家肯定。





第三组是签名售书的镜头。3-1、3-2、3-3,是钱定平在为他的新作《围城密码》签售。钱是我在复旦中文系研究生时的同学,并且一直睡同一间寝室,“文革”期间,还曾是“造反派战友”,对他的刻苦精神和多才多艺,我一直非常佩服。他是湖南常德人,又是老乡。他从北京大学数学系本科毕业,分配在上海一所中学教书,后考入复旦大学语言学研究生。从理科大学生考到文科研究生,这本身就是奇迹。他通过自学,精通英、德、法、日、俄等多种外语,早年曾从事电脑“汉字信息处理”,其突破性科研成绩由邓小平亲自批准全国报道,因此全国知名。后又钻研“微电脑多语言处理”的困难科研课题,而蜚声国际科学界,曾被延请到国内外大学和研究机关讲学,并为欧美多所大学聘任为客座教授长达十余年。在奥地利任教期间,曾在学林社出版了《计算语言学引论》。另外著有长篇小说《花妖》,散文《围城密码》《海上画梦录》,诗歌《爱情变奏曲》以及译作小说《朗读者》《撒旦密码》等各类著作数十种。其作品被人誉为贯通文理,融汇中外,熔科学、艺术、文学、历史、人文思想等为一炉,具有宽广的眼界、独特的视角与深远而绚烂的审美价值。此外,他还在国内外做过许多学术演讲,深受欢迎。
他回国之后,自己开过公司,成立过文化工作室,策划出版了许多好书。80多岁后,他还写出了70多万字的关于创新思维的专著,据说,英文版今年有望由新加坡的出版社出版。他还不顾高龄,到处奔走讲座,宣传国内外先进文化,为培养中国的优秀人才出力,精神尤其可贵。
那次签名售书,我们研究生同学中,陈光磊、胡奇光带了夫人、江巨荣、蒋凡、李熙宗,原新华书店头头季学众和他儿子季聪到场祝贺,还有外国朋友来助阵,场面很热闹。求签名的读者也很踊跃,原定1小时还没有签完,因为下面的活动又来了,不得不转移到对面出版社的地方继续签了一会才结束。
3-4、3-5,是8月15日学林社的“老上海文化系列”签售仪式,要求签名的读者倒也不少,到12点多还在排队。3-4左起是著名作家沈寂、画家贺友直,3-5右1是责任编辑褚大为。
3-6、3-7、3-8是中国出版集团展区白桦编著的《蓝铃姑娘——云南边地传奇》签售现场,请了沙叶新、谢春彦、陈钢、周洁等作嘉宾一同出席,人气很旺,可惜没能拍到白桦的镜头。
3-9是上海人美社的连环画作者在签售。
8月16日下午,前英国首相布莱尔的夫人也在签售,但大厅里“人山人海”,我挤不进去,没有拍到照片。
钱定平:谢谢老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