耒阳方言漫谈之二十一:山村孩童的土游戏雷群明

标签:
土游戏一是点爆竹挑香棍打“蟆拐精”“万杈” |
分类: 学术 |


耒阳方言漫谈之二十一:山村孩童的土游戏
二是挑香棍。敬神的线香燃完之后,剩下的小红棍我们叫做“香棍”(xioang-guan)。挑(qiou)香棍的玩法是:几个人各自拿出若干根香棍,先由一个人把若干香棍撒到地上或桌子上,再拿一根香棍去挑,凡是没有触动别的香棍的香棍,就归挑的人所有;如果触动了其他任何一根,就算输了。于是再由下一个来玩。如此轮流进行,直到手上的香棍输光为止。其实,香棍根本不值钱,赢了来也没什么用处,但是,穷孩子们仍然乐此不疲,玩得很开心。
三是钉(jioang)铜钱。这是带有一点赌博性质的小游戏。我们小时候,家里都有一些已经不作货币用的铜钱,小孩子们在禾场上一横一竖支起两块砖,竖的一块斜靠在横的上面,然后,来玩的孩子各自拿出一个铜钱,用它的边从斜砖上滚出,谁的铜钱滚得最远就算赢,其他人的铜钱就归他所有。还有一种玩法是,在一定的距离(大概六七米)外,放一块砖,玩的人各自拿出一块铜钱叠放在上面,然后,大家轮流用另外的铜钱去钉击,击落到地上的铜钱就归击的人所有,直到有人输光或不愿再来为止。
六是“万杈”(wan-ca)。“万”是扔、掼的意思;“杈”是把三根木棍聚立在一起。小时候帮助家里“杀柴”(sa-cai,砍柴),常常是三五个人结伴同行。带着砍柴用的镰刀和挑柴用的“禾篙”(o-kao,一种长约两米、两头尖的木棍),到附近的山上,砍下灌木或者茅草挑回家来当柴烧。有时候,时间还早,我们就会玩一会“万杈”游戏。玩法是:大家拿出一部分自己砍的柴草做“赌资”,然后找一块比较平的地方,把三根“禾篙”支起一个“杈”,各人在一定的距离之外(根据年龄大小、扔的远近而定,一般在10米以内),把手中的镰刀扔向“杈”,谁把“杈”打倒了,就赢得所有人的柴草。其实,大家的柴草都有富余,输赢并不是目的,玩起来不过是图个开心,而且可以锻炼身体。
七是撕灯芯草(den-xin-cao) 。灯芯草是我们那里山上长的一种小草,细而长,因晒干可以做油灯的灯芯而得名。有时,碰到这种草,我们会折下一把来撕着玩。玩法是:两个人各执着草的一端,将它撕成两半,谁先撕到对方那头就算赢,如果两个人正好把草一分为二,则算打个平手。
八是打弹子。弹子(tan-zi)即常见的小玻璃球,玩的时候,在一定的距离用手中的弹子去击打地上的弹子,击中者即赢。
(2024-08-28)