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照片故事之四十一——编写编辑教材

(2025-01-17 09:21:53)
标签:

老照片故事

编写编辑教材

新闻出版总署

国家人事部

编写人员会

分类: 照片

 

老照片故事之四十一——编写编辑教材

2001年底,因为年龄过线,局长孙顒照顾我2002年去韬奋纪念馆任馆长。不过,我年初并没有立即去上任而是直到3月13日,才与前馆长陈保平办理交接

这段时间我在做什么呢?

原来,出版局在2001年年底接到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家人事部交办的一项任务:编写《出版专业理论与实务(中级)》和《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局里决定由上海市编辑学会和职大共同承担,我当时是编辑学会的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义不容辞

事实上,编写任务从2001年11月就下达了。12月6日, 在局里开会谈编辑教材的编写工作,北京来的“特使”孙文科布置任务由上海和武汉分别担任中、初级教材的编写任务,强调这是第一套真正面向在职人员的教材,完成它一项“重大历史使命”。

 12月10日下午,在局里开编写人员会,叶恒庆、邓毅、巢峰等参加,初步确定组织领导和分工,确定巢峰和我为编写组正副组长,大家分头去写。它标志着编写工作正式启动。

12月11日开始,接到编写任务的同志即分头在单位撰写初稿,但是进度和写出的稿件水平参差不一。2002年1月23日,局里抓此事的邹新培来电说,武汉已写出初稿,巢峰要求上海在春节前拿出初稿。但是,2月25日进度仍然不能令人满意。巢峰觉得交稿时间紧迫,于是请示孙顒同意3月1日,编写人员十多人到江苏昆山淀山湖学苑集中改稿

大家集中精力撰写,并且采取流水作业形式,互相交流,有意见及时反馈,立即修改,先完成的人帮助未写好的最后,到8日除李伟国负责的一章外,都有了可加工的稿子大家才打道回府。临走时,大家高兴地拍了一张集体照。原计划是21人,中间有变动,有的同志没有来,而为了某个章节的编写需要,临时又换了几个人。(照片1,左起第一排:金文男、李伟国、吴智仁、巢峰、王华良、谈维、郝铭鉴第二排:陈老师郭强周建平、陈达凯、唐克敏虞信棠陆嘉琦)。平时,讨论和改稿休息时,也拍了些照片(照片均右起:2:巢峰、吴智仁;3:1陆嘉琦5夏一鸣;4:徐志伟、邹新培、小王、陆;5:郝铭鉴、徐庆凯;6:谈维、王华良;7:1何承伟,4虞信棠8:结束时的晚餐;9:王华良、我)。

老照片故事之四十一——编写编辑教材
老照片故事之四十一——编写编辑教材
老照片故事之四十一——编写编辑教材
老照片故事之四十一——编写编辑教材
老照片故事之四十一——编写编辑教材
老照片故事之四十一——编写编辑教材
老照片故事之四十一——编写编辑教材
老照片故事之四十一——编写编辑教材
老照片故事之四十一——编写编辑教材


集中编写的教材初稿,后来又经过几次修改,最后于6月定稿上报。由于质量比较高,很快通过了审查并且得到表扬。2002年作为正式考试教材应用后,还要求我们制作考题。2002年619日,听巢峰传达北京对命题的意见时,说要求60~70%的考生不让及格,我们均以为不可提出了意见,后来才同意我们降低难度。  

教材的编写,出版局的领导和支持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局长孙颙多次参加编写人员的会议,并且明确从各方面全力支持,要人给人,还答应在正常稿费之外给予千字100元的“重奖”,局人教处邹新培、小王等还经常参与编写过程,帮助解决遇到的问题。

经过两年的使用,到2003年底,又启动了修改,仍然是上海和湖北两家分别修订中级和初级的教材。上海是2003年12月25日开会布置任务,仍然明确由巢峰负责,修改原则要求是,不要伤筋动骨大改,只是精雕细琢。1月中旬基本完成,2月10日前交稿,3月10日上报新闻出版署。国家也舍得花大本钱,2004年3月31日4月2日,在杭州召开了中国编辑学会和上海、湖北编辑学会领导与参加修订的全国出版专家会议,集体逐本逐章逐节审阅讨论照片1:会议主席台)。结束时,大家合影留念,留下了一张宝贵的“合家欢”(照片2:左起第一排:王华良、王振铎、闕道隆、巢峰、刘杲、蔡学俭、孙文科、邵益文、田胜利、杨陵康第二排:夏剑钦、陈瑞藻、王德有、萧振华、蔡鸿程、张福海、罗紫初、贺剑锋、夏丽英第三排:管士光、雷群明、叶新、袁晖、陆嘉琦、邹华清、刘拥军、陈浩元、张迟、范源、方新定、施勇勤。)老照片故事之四十一——编写编辑教材


老照片故事之四十一——编写编辑教材

  那次会议期间,正是杭州西湖春光最美的季节。主事者说,北西湖刚刚建好开放,4月1日,让我们去先睹为快,畅游了一番。4月3日,基本完成审稿任务后,大家还去了雷峰塔等名胜游玩。其间我与一些朋友拍了一点风景照。右起,照片3:王振铎、我、刘杲、杨陵康;照片4:王华良、王振铎、蔡鸿程王德有、刘杲、巢峰、杨陵康;照片5:蔡鸿程方新定、巢峰、刘杲;照片6:刘杲、巢峰、蔡鸿程;照片7:刘杲与我;照片8:刘杲9:我与龙娣。 老照片故事之四十一——编写编辑教材


老照片故事之四十一——编写编辑教材

老照片故事之四十一——编写编辑教材

老照片故事之四十一——编写编辑教材

老照片故事之四十一——编写编辑教材

老照片故事之四十一——编写编辑教材

老照片故事之四十一——编写编辑教材

              

2023-3-26)

Sun  yong:编写专业教材对全国编辑职称的持续完善起了重要作用。

在全国整顿职称系列的工作开展时,权威部门有人提出,编辑系列没有系统理论学术支撑,考虑取消或者降级。这事关系全行业知识分子的根本利益。总署领导希望上海为此事做贡献。编写专业系列教材即是其中重要一环。感谢巢峰先生,感谢大雷和诸多编辑专家的奉献。

叶维义:往事亚非如烟,“往事”功德无量。

Sun  yong回复叶维义:上海职称评审,最早是你操办。

叶维义:感谢孙局长抬举,不敢当。上海出版系列的职称评定当年是赵斌局长倾尽心血,以他的智慧、“数学”头脑,直接领导下进行的。孙局长领导和重视下为出版专业编写教材是为稳定出版队伍,提高出版专业的学术地位和社会作用,一项无可估量的好事、实事,完全可载入上海出版发展的史册。我在2017年第六期“编辑学刊”上认真读了孙局长关于出版职称的回忆文章,了解了编写教材的背景,为孙局长的责任心、事业精神,执着认真,深深感动。

Sun  yong回复叶维义:赵斌先生主持,叶维义先生具体操作

雷回复叶维义:小叶说的完全正确,孙颙同志功不可没。

剑锋:记得我在2002年9月参加首次中级考试,这场考试在卢湾区中华职校考,一个下午,三个小时,考题是多,大多数是要靠死记硬背的,想想看美术编辑跟文字编辑同一张试卷啊,美编的文字基础本来就弱,必须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好在准备充分,考题难度不高,再加上运气好,超水平发挥,满分150我就考了121分,一枪头过关。

冯老太:这时还好年轻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