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lqmldlj
lqmldlj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6,561
  • 关注人气:9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照片故事之四十七——“出版官”刘杲

(2025-02-12 09:26:36)
标签:

刘杲

朱胜龙

《编辑学刊

蔡学俭与他

刘与孙文科

分类: 照片

老照片故事之四十七

——“出版官”刘杲

今年3月12日,微信中收到刘杲同志发来的一首诗:              

即景——寒风凛冽艳阳天,摇曳柳枝绿更鲜。夺目迎春金灿灿,樱花娇媚舞翩翩。        2023-03-12  九九最后一天。

4月3日,又收到他的七绝:

早餐后躺椅小憩口占七绝——人生一世太匆匆,圆缺阴晴几度逢。夕照青山朝大海,光风霁月拥苍松。    刘杲2023-04-03

这时的刘杲虚岁已经94岁,头脑还是如此清醒,精神仍然如此青春,诗歌竟然如此“言志”!

我认识刘杲的时候,他已经是“大官”。学林社1987年1月在北京开成立五周年庆兼迎春节,他作为国家出版局副局长被邀请参会,我当时以副总编身份主持会议,有幸坐在他的旁边(1-3),他隔壁就是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照片1-2),聆听了他们对初生的学林出版社的鼓励和支持。老照片故事之四十七——“出版官”刘杲

照片1-3
老照片故事之四十七——“出版官”刘杲
zp1-2

 那年3月31日,我为一本自费书《世界工商企业大辞典》的出版问题曾找到刘杲家里。承蒙他和中宣部杰的支持最终学林社走出了困境对此,我至今仍然心存感激。

自此以后我们比较多的见面场合都是在编辑学会的有关会议上,经常能够听到他作为会长深刻而精彩的发言(照片1-8为第八届年会合影)。其中2004年4月在杭州召开的全国出版职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审稿专家会议拍了不少照片,其中为他和一些老同志在新开发的北西湖拍照片,融入了早春西湖美景,得到他的首肯“选了一张用为桌面背景”照片2-1),称“西湖春光将伴我朝夕”

老照片故事之四十七——“出版官”刘杲
          照片1-8老照片故事之四十七——“出版官”刘杲

照片2-1

感到特别佩服的是,他作为一位“官”的老人,能够熟练地使用电脑不仅开博,发表自己的诗词言论,及时回复我的邮件,逢年过节还经常率先给我发来他自制的贺卡(照片1-9)

老照片故事之四十七——“出版官”刘杲
          照片1-9

在我主编《编辑学刊》期间,他作为顾问,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和指导。2000年,为庆祝新千年,他特地写来《在世纪之交的时刻》对中国编辑学研究作了深情的回顾与展望。

我在韬奋纪念馆期间,受惠于他不少 2004年,我请他为新创办的《邹韬奋研究》丛刊撰文和题词,他就写了《邹韬奋是一面旗帜》,指出:在中国出版史上,邹韬奋是一面万人仰望的光辉旗帜。特别韬奋关于竭诚为读者服务和决不赚不义之财两个方面作了深刻的阐发,今天来看,仍有其现实指导意义。

照片1-4,是我和蔡学俭与他在昆明合影。1-7为教材审稿专家会议全体合影,2-2~2-5为会场主席台,2-6,为刘与我,2-7为刘与孙文科。照片2-8右起:王华良、王振铎、蔡鸿程王德有、刘杲、巢峰、杨陵康。2-9,刘等在参观。

老照片故事之四十七——“出版官”刘杲
       照片1-4老照片故事之四十七——“出版官”刘杲

照片1-7老照片故事之四十七——“出版官”刘杲
2-2
老照片故事之四十七——“出版官”刘杲
2-3
老照片故事之四十七——“出版官”刘杲
2-4
老照片故事之四十七——“出版官”刘杲
2-5
老照片故事之四十七——“出版官”刘杲
2-6
老照片故事之四十七——“出版官”刘杲
2-7
老照片故事之四十七——“出版官”刘杲
2-8

他十分关心韬奋思想的学习和研究。2005年10月1日,他主动发来邮件,提出两个问题要求我们研究:一,邹韬奋既是革命家,又是出版家。对他的这两个方面,应当结合起来做全面的研究和解释。二,邹韬奋和别人一样,有一个成长的过程。对他前期的情况和后期的情况,应当做统一的历史的理解。

2008年11月,他来信说:“我总觉得,现在把出版社的公益性和经营性对立起来,好像有点问题希望我给他提供一点韬奋的有关论述。可见他退休之后,仍然十分关心现实。

2009年5月,我给寄去自己新出的《韬奋论新闻出版》,8日就收到他发来邮件,给予肯定称:这本书不但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而且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过了两天,又发来邮件说:我突发奇想。如果韬奋今天在世,会对新闻出版人士说什么?如果讲心里话,新闻出版人士会对韬奋说什么?

次日,我给复。由于内容较“敏感”,他收到后没有回复,故此处也从略。

2009年底,我移民加拿大,与他联系减少了。但2011年11月收到他主动发来的邮件对我送他的日记表示道谢并谬赞这书很有意思。你真是个有心人。还说要送我一本新作《我们是中国编辑》我甚为感动,立马给他回一邮件,表示感谢。

2016年5月他收到了我的两辑《师友飞鸿》也是热情回复,并说他曾在2010年给我发了一首诗中华古诗观止:

千秋诗韵正飞扬,捧卷低吟忘夜长。

老眼昏花兴不减,神魂颠倒迷书香。

末了说:他写个简短的邮件还凑合。博客、微博都已慢慢疏远。其实,他一直没有放下过。

令人高兴的是,2018年9月,我陪上官消波去北京给一些名人拍照时,好不容易说服他同意了,拉了住在隔壁楼的陆本瑞(照片1-6),给他们留下了历史性的照片(1-1),我与龙娣也荣幸地与他合了影(照片1-7)。

老照片故事之四十七——“出版官”刘杲
         1-6老照片故事之四十七——“出版官”刘杲

1-1
老照片故事之四十七——“出版官”刘杲
1-6

2021年5月,他给我发来《九十初度》,可以看作是他的最新“小结”

愧怍平庸岁月驰,人生俯仰惹深思。

少年高诵大鹏赋,皓首低吟龟寿诗。

远路多艰忧国日,春晖寸草感恩时。

夕阳老树长江浪,新叶芳林千万枝。

2023年春节,他又给我发来《迎春纳福》诗:

抗疫三年伤痛深  春回大地盼佳音

天涯亲友频相问  康健平安同此心

我当时回复:

敬祝刘杲同志康健平安,精神矍铄过百龄!                                    2023-4-9)

刘杲微信回复你的关心,我很感谢。你的勤奋,我很佩服。

雷国武:记住自己的经历,也记住了朋友同事的过住。如果整理成册,朋友同事的后人要得到了将会视为永远的珍藏?

朱胜龙:可惜陆老年后走了,陆老去年在电话中多次念叨您

王建辉:先生94,高寿高寿高高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